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剛
吉林省舒蘭市平安中心小學校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與探索
田志剛
吉林省舒蘭市平安中心小學校
為了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結合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讓學生在實驗中獲得對科學的直觀感知,增加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和趣味性。文章從當前小學科學實驗課堂教學狀況著手,針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展開分析研究與探索。力求通過筆者努力,找到促進小學實驗課堂教學活動效果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
小學教學;學科實驗;有效性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是小學生與科學親密接觸的最佳途徑。小學科學主要以觀察科學實驗過程為主要內容。但是當前的小學科學實驗則過于注重實驗形式,并未引導學生關注實驗的細節,實驗效果不佳。教師要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深入思考,并從中挖掘出大量有用知識。
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多是由興趣引導的,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將學生熟悉的材料或者生活場景引入實驗課程中,通過生活現象減少實驗難度,提高學生對實驗的理解程度。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分析科學現象,通過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愛好。例如,在學習《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這篇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準備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并將咖啡倒入水中,讓學生觀察咖啡放入水中攪拌之后的現象。在此過程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咖啡在水里怎么啦?是不是被溶解了?那么其他的液體、氣體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并引導學生猜想一下答案,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進一步的實驗,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結果是否正確。
學生在實驗活動中能否親身參與影響著實驗效果的好壞。教師應當在實驗課程中增加親身實踐、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踴躍發言,主動參與。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點,合理分配任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所看、所感,體驗實驗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實驗教學能夠直觀的對科學知識進行驗證。相對于枯燥的科學知識來說,學生更愿意參與到實驗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驗證實驗結果的正確性。但是小學學生往往無法準確的掌握實驗的操作技巧,因此,教師要更加耐心、更加體諒的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按照計劃進行實驗操作,及時幫助學生糾正實驗中的錯誤,增加學生實驗的安全性。另外,小學生的實驗課程要注重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教師給學生安排的任務最好都能實現小組合作方式,讓學生從實驗中學會團結協作,學會相互配合。
科學實驗要求精確性和嚴謹性。學生要獲得更為準確的知識和更為精確的研究方法,就應當首先尊重科學,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規范的操作過程能夠提高學生實驗的成功率,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念,能夠引導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科學知識。在科學實驗中,最重要的不是增加小學生的知識面,而是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嚴謹態度,因此,教師要提高對學生的要求,保證學生能夠按照規程進行操作,提高學生使用實驗工具的正確性,保證實驗過程的安全性。為了保證操作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實驗筆錄,要將實驗的過程都能記錄下來。學生要結合手、眼、心、鼻等多個器官,用心觀察實驗過程,要將每個細小的實驗細節都記載下來,注意觀察實驗的變化過程,體會科學的魅力,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學實驗的評價不僅僅是對實驗成敗的評價,更是對實驗過程的評判。要提高科學實驗的有效性,教師就要從實驗過程出發,提高小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謹慎性,保證學生能夠更加認真的對待實驗,更加嚴格的對待自己的操作過程。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實驗過程、學生的參與度、學生的態度、學生的記錄、學生的剪接、學生的提問次數等作為評價學生實驗效果的依據。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幫助學生審視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表現,提高學生的自省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利用學生對他人的觀察,培養學生欣賞他人、接納他人的品質。最后,教師要使用正面的、積極的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在實驗中發現自我、提升自我,鼓勵學生克服實驗中遇到的難題,提高學生的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接觸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小學實驗課程的開展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動手的能力,也能夠促使學生手腦并用,活躍學生的思維,改變當前學生只看不思的局面,提高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興趣,增加科學實驗的有效性,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
[1]張秋月.提高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探究[A].第五屆中國教育技術裝備論壇獲獎論文集(中)[C].2014
[2]何美惠.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1(09)
[3]辛鳳云.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課堂教學效果[A].2013年1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