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藕
吉林市烏拉街中心校
淺析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廉藕
吉林市烏拉街中心校
在課改轟轟烈烈的當今,音樂課程教學形式多樣,即開放又活潑民主,學生上音樂課積極性很高,學習興趣很濃厚。但是小學生的年級較小,自律能力不強,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有時會弄得一團糟,教師面對如此局面,怎樣才能教好學生呢?除了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音樂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最重要的是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身體感官;美育教學;德育滲透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過:“音樂能用最強烈的力量深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用美來浸潤心靈,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沒有這種適合的教育,心靈也就因此丑化。”通過這句話我深刻地體會到得當、正確的音樂教育可使學生的心靈得到美的熏陶與凈化。音樂可以豐富孩子的頭腦,擴大想象的空間。音樂可規范學生的行為,增強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長智慧、增進健康,音樂可影響學生形成正確對待客觀現實的態度,可強化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音樂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然而,音樂教學在很多農村學校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如何合理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是一門學問,因為學生天性喜歡音樂,音樂是體驗人生的快樂,音樂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能夠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音樂、能夠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音樂能夠使人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人生。
在音樂課堂上,學生的不遵守紀律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是其學習失敗的主要原因,根據他們的心理年齡特點制定幾個課堂常規。一是養成正確的坐姿、站姿;二是養成輕聲、高位置唱歌的習慣;三是養成安靜認真聆聽音樂的習慣;四是養成認真聽老師講話、同學發言、表演的習慣;五是養成上課不隨便說小話的習慣。當發現他們有進步時,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將有利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唱、敢跳,敢于創新。學生朝著這些良好習慣去發展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有趣的好的導課能強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學生有了興趣,就能迅速主動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新課教學創造良好的開端,提高教學質量。
音樂課上,穿插一些訓練學生反應能力的小游戲,比如語氣游戲,反方向游戲。訓練學生音準,節奏的游戲,比如動物名或交通工具的名稱等。這樣有趣的游戲活動既滿足學生表現欲望,又培養了興趣,同時還調動學習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歌唱與朗誦是緊密聯系的,朗誦能夠幫助學生唱好歌曲。通過以情帶聲的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奏的朗誦歌詞。歌詞生動有趣,學生學唱的愿望被調動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為學生能夠用歡快、活潑的歌聲表達勞動的喜悅心情奠定基礎。
1、眼睛的作用: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視覺教育是很容易被教師忽略的,在音樂課堂中,我們能從視覺領域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在介紹音樂作品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內容有關的片斷。例如在介紹蒙古歌舞時,教師可播放蒙古大草原的美麗景象,讓學生看看蒙古人非常有特色的穿著和精彩的歌舞表演等等。蒙古草原人那種粗獷的歌聲和迷人的舞姿,能把學生的心牽住,使他們很快就陶醉在美麗的草原和音樂中,這樣就很快使學生投入到音樂學習的興趣中。
2、耳朵的作用:學生能從聽的過程中直接領會到音樂所表達的情緒,讓學生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一段音樂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的,聽起來就是哀傷的,使人情緒低落;流行歌《勝利,加油》這一段音樂聽起來就是熱烈的,使人激動;鋼琴曲《童年的回憶》這段音樂聽起來是輕快的,使人興奮的等等。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多聆聽,從聽覺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嘴巴的作用:開口說說,開口唱唱,是音樂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開口說,開口唱能開發大腦。唱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好勝的性格,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也可以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說說,在音樂課上讓學生找到展現自我的平臺,發表自己的意見,當他的意見得到大家認可時,他就會覺得很自豪,自信心倍增,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了。
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以優美的旋律,豐富的演唱形式來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課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還要讓學生在歌唱中去認識人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教師應緊緊抓住音樂形象,通過歌曲的演唱,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自然的情感。一個人世界觀的形成,價值觀念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理想的升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道德修養的作用。音樂教材中有不少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它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根據和利用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音樂藝術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動欣賞者的心靈,陶冶情操。音樂美育能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習成績,是促進智育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但音樂美育智育功能的發揮是有條件的。音樂美育是表現感情運動變化的感性教育,而智育是以抽象理性思維教育為主的理性教育。音樂美育功能的發揮,首先表現在它能有效地提高個體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是它能有效地減輕智育對學生身心所施加的壓力,從而使智育獲得更好的效果。我們知道,人的左右腦承擔著不同功能,即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音樂則可以使這些器官得到調整,學生在音樂課上需要眼看、口唱、耳聽、腦思、手舞、足蹈,各器官協同活動,在愉悅身心的同時,可以消除疲勞、緩解壓力,從而使人的左右腦平衡發展,正是這種平衡對學生的智力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實踐證明,喜愛音樂,經常參加音樂活動的學生,大多感情豐富,興趣廣泛,思維敏捷,語言表達力強,具有活潑、樂觀、交際大方等方面的性格特征,而這正是當代青年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應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來提高其它諸多方面的能力,充分發揮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