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艷+韓紫平
[摘要]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當代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以及認可程度,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培養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本文主要從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三個方面探討了有效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0-005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5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設的重要思想,高度凝聚并且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要求以及基本內涵。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以及接班人,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不僅僅和個人的成長成才有密切聯系,同時也關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目前很多大學生的思想品德良好,也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球文化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導致很多大學生滋生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思想觀念,很多大學生都以自我為中心,過分追求物質享受,社會責任感缺失,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漸行漸遠。為此,現代高校應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對其的認同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引導力以及感召力。
一、從學校方面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目前,各大高校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但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枯燥,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差,很難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為此,現代高校應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課的教材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向學生們傳輸一些前沿理論知識,使大學生不斷接受先進的理論思想。同時,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互動式教學、多媒體教學、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多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從被動學習狀態轉變成主動學習狀態,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了解、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其次,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在課外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系統的學習以及實踐,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校內社團活動,平時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查,組織大學生在寒暑假期游覽紅色圣地、革命遺址、名人故居等,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懷,使大學生有效統一行、意、情、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夠鑒別真善美,明辨假丑惡。
(二)構建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
文化是歷史的沉淀,承載著深厚的精神內涵,具有育人功能以及引領功能,為了有效培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應該將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機結合。教師是教育的踐行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教師應以身作則,將教師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建立和諧、良好、積極向上的校風、學風。同時,學校應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宣傳,可以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網絡以及校園廣播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和氛圍,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
(三)打造“新媒體”育人環境
高校僅僅通過課堂教育來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成效,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各種教育資源,其中新媒體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資源。現階段,很多高校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校園廣播電臺、校園網站、學校官方微博、校園貼吧、學校論壇等,并且也有自己的校刊校報。學校可以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建立一個系統的校內信息網絡,覆蓋學校食堂、班級等公共場所,然后借助新媒體傳播平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廣大師生普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相關理論和知識。
二、從家庭方面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家長應重視大學生的身心教育
家庭環境對于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成員的個人思想以及行為對孩子的思想品行也會有所影響。實際上,每一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學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成效會對于家庭的興旺有直接聯系,也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團結以及穩定。因此,家長應從小注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強健的體魄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培養孩子養成堅強、不斷拼搏的意志。家長平時應悉心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督促孩子養成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好習慣。團結。同時,家長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不能一味的溺愛,過度保護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應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勇敢地去面對,而不是選擇逃避,這樣有利于大學生培養成獨立的性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身心教育更有利于大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更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
(二)智育和美育并重
強健的體魄是基礎,更重要的是健全的心智。學校應多和學生家長聯系,指導學生家長平時應仔細觀察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并且以興趣、愛好為突破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孩子能夠學以致用,積極探索,不斷學習、吸取新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孩子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很多大學生處于青春期,極易出現臭美、是非不分、叛逆等現象,家長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行為,及時糾正學生的思想,不斷向學生傳遞正能量,以社會上一些正面形象教育、指導學生,教育大學生堅決抵御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從而使大學生逐步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endprint
三、從社會角度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加大中國夢的宣傳,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
在日常思想文化宣傳工作中始終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成效的一種重要途徑。可以通過熱點引導、成就宣傳、典型宣傳、形勢宣傳、輿論監督、主題宣傳等多種方式不斷傳播社會正能量,大力弘揚社會主旋律,使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現階段,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的主要重點是“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實際上“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者之間存在統一性。具體而言,“中國夢”的基本內容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價值取向、國家價值目標等,“中國夢”是廣大中國民眾對美好追求的表達,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持。自提出“中國夢”后引起了廣大大學生的強烈共鳴,大大提高了大學生的號召力、凝聚力以及感染力。因此,可以以“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為載體,不斷加大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大學生在認識、實踐“中國夢”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進一步完善社會機制,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人們的價值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價值觀也會有所轉變。雖然,現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的主流價值觀,但是與此同時還存在多種非主流社會思潮,不利于大學生社會主義而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為此,在建立社會機制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站在大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大學生的思想需求以及個人利益訴求,根據社會實際情況盡可能為大學生創造滿足其利益需求的社會條件。同時,相關的職能部門應自覺、主動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進一步完善利益協調機制、權益保障機制以及訴求表達機制等社會機制,通過自身的行為不斷向社會傳播正能量,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環境,不斷感染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通過兩種媒介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目前,媒介的種類主要包括傳統媒介以及現代媒介兩種類型,不斷是何種媒介,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但是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大大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成效,相反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掌握網絡傳播的內在規律,在網絡服務、網絡文化以及網絡宣傳中不斷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網絡上充斥著先進的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統媒介主要是包括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如技能培訓、辯論賽、影像資料、課堂教學、理論宣講、主題班會等,通過這些傳統媒介可以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都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現代媒體主要包括手機報、微博、專題網站、MSN、QQ、微信等新型的傳播手段。傳統媒介、現代媒介都各有各的優勢和缺點,在進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過程中,應有機結合兩種媒介,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為當代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平臺。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的生力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指導思想,加強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為了有效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方面都應該為之努力。
參考文獻:
[1]程全偉,趙晨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J].新西部,2013(14):118。
[2]顧華詳.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討[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3(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