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藝欣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芻議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行業英語教學改革
楊藝欣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以就業為導向”是我國目前職業教育教學的重點。以就業為導向,就是將專業知識與就業相結合,是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構建行業英語與基礎英語相融合的高職英語教育體系的關鍵。高職行業英語改革過程,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的過程,同時也是將就業融入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過程。本文以高職行業英語為切入點,簡要淺析高職行業英語教育教學的具體舉措。
就業;行業英語;高職院校;教育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也就成為了當今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基本方向。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符合市場經濟對于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是當今高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模式之一。在三年的高職學習中,利用前兩年的學習時間,進行專業和基礎性的教育教學,既可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又可以通過專業知識的培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授課和培養。第三年的教育教學,則是讓學生進入崗位頂崗實習。通過一個學期或一學年的實習,讓學生初步掌握就業技能,熟知基本的崗位操作,將學校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既能鞏固學過的知識,也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加以改進。
高職英語專業是針對高職學生開展的有針對性的外語教育教學。所謂的針對性,就是以基本知識點為基礎,以實用為導向全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高職行業英語的針對性體現在它的專業性,高職英語在高中英語知識點的基礎上增加和拓展了一些關于實用性的文章和訓練,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當今的社會動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等,同時豐富的實用知識也為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當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全球化以及社會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等,英語成為了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交流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熟知英語的專業性人才既可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也可以在業務能力和溝通上占據很大的優勢,更能創造出晉升機會以及開展工作。以就業為導向的行業英語的培養,更是培養學生全方位素質,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他們就業能力以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行業英語的教學改革,是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要求和自身院校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科進行調整和改進,使其專業更加富有實效性和針對性。行業英語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因此,教學改革需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和教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
由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即第一年進行基礎英語的教育教學,第二年進行行業英語的教育教學,而這兩個學期相互分離,英語教師之間也大多相互獨立,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首先,行業英語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大多強調某一特定專業的詞匯和背景知識,例如機械和自動化專業的行業英語教師,會重點介紹一些具體的機械英文名稱、背景資料以及拓展閱讀方面的訓練,而旅游專業的行業英語,則會重點介紹一些重點景點的名稱、來歷、宗教文化以及人文特點等。這些行業知識大多范圍廣、知識點多、詞匯量大,而第二學期行業英語的課時一般比較短,因此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豐富的行業知識點,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
其次,對于教材的設計。行業英語的教材設計大多以往年的教材為藍本,專業性比較強,專業詞匯和專業知識背景的閱讀量也比較大,整個文章的篇幅也大都超過第一學期的基礎英語篇幅,涉及面也比較廣,因此在理解和掌握上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另一方面,教材的更新存在明顯的滯后效應,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有一部分和行業的文化發展有著較大的差距,而這一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今后的發展。此外,教材內容繁雜枯燥,也是當前行業英語普遍存在的問題。教材內容不新穎,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甚至部分學生對教材內容產生畏懼感和枯燥感。
再次,行業英語有著自身的特點,因此教學方法相對于基礎英語而言,也應該有著符合行業英語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和體系。然而,許多高職院校的行業英語教師,在教授行業英語時,沒有很好地研究和把握行業英語自身的特點,使得行業知識與專業的語言訓練相分離,學生在行業英語的學習效果方面也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與大學以及本科院校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且部分行業英語的教師,都是從基礎英語的教師轉變而來,他們有著豐富的語言素質和知識體系,但由于行業英語偏重于各個行業,而他們在行業知識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知識盲區,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很難理論聯系實踐;而有些有專業教師擔任行業英語的教育教學,雖然彌補了行業知識的不足,但由于缺乏系統的語言訓練和扎實的知識系統,對于英語教學經驗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長時間積累。
行業英語是將行業的專業知識與英語的語言體系相結合,因此它既具備英語語言體系的相關內容,同時還兼顧著行業知識的實踐內容以及行業知識體系。因此行業英語的教育教學改革,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調整高職院校的行業英語教育教學理念,改善行業英語的教學方法,首先需要將行業英語與基礎英語結合起來,發揮二者的優勢。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認知規律,因此,掌握好英語的特點和規律,夯實好英語基礎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尤其是英語的聽、說、讀、譯等方面的基礎訓練,不僅僅是基礎英語的關鍵內容,也是行業英語以及今后英語應用最基本的技能。行業英語的特點是針對性強、學習難度大,許多背景資料與專業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將行業英語融入到基礎英語過程中,這樣既合理分配了英語的課時,也可以通過基礎英語的基本訓練提高學生的行業英語素質。例如,在大一學習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英語之外,可以將行業英語的部分文章和詞匯摘錄出來讓學生練習,這樣既能讓學生鞏固基礎英語的知識點,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行業英語的興趣。
此外,教學方法可以多樣化。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如讓學生觀看相關專業的電影,旅游專業的可以讓學生觀看英文版的旅游方面的介紹、人文景觀等;機械專業方面的,可以通過觀看英文版的科技類的文章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機械原理方面的英文知識等。豐富教學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英文教材相當于無聲的課堂,也是行業英語最基礎的培養方式之一。英語教材的改革要突出當今社會專業知識的最新成果,還要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特點,難度把握要適中。以就業為切入點,將教材內容與崗位所需要的信息相結合,理論聯系實踐,能夠讓學生通過教材的內容了解行業英語的重要性,并讓教材的內容成為他們今后工作和學習最主要的輔助工具。這些就要求教材的編寫人員既要了解行業英語中關于行業的最新行情,還需要了解學生的生理以及院校的培養模式和方向。
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院校關于行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就行業英語而言,由于它的自身特點決定了相關英語教師既要有夯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專業的英語語言素質,還要對相關行業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包括行業的背景、行業發展狀況和方向、行業發展的動態以及就業趨勢等,除此之外,還需要了解目前崗位需求所需要的英語知識。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師資建設方面加大投入。一方面可以通過行業教師與基礎英語教師以及專業教師進行定期的學術探討和交流,了解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從而掌握行業的動向,將行業知識與基礎英語知識點結合起來進行授課。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對在崗的行業英語教師進行必要的崗位培訓,以及對即將授課的行業英語教師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培訓的方式要全面,可以通過讓行業英語教師深入實習車間進行授課培訓,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教師深入一線進行學習、交流和培訓。這樣教師既能夠將基礎英語向行業英語合理轉化,也能夠通過師資隊伍的建設讓行業英語教師了解行業的發展狀況。
總而言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行業英語教學改革,需要從就業入手,結合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靈活調整教學目標和方式。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就是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改革。
[1]李思陽.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09(36)
[2]王建.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9(04)
[3]肖鳴政.試論教學改革全面深化的關鍵[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89(04)
楊藝欣(1968-),營口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