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如何利用實驗教學法來更好地上好初中生物課,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優化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最多,受益最多,是現在初中教師必須面對進而思考的問題。針對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實驗教學法初中生物教學實驗能力實驗是所有理科科目中必學的一部分,也是理科教學無法離開的工具。當然,生物也不例外。初中生物是學生接觸生物學知識和掌握生物科學方法的開始。在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了要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傳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肯定離不開實驗教學法的應用。筆者針對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一、實驗教學法的涵義
實驗教學法,是指利用現有的實驗設備或實驗儀器、藥品試劑,根據實驗要求的條件,對生物問題進行探究而開展的教師起指導作用,學生進行操作的實驗活動。
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直截了當地看到實驗現象,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興趣,更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中,也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很多實用的生物知識。
實驗教學法通常的幾種實驗方式包括演示實驗、課堂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其中,演示實驗是由教師操作,學生觀察的實驗,是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而使用的教學方法,這種實驗對教師的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因為演示實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如果出現失誤就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出現偏差。課堂實驗是側重于對某些知識點的驗證而進行的實驗,重視的不是實驗過程而是實驗結論。分組實驗主要是讓學生操作實驗,獲得實驗經歷,鍛煉實驗能力的。課外實驗是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的實驗,可以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也可以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主要是為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地位
首先,實驗是初中生物教學的基本內容。初中生物一共會接觸到58個必做實驗,其中學生實驗有47個,演示實驗11個。這些實驗是引導學生了解生物學、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基本途徑。實驗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讓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認識更進一步。
其次,實驗教學法是初中生物教學的基本方法。實驗能夠讓學生清楚明白地了解理論知識的推導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時,如果單純地由教師口頭講述,學生很難理解,不能想象單細胞生物體是什么樣的。所以,我讓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實驗來理解知識。學生通過觀察,能清楚地看出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都是單細胞生物。這樣學到的知識很順利地就轉變為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師教得有效率,同時還增強了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再次,實驗也是考查學生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中考中就經常會涉及一些實驗的知識:顯微鏡的觀察,觀察種子的結構,探究口腔中的化學消化,葉片的結構等。
(二)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對于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非常有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生物產生興趣,那么對于日后的進一步學習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由于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實驗,所以對實驗感到比較好奇,可以將這種好奇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對于生物教學的第一個實驗,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這堂課,使學生一下子就愛上生物課。第一個實驗就是“顯微鏡的使用”,教師要首先向學生講述顯微鏡的發明和發展過程,讓學生了解顯微鏡的用途;其次教師邊講解顯微鏡的結構,邊示范如何進行正確操作,讓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和功能。在理論知識和準備知識都講清楚以后,就要讓學生親自來操作了。這個實驗屬于基礎實驗,也就是說,以后的幾個實驗都是需要用到顯微鏡來觀察的,如觀察單細胞生物,觀察細胞的結構,觀察細胞的分裂等。
其次,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綜合發展的目標。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不僅學會了這一個實驗,而且培養了學生自己主動動手實踐的習慣,有利于以后的學習和發展。
再次,可以實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工程中,教師起的是主導作用和指導作用。學生親自操作實驗,在實驗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促進能力的形成。
三、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舉例
(一)注重實驗關鍵點,吸引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應用實驗教學法進行實驗演示時,要注意發掘到實驗的關鍵點并告知學生。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自己操作時出現同樣的錯誤。例如,教學“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教師可以利用多組對照實驗來完成。這個實驗操作的關鍵點就是振蕩,通過振蕩使唾液和淀粉混合,使實驗能做出效果。如果振蕩不充分,那么實驗就可能沒有效果,最后得出錯誤結論。
(二)將生產、生活實際與實驗相融合,拓寬知識面
生物知識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就是可以聯系實際生活進行一些實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教學“植物的呼吸作用”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如何讓水果保持新鮮的?并通過實驗證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實驗,最終得出結論。最后,教師總結:低溫、少氧氣、適宜濕度條件下水果能保鮮。這樣的教學,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增加了生活經驗,可以回家和父母討論,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自豪感。
(三)注重教學中的合作和探究,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實驗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有一部分需要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鍛煉學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中要有操作能力不同的學生,有實驗的主要操作人和輔助者,實驗結束后還有有人進行實驗過程的總結,得出結論。這對學生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操作能力,又要有總結能力,還要會合作。幾節分組實驗課過后,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讓學生學會了合作,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教學“觀察種子的結構”時,我就采用了分組實驗的形式,讓不同組間進行比一比,看誰觀察得仔細、全面。結果,學生都積極地去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積極使用實驗教學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并且通過現場實踐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才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生的年齡剛好是對很多事物都有著自己的思考方式的時候,抓住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對生物的喜愛,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課堂效率,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永恒.淺談初中生物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4.(02).
[2]鄭桂芬,曹久虎.論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地位和運用[J].新課程導學習,2012,(06).
[3]石慧萍.實踐出真知——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04).
[4]林霏.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