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盧谷萍,王小園
(宜春市人民醫院,江西336000)
預見性護理在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術后康復中的應用
王麗娟,盧谷萍,王小園
(宜春市人民醫院,江西336000)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應用于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手術患者的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患者64例,均經手術治療,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給予靜脈滴注、飲食等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康復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9.7±1.4)d]、臥床時間[(48.9±9.0)h]及護理滿意度[(9.1±0.4)分]均優于對照組[分別為(13.9±1.4)d、(59.7±9.6)h、(7.5±0.7)分],生理功能、心理狀態、情感職能評分[分別為(17.6±2.3)、(21.0±0.6)、(19.4±1.6)分]均優于對照組[分別為(15.5±1.6)、(14.9±0.6)、(13.9±1.0)分],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12.5%(4/32)]顯著低于對照組[40.6%(13/ 3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手術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可降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臨床療效和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膽管疾病/護理; 膽結石/護理; 膽管腫瘤/外科學; 預見性護理
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是臨床較常見疾病,手術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1]。膽結石患者病史較長,且多數患者膽管炎反復發作,較易發生嚴重黃疸、肝功能受損等并發癥[2]。病史較長、病情反復常會引起患者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且有研究表明,大多數患者對病情的理解不夠充分,相關知識較為缺乏,這些均可導致患者心理狀態欠佳,術后依從性欠缺,造成康復時間延長、預后不良等[3]。合理的護理措施對患者康復過程具有重要影響。臨床研究發現,采取合理預見性護理措施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4]。預見性護理為現代護理發展新理念,主要針對患者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5]。本研究旨在探討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手術患者64例,并取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64例患者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結果均符合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診斷標準及手術指征,均未合并其他嚴重疾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5~62歲,平均(53.4±7.8)歲;體質量指數(23.5±3.7)kg/m2。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3~68歲,平均(54.8±8.3)歲;體質量指數(23.5±3.0)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1.2.1.1 對照組 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術前給予禁食、禁飲,術后給予靜脈滴注、飲食護理等。
1.2.1.2 觀察組 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1)術前給予相關心理輔導,以健康教育形式向患者講述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相關知識,講明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并重點講述術后相關護理措施及其作用,爭取患者的積極配合;多與患者溝通,認真、耐心傾聽患者的要求,對患者心理情緒狀態及時進行評估,強調理解、關心患者,緩解患者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2)術中向患者講述進入手術室后應如何配合護士進行靜脈滴注,配合麻醉科醫生麻醉如動脈穿刺、深靜脈穿刺監測有創動脈壓及中心靜脈壓等;告知其手術結束時麻醉蘇醒的相關知識,如何配合麻醉科醫生拔管等。(3)手術結束返回病房后保持病房清潔,并定期消毒,減少親屬探視,盡量減少細菌交叉感染;放療期間囑患者注意營養全面、足量的攝入,注意休息和保暖,不要受涼;每天進行會陰護理2次,并注意尿袋位置,以免過高影響導尿或導致尿路逆行感染,定期更換尿袋。(4)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告知患者如何翻身,囑患者的家屬定時給患者改變體位,并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促進血液流動,以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及壓瘡的形成。
1.2.2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護理滿意度、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生理功能、心理狀態、情感職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表)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表)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臥床時間(h) 住院時間(d) 護理滿意度(分)t P 9.1±0.4 7.5±0.7 11.594<0.05 32 32 --48.9±9.0 59.7±9.6 3.984<0.05 9.7±1.4 13.9±1.4 10.601<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表,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表,分)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生理功能 心理狀態 情感職能t P 19.4±1.6 13.9±1.0 13.515<0.05 32 32 --17.6±2.3 15.5±1.6 5.789<0.05 21.0±0.6 14.9±0.6 30.782<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術后出現壓瘡1例,腹脹1例,術后疼痛2例,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4/32);對照組患者中出現壓瘡3例,腹脹4例,術后疼痛6例,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6%(13/32),兩組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4.002,P<0.05)。
在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手術患者整個住院治療期間在手術前、中、后各階段針對患者具體情況采取相應預見性護理措施如術前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采取預見性心理輔導,關心患者,并告知疾病相關知識,加強理解,促進患者配合;交代麻醉相關工作及配合要點,避免患者不了解而增加麻醉后護理難度,使手術有序完成[6]。術后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影響。手術為嚴重創傷性刺激,術后預防感染的發生具有重要臨床價值[7]。本院定期進行病房消毒,并適當減少親屬探視,避免交叉感染,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的相關護理有利于患者恢復,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將嚴重影響患者預后,且對危重患者生命安全帶來一定影響[8]。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患者術后臥床時間較長,預防壓瘡、深靜脈血栓形成極為重要。本研究提前告知家屬如何給患者翻身、患者盡早下床活動等,目的是促進機體血液流動,加快血液循環,避免發生血栓,降低壓瘡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預見性護理后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較對照組短,且護理滿意度更優,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預見性護理應用于肝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手術患者效果較佳,有利于預后,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1]程玉,羅云藩,廖錦岐,等.肝內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癌38例臨床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7):473-475.
[2]陳君武,李德方,付良彬,等.肝內膽管結石合并急性膽管炎外科治療(附38例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3,18(4):521-522.
[3]喻南.預見性護理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效果及滿意度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5):1097-1099.
[4]張志霞.預見性護理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壓瘡高危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4,28(6):2129-2130.
[5]蒲成容,季巧,張靜梅,等.肝膽管結石合并門脈高壓圍手術期快速康復護理[J].現代臨床醫學,2013,39(6):451-452.
[6]王麗媛,李春梅.肝膽管結石手術患者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1):841-842.
[7]周碧英.整體護理在膽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3,10(3):166-167.
[8]朱新福.肝膽管結石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5):11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4.045
B
1009-5519(2015)24-3797-02
2015-08-06)
王麗娟(1971-),女,江西樟樹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研究工作;E-mail:liuguiping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