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京++吳智泉
摘 要:我國地方大學發展迅速,規模擴張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缺乏教育理念支撐、對“應用”認識不清、與區域發展脫離等。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面,地方大學面臨如何看待及怎樣建設應用型學科專業等問題。地方大學學科專業建設應堅持應用型的方向,核心是人才培養,根本出路是為區域經濟發展和地方支柱產業服務。
關鍵詞:地方大學;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
大學的主要職能是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而大學的各項基本活動,往往是以學科專業為基本平臺,甚至形成了學科專業水平的高低就是大學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高低的標準。學科對于大學功能的實現的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培養、訓練學科專業的知識、文化和傳統,形成學科專業領域內人才的知識特征與能力特征;在某些學科專業領域中進行科研活動;為社會提供決策咨詢、技術指導等服務,發揮“智囊團、參謀部”的作用等, 這些功能的發揮,往往離不開學科專業建設的基礎。因此,學科專業建設成了構筑大學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提高大學學科水平進而提高大學整體實力就成了學科專業建設的內在動力。
地方大學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存在的基本問題
1.教育理念欠缺
教育理念是支撐和引領教育發展的靈魂,沒有理念支持的教育難以形成發展目標與方向,更難以形成模式。學術性高等教育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形成了較完整的學科教育理念和理論體系。但有些地方大學對應用型學科專業的發展尚缺少系統的教育理念和理論的支持,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思想不夠明確,人才培養模式尚待確立,既受到傳統本科教育的慣性思維的影響,也缺乏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了解。因此,地方大學開展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迫切需要教育理念的支持。
2. 對“應用”的認識不清
目前,對于多數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地方大學來說,不少學校存在對“應用”的認識不清,概念模糊的問題。例如: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學校一提“應用”就認為是低于“科學”和“研究”的教育層次,因而重視基礎學科,忽視應用型學科專業;也有的學校認為所有學科都是“應用”的,模糊了教育類型的區別和特點,忽視了經濟社會發展對不同人才需求的事實。地方大學開展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主要應體現出“應用”特色。
3.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夠了解
多數地方大學主要培養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但一些學校的學科專業帶頭人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趨勢不甚了解,相應的行業和產業發展情況不熟悉,人才需求的規格和數量不清楚。北京市領導曾詢問一所市屬高校的學科專業帶頭人:“北京高校中有多少同類學科?北京地區每年需要多少專業的畢業生?”在場的各學科專業帶頭人竟無以應答。而這種情況卻帶有普遍性。同時,有些地方大學中應用型學科專業研究方向凝練不足,學科帶頭人與學科隊伍成員缺少行業工作經歷或參加大型科研項目與技術研發的經歷,難以形成明確的、穩定的研究方向。
地方大學學科專業建設的核心是人才培養
學科專業建設既反映科學領域的研究現狀,也是高校融入社會、引領社會以及服務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地方大學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核心是培養人才,只有做好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才能培養出更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人才的競爭力反映了高校的競爭力和學科專業建設的水平。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都受制于高校自身的發展定位和現有基礎的影響。地方大學要在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上投入教學資源,追求產出標志性的科研成果。地方大學的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核心是人才培養,是為了在較高層次上培養出大批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1.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保證人才的專業水平
地方大學培養的人才能否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主要由其學科專業建設所決定。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要根據學校的特色以及學科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選準應用型學科專業發展的切入點,保證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方向,使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能反映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使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的需求。人才價值是由人才對社會的專業貢獻決定的,而專業水平則由應用型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決定。高水平的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是人才專業水平的有力保證。
2.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
人才的價值由人才的綜合素質保證,人才的知識、能力和品德等要素與大學的學科、專業建設密切相關。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地方大學不斷產生新的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應用型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成為當前科技、教育、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應用型學科專業將是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相統一,基礎學科和應用技術相結合,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相促進的應用型學科專業體系,學科之間更加融通,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具有較寬厚的基礎和較開闊的學術視野,更加符合區域經濟和社會需求。
3.人才培養反作用于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
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就意味著學生學習能力、科研能力、競爭力的提高,必然提高地方大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學校更容易獲得外界的關注和支持,從而為地方大學的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和資源支持,推動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相反,如果應用型學科專業不能為人才培養服務的話,其學科專業建設就失去了意義。
地方大學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
1. 規劃學科布局,發展特色學科
地方大學的學科布局要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要優先發展特色學科。地方大學應在教育主管部門的科學規劃下,合理布局,不同類型大學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面錯位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尋找學科專業建設與服務社會相結合的生長點,創新學科專業建設思路。
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新的應用型學科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不斷涌現,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過程就是地方大學根據自身資源及優勢進行選擇,確定方向,推動應用型學科專業的整合配置。以北京市高校為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實行分類指導的原則,確定了市屬高校發展規模空間布局和辦學定位。根據所屬高校的學科基礎、專業優勢、辦學特色,將44所市屬高校按照“金字塔”型進行了劃分。北京市對位于“塔尖”的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首都經貿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將給予重點支持,它們未來的發展定位是“地方高水平大學”,主要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而位于“金字塔”中層的是北京工商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12所應用型大學,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些高校將凝練辦學方向,突出自身特色,力爭在同層次、同類型院校中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通過確立重點學科等措施實現分類指導,對市屬高校的學科布局進行調整,促其相互間錯位發展,以形成合理的學科布局。
實踐表明,地方大學應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分類指導的原則下,本著突出重點的原則,科學規劃學科布局,優先發展特色學科,辦好已有較好基礎并具有明顯特色與優勢的應用型學科專業,把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應用型學科專業放到優先發展位置;同時瞄準應用型學科專業前沿和區域經濟的實際需要,凝練應用型學科專業方向,形成新的應用型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地方大學在摸清學科“家底”的情況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使整個學校的應用型學科專業發展合理有序、重點突出、特色明顯。
2.加強應用型學科專業隊伍建設
地方大學學科專業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人才培養,其中教師隊伍的培養是重要的方面。教師是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實施主體,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成功離不開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提高教師的水平和能力,包括教師的專業素質、科研水平和執教能力,包括優化應用型學科專業結構,營造學術發展的環境等目標都可以在學科專業建設這個大平臺上完成。
地方大學需要從幾方面推動和加強教師的應用型學科專業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完善激勵機制,如科研經費資助和配套制度、科研成果獎勵制度、職稱晉升制度、崗位聘任制度等,調動教師科研與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組織應用型學科專業團隊,形成應用型學科專業帶頭人為首的學術梯隊。按照應用型學科專業規劃和重點建設的要求,根據不同學科發展目標配置師資,鼓勵應用型學科專業帶頭人和學科骨干專心科研,在研究條件與個人發展等方面充分保證。與此同時,鼓勵應用型學科專業隊伍承擔高層次科研項目,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應用型學科專業成為科學研究的高地、人才培養的基地。
3.借鑒國外同類型院校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經驗
英國學者赫斯特認為,學科具有以下特征:性質上屬于該學科特有的某些新概念;蘊涵邏輯結構的有關概念關系網;隸屬于該學科的獨特的表達方式;用來交流和討論的特殊方式和技巧。地方大學應遵循學科專業建設的普遍規律。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發展應用型學科專業。迄今很多發達國家的大學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應用型學科專業體系,專業碩士研究生也占有較大比例。例如:德國、荷蘭、奧地利等國在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方面獲得了成功的經驗,提出應用型學科專業發展和創新等方面的新認識,逐步形成了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理論體系。在這些國家,應用型學科建設有力地支持了專業建設,并形成應用型學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出版了大量相關教材。我國地方大學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應借鑒發達國家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經驗和成果,通過開展學術交流、研究合作、引進課程模式、聘請專家等方式,加快我國地方大學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地方大學學習借鑒國外大學的先進經驗具有緊迫性。地方大學也可以通過與國外先進大學展開合作,走綜合創新之路,這有助于構建我國地方大學的學科專業建設。同時,隨著基礎條件和發展空間的改善,我國地方大學應逐步建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應用型學科專業體系,使其學科專業建設獲得生命力,而不是簡單復制國外大學的做法。
4.開展應用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是學科專業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地方大學要構建應用科學研究平臺,因為應用型學科專業團隊只有在相應的平臺上,才能發揮作用、提高水平。地方大學開展應用科學研究,應堅持產學研結合,面向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尋求項目,形成研究課題。通過應用科學研究,推動學科專業建設,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同時,地方大學要關注交叉學科的科學研究,這就要求大學與大學、大學與社會之間保持順暢的交流溝通,開展多門類學科共同研究。
地方大學在長期的應用科學研究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對如何發展應用科學研究有更深刻的認識,應逐步建立自己的科研優勢。地方大學要從社會的要求和自身的主客觀條件出發,開展應用科學研究,提供社會服務,更好地滿足社會多層次、多元化的需要,讓應用科學研究的成果落實到產學合作和教學實踐中,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提升。
5.處理好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關系
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有其自身規律,無論是匯聚隊伍、凝練方向,還是搭建平臺,都要處理好發展與建設的關系。對于地方大學來說,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既應體現在學科發展上,也應體現在利用應用型學科專業發展成果培養人才和解決社會問題方面。地方大學的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不僅要重視發展前沿上的突破,更要重視在行業經濟社會生活應用領域的實際效果;在提高學術水平和應用水平的同時,還要重視吸收和綜合本學科的研究成果,突出“快”字,把它們盡快轉化到人才培養過程中,轉化成為優質教學資源。要處理好不同類型學科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科學學科和技術學科之間、工程學科和技術學科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處理好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間的發展關系。
促進應用型學科專業發展,是地方大學建設的重要目標,是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前提。在應用型學科專業的建設上,地方大學應著眼于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尋找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與服務社會相結合的生長點。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水平,應體現在解決區域經濟的現實問題上,體現在依托應用型學科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貢獻上。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的建設內容和實現目標必須與地方大學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創新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思路,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本文系基金項目: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項目編號:ADA13089)
參考文獻:
[1] 李立國.什么是現代大學[J].新華文摘,2013(19).
[2] 王麗娟.論大學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相互協調之管理策略[J].江蘇高教,2012(02).
[3] 杜衛,陳恒.學科交叉: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科專業建設的戰略選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01).
[4] 潘玉駒,廖傳景.基于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及評價[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4(05).
[5] 孫建京.應用型大學發展與建設研究[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01).
[6] 單佳平.地方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發展戰略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8(15).
[7] 王文利,劉東岳:談地方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的戰略選擇[J].中國高等教育,2007(19).
[8] 王文祥.地方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的幾點認識和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10).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應用型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