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榮
【內容摘要】網絡資源信息量大、方便快捷、智能化,不僅有文字和圖片,而且有大量的有聲讀物、大量的動畫、大量的視頻資料。為此,運用網絡資源對于優化政治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有它獨特的魅力。本人根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的要求,并結合學校提供的教學資源設備以及平時的教學實踐,對運用網絡資源優化高中政治課教學,談談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 ?課堂教學 ?網絡資源
一、網絡資源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試驗)指出要“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收集網上資源,包括文字資料、多媒體資料、教學課件等”。在教學中,我深感到網絡資源為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使政治課教學更具有時代氣息,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也增強了政治課教學的可信度。
1.資源共享,有利于激活課堂教學信息
高中政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有豐富的課程資源?;ヂ摼W上存儲著學校教學所需的各種數據庫和多媒體教學的軟件庫,許多教師利用學科等網站的資源為教學服務,真正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同時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電腦制作政治課件,使課堂不僅融聲音、音樂與圖片于一體,而且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給學生以真實生動的感受。
2.創設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這要求我們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思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在哲學課上學生常覺得生澀難懂,因此在哲學課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理解抽象的哲學原理,同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生活與哲學》“認識運動把握規律”這一框中“規律”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我展示了“高山流水”的動畫,提問:“高山流水是不是規律?”這時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接著我繼續展示“揠苗助長”“守株待兔”以及“蘋果落地”的動畫,并設計了兩個問題(1)“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故事中主人公的主觀愿望好不好?為什么結果卻事與愿違呢?(2)看到了蘋果落地,為什么沒有看到引力呢?啟發、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情境進行分析: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運用網絡資源創設的情境,使學生在一種虛擬而真實的生活空間中得到情感的體驗,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中,全面把握、消化和理解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3.挖掘潛能,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明確提出:“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自制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地學習,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上《生活與哲學》“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時,有一個學生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嗎?為什么有時1+1+1>3,有時1+1+1=0?”我首先肯定了學生所提的這個問題的價值,同時我利用自制的課件,我選取了大家熟悉的Flash動畫“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三個和尚為什么沒水喝,并讓學生提出設想,為三個和尚設計組織管理方案,使他們協調統一始終有水喝,學生各抒己見,我及時將不同答案中的精華歸納出來,總結了三種方案。第一種:三個小和尚分工協作把水缸挑滿;第二種:制定獎懲制度,促使三個小和尚很快把水缸挑滿;第三種:三個小和尚就地取材,引水上山。同時引導學生探究這三種方案體現了什么哲理。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來探究,學生成為思考問題的主體、運用知識的主體,在“合作”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探究”中創新。
二、運用網絡資源教學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既然運用網絡資源在政治課教學中顯示了它的重要性,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開發利用網絡資源,從而使它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我覺得我們政治教師在運用網絡資源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要增強網絡資源開發的意識,學會從“搜集”走向“收集”
在利用網絡資源的過程中部分老師忽略了收集的重要性。作為政治教師不僅要利用現成的網絡資源,更要學會結合教學實際自主開發網絡資源。平常要多“收集”好的資源及時保存,同時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更新,創造性的利用好網絡資源,把自己加工后的網絡資源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
2.學校教研組要建立網絡資源庫,學會從“分享”走向“共享”
政治教師不但要在本教研組內和其他教師相互協作,更要與信息技術組教師合作,不僅如此,更要加強校際教研合作。我們可以借鑒并充分利用其他兄弟學校的網絡資源,這樣才能更大范圍地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運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擴大了信息,充實了教學容量,也獲得心靈的啟迪。我們作為一線的政治教師要與時俱進,要善于學習與思考、要勤于實踐與創新,構建有魅力的政治課堂,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郭平. 巧用多媒體 優化數學教學[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7).
[2] 劉曉丹. 利用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畫龍點睛[J]. 考試周刊,2009(52).
(作者單位:甘肅省東鄉縣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