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薇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內鏡診療室,貴州563002)
胃鏡檢查中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麻醉的應用探析
龍 薇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內鏡診療室,貴州563002)
目的 探討丙泊酚復合芬太尼方案在接受門診胃鏡檢查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4月在該院接受門診胃鏡檢查的患者8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在非麻醉狀態下直接對對照組患者行胃鏡檢查;觀察組患者則采用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麻醉后行胃鏡檢查。結果 觀察組患者胃鏡檢查操作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檢查期間疼痛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無明顯差異,但均較檢查前降低;觀察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丙泊酚復合芬太尼方案對接受門診胃鏡檢查患者實施麻醉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芬太尼; 二異丙酚; 胃鏡檢查; 麻醉
胃腸鏡檢查操作通常在患者完全清醒的狀態下進行,這會給患者咽喉部帶來一定程度的不良刺激[1]。由于胃腸鏡插入食管,引起侵入性刺激,常給患者造成惡心、嘔吐等,嚴重者造成誤吸甚至窒息[2],偶可伴發心血管反應。近年來丙泊酚作為靜脈麻醉劑在緩解患者痛苦癥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注射痛明顯,加之麻醉效果不長久,在臨床上的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3]。作者對接受門診胃鏡檢查的患者應用丙泊酚復合芬太尼方案實施麻醉,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4月在本院門診行胃鏡檢查的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胃腸疾病發病時間1~19 h,平均(5.3±0.6)h;男26例,女18例;年齡18~74歲,平均(46.7±1.4)歲。觀察組患者胃腸疾病發病時間1~17 h,平均(5.2±0.7)h;男27例,女17例;年齡19~76歲,平均(46.8±1.5)歲。兩組患者麻醉前均經心電圖、血常規、胸部X線片檢查示無明顯異常,均無嚴重肝腎疾病、高血壓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檢查前均行阿托品肌內注射,并禁食8 h以上。觀察組在對患者行胃腸鏡檢查前,首先靜脈注射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080204),劑量控制標準為0.001 mg/kg,15 s后再靜脈注射丙泊酚(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批號:200801),劑量控制標準為0.5 mg/kg,待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睫毛反射完全消失時,將內鏡插入實施相關檢查操作。檢查的同時應對患者血壓、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等進行監測。檢查結束后5 min,根據實際情況喚醒患者。對照組在患者完全清醒的非麻醉狀態下直接進行胃鏡檢查操作[2]。
1.2.2 觀察指標 記錄胃鏡檢查操作時間,血壓變化、檢查期間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等。
1.2.3 疼痛程度評價方法[4]無痛:胃鏡檢查操作期間患者無任何應激反應,表情非常自然,檢查進行順利;輕度:胃鏡檢查操作期間患者偶有輕微應激反應出現,表情基本自然,檢查進行順利;中度:胃鏡檢查操作期間患者出現明顯應激反應,表情不自然,檢查能夠勉強進行;重度:胃鏡檢查操作期間患者有非常劇烈的應激反應,表情非常痛苦,檢查不能夠繼續進行[3]。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檢查期間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總體上明顯優于對照組,僅1例患者中度疼痛,無重度疼痛發生;無痛、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例數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檢查期間疼痛程度比較[n(%)]
2.2 兩組患者胃鏡檢查操作時間及血壓變化比較 觀察組患者胃鏡檢查操作時間[(4.37±0.98)min]短于對照組[(8.74±1.26)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408,P<0.05)。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變化發生率分別為15.21%、10.14%,對照組為14.94%、10.1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在接受胃鏡檢查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27.27%)高于觀察組(11.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62,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胃腸鏡檢查是臨床消化內科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檢查和治療手段,在臨床上該方法主要用于診斷胃潰瘍、胃癌、胃腸腫瘤、息肉等疾病[5]。無痛胃腸鏡檢查是指在對患者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麻醉藥物后,使其處于完全麻醉狀態下再實施常規的胃鏡檢查或治療的一種操作方法。在該項檢查或治療的整個過程中,患者無任何意識,基本不會有痛苦和不適感出現,使廣大患者在接受胃鏡檢查過程中的恐懼心理明顯減輕,使患者的檢查耐受性明顯提高,可最大程度控制不良反應的發生,使檢查及治療所需時間明顯縮短,減輕痛苦和危險性,使無痛檢查安全、快捷的特點得到充分體現。丙泊酚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靜脈麻醉類藥物,該藥物具有較強的麻醉作用,但其實際鎮痛效果相對較差,在淺麻醉狀態下,腹部內臟牽拉反射發生概率較高,會對檢查效果造成不良影響[6]。而芬太尼是強效的麻醉性鎮痛類藥物的一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只需要很小的劑量就能夠對內臟牽拉反射現象進行有效抑制[7]。因此,二者聯合應用既減輕了腹部牽張反射的發生,又可有效麻醉患者,延長作用效果。
傳統的胃鏡檢查,患者在清醒狀態下進行胃鏡插入,造成明顯的咽喉刺激,使患者惡心、嘔吐,并且焦慮、緊張,給檢查的順利進行帶來不便,有時甚至中途停止鏡檢,使復檢率偏高[8]。對于老年患者,因其自身身體功能下降,應激狀態下血壓、心率波動明顯,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等癥狀,甚至腦血管意外[9]。因此,靜脈麻醉下的胃鏡檢查應運而生,具有明確的臨床價值。但也應注意麻醉狀態下胃鏡檢查的禁忌證和適應證,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等。對于血壓、血氧、血液流變學嚴重降低及氣道阻塞患者應立即停止麻醉并積極采取處理措施,減少意外的發生。對于阻塞性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壓、過度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行丙泊酚復合芬太尼方案應慎重[10]。術后3 h內應臥床休息,不得到處亂走動。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疼痛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操作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丙泊酚復合芬太尼方案具有明顯效果。
綜上所述,對接受門診胃鏡檢查的患者應用丙泊酚復合芬太尼方案實施麻醉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參考文獻
[1]許靖,鄭銓.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麻醉用于門診胃鏡檢查術[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10(17):567-568.
[2]黃曉鳴,丁曉蘭,陳燦棟.丙泊酚伍用不同劑量芬太尼麻醉用于胃鏡檢查的臨床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2(17):166-167.
[3]杜鵑,朱瓊,夏瑞,等.丙泊酚聯合芬太尼在無痛胃腸鏡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2009,13(16):108-109.
[4]王金玲,王勝利.芬太尼聯合丙泊酚在無痛胃腸鏡中的麻醉效果[J].實用醫藥雜志,2011,15(28):399-400.
[5]周道文.兩種麻醉方法在無痛胃鏡檢查術中的臨床對比研究[J].四川醫學,2012,33(7):1230-1232.
[6]楊常保.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靜脈麻醉在無痛胃鏡檢查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20):4045-4046.
[7]易治國,向濤,彭清雄.Narcotrend監測用于無痛胃鏡的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11):1806-1807.
[8]劉征.無痛胃鏡在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2,14(3):359-360.
[9]向利,焦志勇.消化內科無痛胃鏡臨床的應用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3,35(5):179-181.
[10]劉會領,羅雁,趙崇法,等.丙泊酚靜脈麻醉在高齡患者胃鏡檢查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3,53(19):65-6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2.039
B
1009-5519(2015)22-3459-03
2015-07-13)
龍薇(1980-),女,貴州遵義人,主要從事內鏡護理工作;E-mail:10497224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