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立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解析高校教學管理人員主觀幸福感與職業倦怠
張明立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本文以某地醫學專科學校為例,深入研究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主觀幸福感和職業倦怠感,并找出影響因素加以分析,從教學、管理、德育、哲學方面入手來改善教學管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感和提高他們的主觀幸福感。研究中,發現高校教學管理人員這兩種感受與其所處的職業是有密切關聯的,從關聯處入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本文研究的主題。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幸福感;職業倦怠
追求幸福是人類對于社會生活基礎動機的一種追求,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心理評判指標。以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來分析他們的主觀幸福感和職業倦怠。從行業的角度出發,分析社會職業人群對于職業不同帶來的主觀幸福感受和職業感受,進而發現引發不同感受的原因所在,為更好的提高職業人員的幸福感而服務。
所謂的職業主觀幸福感是指職業人群對其生活質量做出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主觀角度的評價,它代表當事人對于在一段時間內的感情反應和滿意度的反映。所謂的職業倦怠是指從業人員在所從事職業的壓力下產生的身心疲憊和精力耗竭的一種狀態體現,屬于一種情緒性癥狀,往往多指長期工作下的情緒積累,在情感、態度和行為上產生的厭衰情緒。以下將以某地醫學專科學校為例,展開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幸福感和職業倦怠的調研。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高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而壓力又通過轉換加載到從事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身上,由于教育行業所處的特殊性,當職業人員面對這種壓力的時候,又不能通過正常的途徑去釋放,便造成了職業和精神上的困擾,讓職業人員產生了職業倦怠和不幸福的感覺,造成這類情感或者情緒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看不到工作的上升空間
教育行業給人的印象是“三尺講臺,一講一輩子”,狹小的空間和一成不變的工作方式給從業者一種窒息感,談不上幸福。久而久之,倦怠感也會伴隨而生,即便有變化,也是一種教學到另一種教學的變化而已,本質上沒有區別,而不是真實的新空間的開拓。
2、工作中因為競爭壓力不停的崗位考核和職稱評定
教學工作是教育者主要的工作內容,可是因為社會壓力的存在,迫使他們不得不參與到崗位競爭上去,學院對于他們的考核也是常常有的,耗費了他們用在工作上的更多的精力。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過度的耗費自然會產生倦怠和厭煩,更無從談論幸福。
3、生活負擔不會有大的改善
教育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有待遇上的空間跨越,是固定待遇的行業之一,一旦生活中出現問題,職業待遇不足以解決問題,所以幸福感不強,從一開始就能預見結局的行業,如果缺乏新鮮感,自然時間一長就會倦怠。
1、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
每個人應該熟知其所對于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加強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輸國家教學方面以人為主的教育思想,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從事行業的重要性,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做好高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把個人的思想覺悟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2、從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上入手
高校管理者也是高校基層的工作者,他們能充分理解教學人員工作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為了配合他們的工作開展,管理者應該在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上幫助職業教學人員做好一系列工作,例如:在教學管理上減少不必要的崗位考核和職稱評定,既然在工作上學校已經對教學管理人員做了從業考核,就該熟知他們的工作能力。工作中設置過多的崗位考核和職稱評定雖然對于職業者的從業水平有一定的促進和監督作用,但是這些事情占用了他們除去本職工作以外的精力和情緒,往往帶給了他們不幸福的工作感悟和倦怠感,是對職業反感情緒積累的起始。據調查發現,教育行業的不幸福感和職業倦怠不是來自于對于自身工作能力上的壓力。另外在學生管理上,盡量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去制定規章制度對學生的行為加以約束,避免教育管理人員耗費太多的精力去致力于學生的生活而不是學生的學習。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分開管理,各行其道、各司其職、并行不悖,才能各自實現最好的管理。
3、加強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心理學、哲學培訓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由于工作時間較長,任務復雜多變,且工作壓力極大,就導致了這類職業成為最易產生職業倦怠和感覺不幸福的行業之一。職業倦怠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危害了職業人員的身心健康,進而會影響整個教育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在心理學和哲學上對職業管理人員進行疏導,打開他們的心結。心理學方面,高校可以聘請心理專家定期對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座談,深入了解他們對于職業的內心反饋,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后統計出廣泛出現的問題,高校管理者們根據問題,尋求最客觀和最科學的方法加以解決。還可以及時了解職業人員面對的其他的心理問題,或生活方面的都要加以關心,幫助他們渡過心理的門檻。哲學方面是指管理者多呼吁職業人員多參與哲學課堂的討論,帶領他們從哲學中悟出更深的生活和工作的哲理,利用感悟來自行疏導自己面臨的壓力,與其他方法相比這個是最適合的,而且一旦形成哲學思維,獲益往往是終生的。
經研究不難發現,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對于其自身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數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這個不容置疑,主觀的幸福感與工作成效的好壞呈現正相關,職業倦怠與工作成效的好壞卻是負相關的,所以經過調研,從思想政治教育、哲學、學生管理培訓等多角度入手加強對教學管理人員的關心和幫助,消除或削減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職業倦怠,促進工作成效,進而提升主觀幸福感是一條值得探索之路,為未來更好的解決問題提供了參考,以科學的方式方法去對待,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1]沈虹.普通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翟瑞,沈潘艷,顧倩,余麟,陳幼平.高校教師職業效能感對幸福感的影響:職業倦怠的中介作用[J].四川精神衛生,2014,04:289-292.
[3]張吉.高校教學管理人員主觀幸福感與職業倦怠的相關因素[D].西南大學,2009.
[4]杜彥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主觀幸福感與職業倦怠關系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