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若沙(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河源 517000)
產品開發設計實訓中“三有”意識的建立
廖若沙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河源 517000)
摘 要:實訓中的意識,即是在實訓過程中需要建立起來的正確心態。本文討論的“三有意識”主要包含“知己知彼”,“磨刀不誤砍柴工”和“忍痛割愛”。只有建立起這幾種正確的心態,才能有效地利用好實訓的時間和機會,把實訓的學習效果發揮出來。
關鍵詞:三有;觀察;實訓;意識;調查
當今社會,學習,學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去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學習,更是如此。在設計學科學習過程中,設計實訓是大多數院校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實訓作為工業設計課程的重要實踐手段,不僅能讓學生把設計理論付諸實踐來檢驗可行性,更重要的是還能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發散思維,大力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這也為他們將來勝任設計崗位打下必要的基礎。跟普通的理論課不同,工業設計實訓有著其自身的特點與要求,在此文中,將以“三有”意識在產品開發設計實訓中的建立作為討論的重點。
所謂實訓中的意識,即是在實訓過程中需要建立起來的正確心態。本文討論的“三有意識”主要包含“知己知彼”,“磨刀不誤砍柴工”和“忍痛割愛”。只有建立起這幾種正確的心態,才能有效地利用好實訓的時間和機會,把實訓的學習效果發揮到出來。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實訓中,觀察和分析是首要步驟。沒有什么東西是憑空地,完全地創新,革新產品往往是在同類產品中誕生的,所以首先應對將要設計的產品進行同類產品的觀察。觀察同類產品的發展情況,發展瓶頸,收集相關的產品信息進行分析。
觀察分析的結果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把握產品設計的方向,使得后續設計進程更有針對性。以“雨傘”設計為例:傳統雨傘的形象是“傘柄+傘布”,實現的功能是擋雨。通過觀察分析可以發現,擋雨仍然是雨傘的主要功能,但是隨著夏日戶外活動越來越多,雨傘的功能已不僅僅是擋雨那么簡單,還可以擋紫外線。此外,雨傘的款式也開始成為眾多愛美人士著重考慮的因素。但是傳統雨傘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滴水,收納,雙人偏小等。這樣就引出一個問題:我們能否設計一款雨傘,除了能擋雨擋紫外線,還能解決滴水,收納的問題?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傳統產品必然具有其優越性才得以推廣,同時又兼具一定的局限性,優越性我們可以加以利用,而這個局限性恰恰就是我們設計改良的切入點,為我們贏得了設計的廣闊空間,這樣我們接下來的調查和定位就更有針對性了。
產品設計的最終流向都是市場,所以市場的需求是產品設計圍繞的中心。即使是概念性產品,也并非天馬行空,完全脫離實際,那也是基于市場發展需要提煉出來的,有著可能的潛在市場的理念產品。
作為實訓的重要環節,實地調查是產品設計最有力的事實依據,注重的是“切切實實進入市場”,“認認真真著手調查”。在此要注意與觀察分析區分開來,觀察分析注重的是整體掌握產品的發展情況,而實地調查是切實地掌握產品的詳細數據,例如上文提到的雨傘,人們對其偏好的具體形態,尺寸,材料,顏色,功能等就是需要我們通過大量市場走訪和調研得出來的數據分析結果。此外,現階段的科學技術水平能否達到實現人們期望的水平,生產成本能否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圍內,都會直接影響到后期產品設計的具體導向。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切不可為了完成任務而對實地調查環境縮時減料。只有準確的市場指導才能正確地引導產品設計。
讓設計產品外形美觀,功能強大,經濟實惠是所有設計人員的美好愿望。很多設計構想若得到適當的運用,確實可以為我們的設計大大加分。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構想過多,不愿意舍棄”的心態。以手機設計為例:同學A為了給手機實現“超體驗”游戲界面,不惜把手機按鍵區域做成模擬游戲手鍵的形式,同時植入大尺寸屏幕,這樣一來,似乎此款手機的娛樂性特點得到了很突出的表現。但是當回歸到現實問題中來,這個看似美好的愿望卻不一定受到使用者的追捧。首先,模仿游戲手鍵的按鍵區在頻繁發送信息的人群中使用并不方便。其次,大屏幕必然會帶來耗電快,便攜性差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把游戲體驗融入手機是好的,但是說到底,手機最根本的功能仍然是通訊,過于強調游戲概念,反而喧賓奪主,混淆了手機的主要職能。當游戲機用時,沒有專業游戲機娛樂性強;當手機用時,沒有傳統手機便攜易用,導致“兩頭不著岸”的尷尬結果。這樣就使手機失去了最初的使用意義。同時,手機屬于價格不菲的高科技產品,人們選擇時傾向于貨比三家,更為慎重。在此條件下,同學A的手機方案顯然市場競爭力不強。在此情況下,我們就應該“忍痛割愛”。在我們設計一個產品時,避免因小失大,買櫝還珠。
以上討論的是進行產品設計實訓時必須建立起來的設計意識,也只有本著“知己知彼”,“磨刀不誤砍柴工”和“忍痛割愛”的“三有”設計意識,才能在設計出更迎合市場,迎合消費者口味的,可行性強的產品。
作者簡介:廖若沙(1987-),女,廣東河源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