曹媛
[摘 要]高等院校身兼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人才的責任。高等數學又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只把數學當做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沒有考慮數學文化觀在高等數學中的重要性。本文結合當等待高等數學的教學模式,將數學文化觀與數學教育有機的結合,從而提升高等數學的素養。
[關鍵詞]數學文化觀;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5) 08- 0119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5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引 言
高等數學作為理工類院校最為重要的數學基礎課之一,有著豐富的數學背景與數學思想,而傳統的高等數學課堂缺少師生交流,嚴重降低了傳承微積分數學文化的效率。因此,在“以生為本…人文關懷”的大環境下,在理論上探索符合當今數學教育價值觀的新型教學模式,符合新時期的教學理念。高等數學的教學的要求,不僅要注重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觀,從而實現人文教學。高等數學已經滲入到其他學科,被不同領域所應用,充分說明高等數學的重要性,高等院校的高等數學的教學不僅要對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同時增強學生對數學文化觀的認知,讓高等數學的教學更有價值。
一、數學文化觀的含義和意義
數學文化觀是指數學的觀點、思想和方法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與數學間的各種文化關系。數學這門學科,不僅包含著一些復雜的數量關系,還有空間的內容,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它作為一種工具,被應用到社會的諸多領域,不僅涉及到科技方面,而且在文化、藝術都有數學的應用。高等數學不但豐富了人類的頭腦,還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二、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是行為活動過程中的物質和精神產物,數學文化是對數學本身及其涉及到的文化方面的對數學的認知。數學文化,它要求高等數學的教學不僅僅是要教好數學知識,弄懂各數量和空間的關系,并且要有對事物具有獨特見解的能力。此時,不要把數學只是當做一種知識或者是一種工具,更要把它當成文化來對待。數學文化對人類的行為、態度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健全人格有巨大的作用。
三、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單一
我國的高等教學模式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尤其是重視理論的教學,和對數學相關的技能培養,但是教學內容只是保持在教與學的層次,缺乏實踐,與當今社會各領域涉及的內容聯系少,而且只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培養學生,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單一的教學目標,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而且也對高等院校的教學方法的創新不利。
(二)缺少人文關懷
傳統的教學模式非常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在長時間的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們只是關注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師生之間溝通欠缺,課程設置科學,沒有把師生互動的活動納入教學課程中。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個人情感及心理的關心,導致學生少了許多人文的關懷。長期只是注重對高等數學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會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厭倦心理,縮小了數學的教學發展空間。
(三)人文教育少
學生只有在濃厚的氛圍中,才能夠學習到知識的精髓,將數學知識運用的淋漓盡致,高等數學的學習也應該注重人文教育。高等數學的文化觀能讓學生對數學有更全面的了解,通過學習好高等數學,從而把數學應用到各個領域。只有數學文化觀與數學教育相結合,高等數學教學才能有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創新思維,用嚴謹的態度去學習,并用高等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但是,由于教育存在嚴重的傳授知識的現象,忽略在數學文化觀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對學生的背景和內涵不夠了解,學生缺少人文素養,進而使得學生在數學文化知識薄弱。
四、高職院校和高等院校數學文化觀的教學模式
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生產、管理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高等數學是高職高專院校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而且高等數學是高校中重要學科之一,學校特別重視高等數學的教學,但是教師在在教學中比較機械化,教師只是按照數學課本中的內容授課,沒有對數學教學加以創新,而且學生學習也比較被動。高等數學教學的內容多是理論知識,還有一些定義和定理,學校在教學時很少將一些關于數學文化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也沒有把數學知識與數學文化結合在一起進行教育。在被動、抽象的、枯燥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只是僅僅對高等數學中的概念和定理進行理解,然后做題,在數學的學習中沒有方向感,久而久之,缺乏對高等數學的學習的動力。教學中,教師們需要將科學知識與數學的文化背景相融合,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觀,學生對數學的起源與發展都有所認知,從而具有濃厚的數學文化素養,從而很容易解決一些抽象和邏輯性很強的問題,讓文化的魅力影響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產生對數學的熱愛。
五、對數學文化觀下的高等數學模式的分析
(一)理論依據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改革,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在高等數學的教學模式上要以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相結合,2000年,我國的教育部教育司組編的《數學文化》中指出:“確定數學學習是能夠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完善起重要的作用“。新的教學模式必須新的理論、數學文化觀、哲學理論,數學文化是數學研究的方向,探索數學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對我國的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學科間的結合
數學是一門涉及到社會眾多領域的學科,因此,數學文化觀要求數學應該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高等院校中幾乎有的理科專業都會把高等數學作為重點學科來學習,但是由于專業的不同,發展的方向不一致,所以在高等數學的學習方向上還是有區別的,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該將高等數學與其他學科銜接好,實現學生的整體發展。endprint
(三)完善教學
高等院校的數學教師應該時刻培養自己的文化內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要加強數學教師自身對數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并對數學文化理念進行整合,從而在課堂上能夠對學生在文化方面的教育順利開展;其次在教學方法上,通過在課堂上實踐,積累經驗,找到不足之處,加以完善,建立全新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
六、對數學文化觀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思考
(一)構建數學文化觀下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
雖然現在高等院校的數學教學部模式區別于傳統男的教學模式,但是模式依然存在不足,對人文、情感、學生素質的培養依舊不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必須對教學模式加以完善。教學的結構包含著兩大主線,一是以培養學生數學知識,二是培養數學的文化知識。數學知識與數學文化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并沒有界限可分,教學模式中應該包含知識研究、師生互動、人文關懷、文化培養、學科的聯系與應用、總結思考這些方面,教學過程中圍繞著數學文化觀展開,在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建立完善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
(二)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目標
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目標是數學觀與數學教育共同培養。數學這門學科大大地推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它已被眾廣泛應用到眾多領域。數學是前人用智慧的結晶,教學的目的是將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數學的思想文化傳授給學生,以達到社會的實際需要,因此,數學的應用是在數學教學中占據很大的比例。而且高等數學的教學目標之一是在數學理論自身的熏陶下,提高學生的邏輯和抽象思維能力。而且認為是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在教育的過程中,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師生互動,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自主學習,開拓思維,主張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下去解決問題,注重對學生思想、品格的培養,因為在數學文化的影響下,可以提高學生的素養。在新的數學文化教育下,以教書育人為宗旨,讓學生在濃厚的數學文化中學習,最終實現數學文化觀下的教學目標。
結論:數學是一門貫穿于學生學習始終的科目,受到人們的關注。高等數學由于其廣泛應用于其他學科和領域,因此,被人類深入研究。數學文化觀對高等數學的教學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但是在教學中,數學文化觀沒有被充分的利用,教學理念中沒有加大對數學文化觀點培養,為了讓學生具有綜合素質,所以教學模式應該轉變為數學文化觀與數學教育相結合的模式。
參考文獻:
[1]余惠霖.高職院校開設數學文化課程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2(5):52 - 53.
[2]黃秦安.數學文化觀念下的數學素質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2001(3):101 - 102.
[3]顧沛.南開大學的數學文化課程十年來的探索與實踐——兼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國高教研究,2011(9):85 - 86.
[4]張維忠,徐曉芳.基于數學文化的教學案例設計述評[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78 - 79.
[5]張玉,胡艷紅.兼顧實用性與人文性的高等數學教學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6):12 - 13.
[6]王洪樹,王春紅,蘇耘,孟凡洪.高等數學中的素質教育因素及教學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1(4):48 -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