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玲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東528000)
延伸性護理對腦卒中吞咽障礙康復效果影響
唐麗玲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東528000)
目的 探討延伸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康復效果影響。方法 將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該院收治的84例腦卒中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延伸組,各42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延伸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延伸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1個月后吞咽功能和患者滿意度。結果 延伸組患者吞咽功能優良率[95.74%(40/42)]和滿意度[92.86%(39/42)]高于常規組[73.81%(31/42)、69.05%(29/4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應用延伸護理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滿意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卒中; 吞咽障礙; 護理; 康復護理
腦卒中發生率隨著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升高而升高,好發于中老年患者,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率。吞咽障礙為腦卒中常見并發癥之一[1-2],研究表明,急性腦卒中患者有30%~60%可出現吞咽障礙,影響患者營養攝入、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影響其預后[3-4]。長期、正確功能鍛煉為吞咽困難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延伸護理在患者出院后通過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對提高鍛煉效果、改善患者吞咽障礙有重要幫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就診奇偶順序分為延伸組和常規組,各42例。延伸組中男24例,女 18例;年齡 43~77歲,平均(58.3±6.3)歲;腦出血14例,腦梗死28例。常規組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46~71歲,平均(58.1±6.6)歲;腦出血12例,腦梗死30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比、年齡及疾病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入組標準:(1)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結核顱腦CT、MRI等相關輔助檢查均明確診斷為腦卒中。(2)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均脫離生命危險,獲得滿意治療效果。(3)排除合并有癡呆、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患者出院時指導其正確用藥、功能鍛煉和定期復查。延伸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采用延伸護理,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成立延伸護理團隊。由護士長為組長成立專業延伸護理團隊,患者出院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吞咽功能訓練和培訓,患者出院后每天電話隨訪患者及家屬,對患者心理、藥物、飲食及功能鍛煉進行跟進及指導。(2)心理護理。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其是否存在不良心理,有針對性進行疏導,告知患者疾病恢復較為緩慢,只有堅持每天有效鍛煉才能獲得顯著效果,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信心,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心態進行功能鍛煉。(3)飲食指導。根據患者吞咽障礙情況選擇適合食物,喂食過程中應先讓患者有吞咽意識,然后有吞咽動作,如少量飲用溫水不發生嗆咳則可食用半流質食物。從患者健側喂少許食物,有助于患者吞咽。應根據患者吞咽功能適當選擇每次喂食物量,指導患者家屬正確應用交互吞咽、空吞咽、點頭吞咽、側方吞咽等咽部殘留食物清除法,以幫助患者誘導刺激吞咽反射和清除殘留食物。應選擇高維生素、高蛋白半流質或軟食物食用。如患者在飲食過程中發生嗆咳,應輕拍患者背部幫助排出。(4)藥物指導。督促患者定時、定量服用藥物,勸導患者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5)功能鍛煉指導。指導患者進行舌肌訓練、喉上抬訓練、吸吮訓練、空吞咽訓練及咽部冷刺激,加強嗑牙和鼓腮訓練,以預防誤吸發生。兩組患者均連續護理1個月,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吞咽功能和滿意度。
1.2.2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吞咽功能:采用洼田氏飲水實驗評定患者吞咽功能,讓患者飲用30 mL溫開水,根據患者飲用次數和飲用過程中是否發生嗆咳規定。優:1次性飲用完,且未發生嗆咳;良:2次飲用完成,未發生嗆咳;可:1次或2次飲用完,但發生嗆咳;差:2次以上飲用完,發生嗆咳[5]。(2)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護理方法、護理技術、護理質量等6項內容,總分100分,根據患者得分規定。非常滿意:>80分,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比較 延伸組患者吞咽功能優良率(95.24%)高于常規組(7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71 6,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比較[n(%)]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延伸組患者滿意度(92.86%)高于常規組(69.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720 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腦卒中可引起患者神經功能損傷,從而導致多種神經功能障礙并發癥,吞咽功能障礙為其中常見并發癥之一[6-7]。臨床中治療腦卒中在挽救患者生命后患者功能康復尤為重要,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8-9]。吞咽障礙為患者吞咽功能受損,導致患者不能飲食或發生誤吸,影響患者營養物質攝入[10]。
吞咽障礙需長期康復鍛煉,多數患者在家自行鍛煉,缺少專業指導對患者鍛煉依從性、鍛煉效果均造成影響,不利于患者康復。延伸護理為患者出院后繼續進行跟蹤護理,對患者后續康復過程進行全面指導,體現出“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有助于幫助患者提高鍛煉效果,改善預后。延伸護理有專業護理小組負責,從患者即將出院開始進行護理,負責患者出院后護理工作。腦卒中發病急、病情重、并發癥較多,患者在心理上不易承受,易出現抵觸、厭惡情緒,不利于患者堅持、正確功能鍛煉。延伸護理首先針對患者不良心理進行疏導,幫助患者正確面對疾病,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后根據患者吞咽功能進行飲食指導,有助于患者攝取營養,促進預后[11]。延伸護理堅持每天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對患者吞咽功能恢復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顯示,延伸組護理1個月后與常規組比較,明顯提高了患者吞咽功能優良率。對吞咽功能障礙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每天堅持正確、有效的功能鍛煉,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生活、吞咽功能鍛煉等延伸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應用延伸護理可有效提高其吞咽功能和滿意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楊忠琴,陳惠琴,蔣愛華,等.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陪護人員進行鼻飼護理指導的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2,11(6):595-596.
[2]胡瑋琳,李保蘭,陳海,等.延伸護理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J].激光雜志,2013,34(2):110-111.
[3]劉麗,曹紅梅.康復護理對腦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4):10-12.
[4]翟景芬.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康復的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0):171-172.
[5]馬月利.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13-14.
[6]陳巧玲,盧愛金,楊偉英,等.腦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早期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35-36.
[7]任金梅,詹艷.喂食指導與吞咽功能訓練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臨床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5):1070-1071.
[8]潘素蘭.早期介入康復訓練及護理對腦卒中后患者并發吞咽功能障礙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1):40-41.
[9]范鳳媚,鄺志強,陳卓銘,等.系統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7):40-41.
[10]蔡麗斯.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探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1):199-200.
[11]邵秀芹,馮珍,鄭茶鳳,等.冷熱口腔刷洗對腦卒中攝食吞咽障礙患者防止誤吸的效果[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4):361-363.
[12]林宣.康復護理輔以針刺治療對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復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4):26-2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2.048
B
1009-5519(2015)22-3477-02
2015-05-21)
唐麗玲(1982-),女,廣東三水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神經內科護理工作;E-mail:tangliling19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