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娜
[摘要]在新形勢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新媒體視域下多元價值觀的沖擊、社會轉型中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高校人文教育機制的不健全以及傳統文化的缺失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面臨嚴峻挑戰。為此,我們要積極探索有效路徑,以確保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0-005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大學生作為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然而,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信息傳播渠道便利,虛擬交往方式增多,多元文化碰撞,加上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深層次矛盾的凸顯,使大學生的價值選擇日益復雜化。因此,在新形勢下,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新形勢下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引導大學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幫助其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需要
大學生的價值觀是在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漸形成的。由于我國社會轉型中出現的深層次矛盾和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滲透,大學生的思想出現迷茫。同時,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容易沖動,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明顯的從眾心理。因此,大學生需要培養科學的判斷力、敏銳的辨別力和洞察力,以正確應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和多樣化文化思潮的沖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以科學的價值觀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使他們具有科學的判斷標準和行為準則,以克服價值選擇迷茫和價值觀念混亂。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
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世界上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大學生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使命。中國夢將國家的夢、民族的夢和個人的夢緊密聯系在一起,它的實現需要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作為青年中最有思想最有文化的大學生,他們能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但關系自身的成長,也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復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就是要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用先進的價值觀念引領社會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是要使大學生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培育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就是要使大學生明確理想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真正肩負起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重任。
(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任何國家的核心價值觀都不可能脫離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孤立地產生。只有建立在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核心價值觀才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承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對中華民族和諧理念的凝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基礎上對中華民族大同思想的升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中華民族優良道德的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本質屬性以簡潔化、大眾化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為大學生認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二、新形勢下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的問題
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同時社會深層次矛盾不斷出現。面對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的碰撞,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日趨復雜、價值觀日益多元,這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面臨嚴峻挑戰。
(一)新媒體視域下多元價值觀的沖擊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以網絡為代表的大眾傳媒極大地便利了多元價值觀的傳播。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容易受到多種價值觀的影響。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通過網絡傳媒以巧妙方式極力宣揚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觀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嚴重干擾著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在多元價值觀的沖擊下,有的大學生片面理解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并與我國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相提并論,由此產生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錯位、政治信仰危機等問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糾結。
(二)社會轉型中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但是,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不斷凸顯,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和深層次社會矛盾不斷出現,誠信缺失、見利忘義、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等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大學生不能理性地認識改革開放中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在價值選擇上出現困惑和矛盾。隨著就業壓力的加大,一些大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很容易轉向非理性的價值追求,如利己主義、嚴于律人,寬以待己。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三)高校人文教育機制的不健全
高校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要場所。然而,我國高校存在著重專業知識教育輕人文素質教育的傾向。作為人文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未能擺脫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傳統的主客二分思維方式把人抽象化、實體化,導致對教育者真實需求的忽略和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的呆板滯后,不能實現個人與社會、政治教育和全面發展教育的協調,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這種思維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偏重我講你聽的單向知識傳授,忽視大學生的實際思想需求和情感互動。同時,由于微信的廣泛流行,大學生更多地使用網絡語言,接受片面信息,系統的人文素質教育相對不足。人文素質的缺失直接影響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直接影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endprint
(四)傳統文化的缺失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和智慧的結晶。傳統文化中的愛國精神、和諧思想、道德觀念經過揚棄,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為一體。大學生要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改革開放后,傳統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局限以及多元文化的沖擊,部分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匱乏。中華民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艱苦奮斗、團結友愛的傳統,講誠信、重禮儀的美德,在一些大學生的頭腦中越來越淡漠。傳統文化的缺失導致大學生對傳統美德不以為然,也影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三、新形勢下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高校思想文化主陣地
在全球化時代,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已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為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多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與沖突,努力尋找能夠為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提供借鑒意義的理論資源。我們應理性地看待文化差異,不能強求任何社會思潮都要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一致。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中,我們應充分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包容性和適用性,在多元文化差異中尋求一種統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合不同的意識形態。同時,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西方主流價值觀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立面,不能用社會主義價值觀來否定其它的社會思潮。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我們要尊重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和個體差異,引導大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鑒別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學會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多元價值觀的存在,從而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用社會主義價值觀引導高校周邊文化環境建設
高校承擔著教書育人、傳承和創新人類文化的職能,而校園周邊環境也是大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其文化價值觀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校園內。周邊環境的積極因素能夠陶冶大學生的情操,而消極因素也會給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帶來不利影響。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校園周邊的面積在不斷增大。雖然各個部門很重視校園周邊的文化建設,但不健康的場所依然存在。因此,高校在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應關注校園周邊的文化氛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周邊文化環境。首先,高校要與校園周邊的社區共同制定管理方案,共同承擔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文化建設任務。其次,嚴格把關周邊娛樂場所的服務項目,堅決取締不文明、不健康的活動場所,防止不良經營活動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再次,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性活動,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宣傳,在實踐活動中增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
(三)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體系不僅關系教學目標的實現,也關系人才培養的質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涉及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內涵豐富,不是某一個學科的課程就能達到教育目的的。只有將三個層面的價值理念真正融入到高校各學科教學的全過程,才能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首先,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系統整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改變過去教育內容的非系統性,引導大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科學性和邏輯嚴密性。同時通過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網絡溝通等方式,引導大學生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與討論,促使其樂意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要在專業課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專業課教師應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引導大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與專業相關的問題,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次,高校應多開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選修課。通過學習選修課,大學生可以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天然聯系,培養愛祖國、重和諧、講誠信、懂禮儀的人文素養,逐步促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