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文杉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評價是最為普遍并且簡單易行的評價方法。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語言主要是以教師的語音為信號的口頭陳述語。教師在評價的語言使用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我研究這個課題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評價語言的實效性角度探索其促進師生發展方面的作用,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方面有所突破。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產生的一種瞬時的、即時的帶有激勵、總結、導向的評價語言。
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的一種口頭的陳述。
教師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學習,并且學生樂意接受、表示贊同的一些積極的評價語言。
廣大教師對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缺乏研究,不了解課堂教學評價的一般原理和要求,大多沒有掌握較為科學、嚴謹的評價方法。評價項目及其權重的確定也具有較強的隨意性。教師的評價語言太隨意,就是教師沒有考慮到評價的實質性的目的,學生麻木地接受評價,學習的興趣卻一點兒沒有提高,卻在逐漸消退。
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中的語言大多是“很好”、“真棒”、“太厲害了”、“不錯”、“你真了不起”、“太好了”等等,這些語言都太過于簡單,雖說對于學生的表現進行了肯定,但是很模糊,學生根本不知道哪里做得好。
(1)評價語言缺少啟發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中的語言并沒有一點啟發性,沒有達到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思維的效果,也沒有引導學生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使得學生的理解不夠透徹。
(2)評價語言缺乏感情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語言只是純粹的形式性的語言,沒有帶有任何的情感,使得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真誠與關心,這樣就會讓學生難以接受教師的評價,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質量變差,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美國的心理學家艾伯特說過:“信息效果=7%的文字+38%的聲音+35%的動作。”所以說,無聲評價語言與有聲評價語言的地位是不相伯仲的。首先,無聲評價語言能夠引起學生們的注意,使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去思考有聲評價語言的內涵;其次,在有聲評價語言中伴隨無聲評價語言,能夠使學生同時獲得有聲評價的信息與生動形象的評價;最后,無聲評價語言的延伸即是有聲評價語言,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下,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及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先用無聲評價語言做出相應的判斷,隨之加以含蓄的語言進行有聲評價。
在評價后觀察效果是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宗旨,也是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最為薄弱的環節。因此,中學語文教師要在運用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時把重點轉移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如何”、“如何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上面去,接著就是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運用效果,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優勢,尋找更加合適的方式去進行評價。
反思對于提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教師的學習途徑之一就是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會有失誤,不可能做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所以說,在課后的自我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主動收集有關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各種信息,通過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客觀評價,從中分析出自己評價語言的優點、缺點、特色以及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而反思自己該運用怎樣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評價語言的質量,從而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課堂教學語言評價的語言質量。
本文通過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綜合評價體系進行研究,通過對掌握的資料、文獻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剖析,并且提出科學的、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建議,提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質量,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狀態更佳。
[1]陸香;語文教學語言發展性評價量表及其要素淺析[J];教學與管理;2011 年01 期
[2]顧桂榮;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包含情感[J];全球教育展望;211 年06 期
[3]楊家勝;西方語言哲學與俄羅斯當代評價語言理論研究[J];外語學刊;2010 年03 期
[4]劉浩;例說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12 年02 期
[5]胡丹;課堂教學語言選擇與言后取效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0 年08 期
[6]鄭穎;如何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斯騰伯格論專家型教師的基本特征[J];遠程教育雜志;2010 年0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