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章
寧夏西吉縣實驗中學
淺談多媒體課堂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康乃章
寧夏西吉縣實驗中學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深切的革新,數學課堂在擺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過程中,在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中使原本抽象的數學讓孩子們進入到鮮活的情境中,使學生手、眼、耳并用,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孩子的綜合思維能力,為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堂結構。
多媒體;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1、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學習積極性被調動
多媒體課件最大的特點就是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多感官參與,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習興趣與動機。尤其對于一些相對抽象的概念和幾何的理解與掌握,直觀的形象突破了視覺限制帶來的思維困境。
2、逼真情境激發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探索與思考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思維活動是在感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感性認識是思維活動的源泉和依據,而感性認識來自于情境。多媒體技術創設的逼真情境提供給了孩子情境化的學習環境,使課堂實現了由靜至動的發展,環環相扣的問題與層層深入的啟發將孩子求知的欲望充分激活,強有力的開啟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在學習函數時,對于函數圖像的平移、旋轉、對稱等位置變化,可以通過帶控制性的模擬演示,使學生深刻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問題的探索和發現更加深入與深刻。
3、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學容量變大,難點重點得以突破,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多媒體教學的直觀、生動與有趣,能夠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無形中達到了開放式課堂的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另外,開放式的課堂,兼收并蓄,知識的質與量都得到了提升,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4、提高學生對于新技術的認識與運用,擴展學生的視野
信息時代,日新月異,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變得有限,互聯網正在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生在課堂上認識到多媒體的作用,會更加正確的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與資訊,拓展視野,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1、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的結合適時性
多媒體的優勢雖然明顯,但也并非在整個教學過程都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把握好使用時機才能恰到好處。切忌整節課使用課件,使電腦成為講解員,老師成為放映員、學生成為觀眾的局面。比如在講解數學例題時,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留給學生必要的思維空間和必要演算推理時間,不能讓多媒體成為學生思考與注意的分散因素。這就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在備課時,周密思考哪幾個環節運用最適宜、最有效。一般來說,教材中比較抽象的,語言組織費力的,學生缺少感性認識而難以領悟的,是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的。
2、多媒體的使用要突出數學的學科特點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強,抽象思維要求高。因此,傳統教學的靜態模式很難通過一塊黑板展示出來,這就增加了孩子們學習理解的難度。多媒體在進入課堂后,要使抽象變具象就可以通過計算機的動態演示處理教學中的難點,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直觀印象。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去選擇和運用不同的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但又不能淹沒了數學這一主角。
3、多媒體教學也要倡導“以人為本”
學生永遠是課堂中的主體,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就是說,這樣的設計必須是幫助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的是學生的思維軌跡,而不是老師的思維方式。因而,在編制時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基礎,內容要簡單明了、難易適中,其年齡特點還要強調一些趣味性。使設計得到的反饋是學生在多感官調動下可接受與操作的。必要時,可以考慮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課件,如此一來,學生不僅是學習者更是研究者,參與意識的空前高漲,自然會將學到的知識深深刻入腦中。
4、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要互為輔助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是來幫助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也就是說,它并不能替代人的工作。數學的教學必須在對話中實現抽象思維活動的具象化,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解決新的數學問題。因此,多媒體技術必須與傳統教學緊密結合。比如,傳統教學中,板書的重點就是教學的重點,而在多媒體教學中呢,板書的重點不能留存,很容易一帶而過,形不成體系,因此,教學重點還是要依靠板書,才不至于出現教學盲點。使傳統與現代強強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與質量。
5、多媒體與教師素質的培養緊密結合
目前,相當一部分教師還停留在把屏幕當黑板使用的階段,整個教學模式封閉在教材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并不是不想使用而是不會使用是一個普遍的現狀,因此,教師對于計算機的使用技能就成為課堂教學中的最實際需要。讓教師切實的學會運用信息技術,通過掌握和運用教育教學新手段,實現多媒體教學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是一件迫切的事情。學校和社會應該從平臺建設上支持教師完成這樣的一個培訓,只有如此,教師才會自覺地把這項技能運用到課堂中,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新課程標準下,課改如火如荼的進行,初中數學和多媒體技術的整合勢在必行,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濫用要巧用。初中數學課程的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師素質的基礎上,轉變教育觀念的前提下,借力現代信息技術的優越性能上,才能使有機整合達到一個理想的高度。教師作為一線的實踐者,要了解、學習、拓展、更新知識體系,大膽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學生的學習與綜合素質的培養才能得以實現。
[1]南香君.《多媒體教學的優點與問題》
[2]《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張艷紅.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的整合探析[J].教育技術導刊,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