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趙海龍 彭楠
摘 要:隨著多媒體等硬件設施與配套信息資源的普及,全國高校外語信息技術建設日臻完善,民辦高校的外語信息化建設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正逐步從強調基礎設施建設階段進入了科學地將外語課程與信息資源整合優化建設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外語課程整合優化的推進,如何將泛在的信息資源更加有效地應用于教學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針對這些特點和問題,該文對民辦高校外語信息資源的建設、整合優化以及如何實現信息資源的效益最大化提出了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 信息資源建設 整合優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74-01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外語教學整合后,網絡學習逐漸成為外語學習者獲取外語資源的主要途徑之一。互聯網、云存儲等媒體工具為外語學習者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十分有利于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而在這種種因素中,如何建設優良的信息資源是基礎和關鍵。信息資源的建設程度將直接影響外語學習環境和學習效果。所以,面對越來越豐富的網絡外語信息資源,優化外語信息資源勢在必行。該文依據民辦高校關于網絡外語信息資源的研究現狀,從理論角度闡述并證明優化網絡外語信息資源的可行性。
1 研究背景
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已明確提出“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要鼓勵教師共享精品課程等優質教學資源,按照教育規律和課程特點,推動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最近幾年,國內主要期刊也發表了關于此研究內容的一些成果,如何克抗以“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問題為對象,從六個方面,就其現狀及相關的對策作了比較全面的分析與研究。馮霞、陳堅林以三所本科院校為研究對象,對信息資源多元化建設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對外語信息資源利用率低下的現狀做出歸因分析,提出推動外語信息資源進一步合理建設和有效利用的對策與建議。
2 外語課程與信息資源整合優化的內涵、建議與對策
隨著民辦教育教學技術發展與教育理念的更新,當今民辦外語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即是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優化整合。信息資源與外語課程整合優化的本質是將信息資源作為促進外語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并且在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把其應用到外語教學過程中,使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經過整理、組合、加工,從根本上促進傳統教育與教學方式的變革,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民辦高校在整合優化外語課程體系與信息資源時,首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即共建共享原則、主動性原則、用戶導向原則、系統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和持續發展原則。其次,外語信息資源的應用并不意味著必須要拋棄所有的非信息資源,各民辦高校的學校定位、學生水平和社會需求等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各民辦高校要在科學的教學要求下,從各校的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恰當地采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制定個性化的大學外語課程體系。民辦高校外語信息資源的建設應以本校學生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可以由社會、學校和師生共同協作,創建可供學生隨意訪問的、以向學生提供信息服務為主的信息資源環境,如自主學習中心、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或網上學習平臺等。民辦高校外語課程資源應該服務于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專業基礎知識夯實、創新實踐能力過硬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外語課程內容建設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設基于現代化終端的翻轉課堂,為在校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大學外語信息資源十分豐富,教學內容不僅包含外語這一單科知識,更是包含了較為廣博而均衡的多學科的知識內容,是傳播文化的有效工具。如果能更好地利用英語這一交流與文化傳播的工具,可以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外語信息資源在建設、積累的過程中,還會不斷促進新的信息資源的產生,這樣就實現了自身價值的翻倍增長。外語信息資源的利用效果如何是民辦高校信息資源建設的最終價值體現。
外語信息資源的整合優化是外語學習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各民辦高校外語信息資源的積極共享與整合優化,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查詢更豐富的學習資料,在網絡學習平臺的幫助下能明確階段性學習目標、和自主學習過程的監控與評價等。同學之間也可以通過共享信息資源,促進互動與合作學習的積極開展,從而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內化與發展。整合優化模式下的外語信息資源更具開放性、多樣性、時效性、全球性與共享性,信息資源的形式從靜態轉為動態資源,信息資源建設從分散式轉為完整體系的資源平臺信息資源的獲取從接受式轉為主動探究式,信息資源的使用從單向式轉為互動式。有效的民辦高校外語信息資源的整合優化,能促進民辦高校教學理念的更新,重塑并學步提高學生學習模式與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外語教學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外語信息資源建設是外語教學信息技術的主要載體之一,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教學理念的更新,外語信息資源建設的整合與優化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與教育部門的重視。建設能滿足實際民辦高校外語教學需要的外語信息資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規范、有序、 高效、統一的資源整合與優化,實現高校間優秀外語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與利用,形成師生共建共享的信息資源環境,是實現民辦高校外語教學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陳堅林.計算機網絡與外語課程的整合——一項基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2] 陳堅林,顧世民.試論大學英語課程在通識教育中的作用[J].外語電化教學,2011(1):3-8.
[3] 馮霞,陳堅林.高校外語信息資源建設及利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6): 65-70.
[4] 馮霞,黃芳.基于自主學習的外語信息資源整合優化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 2013(2):47-52.
[5] 何克抗.我國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的現狀及其對策[J].電化教育研究,2009(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