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孝晗
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從靈活改進實驗方法、在實驗演示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實驗教學中的運用、做好化學實驗的課外延伸四個方面,探討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
實驗教學探究能力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重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觀察、探究、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態度,為以后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靈活改進實驗方法
化學實驗生動直觀、豐富多彩,實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鞏固化學知識,形成科學素養,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高中化學實驗仍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為了彌補實驗中存在的不足,改進和創新化學實驗,使實驗的設計方案更趨合理,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強調探索性與創新性,改進教學方法,將實驗教學與多媒體結合起來,將一些污染嚴重的實驗,通過多媒體演示,保證了實驗的安全,學生通過多媒體演示,發現實驗細節,彌補實驗不足。例如,讓學生自制簡易實驗儀器,就是學生動手操作的最好機會,教師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自己動手加工制作簡易實驗儀器,如用藥瓶、各種口服液瓶代替試管、集氣瓶,用眼藥水塑料瓶代替滴管移取溶液,用藥片的包裝盒代替點滴板,用注射器針方便地轉移液體,做多種反應的容器,代替量筒顯示體積。通過自制實驗儀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節省大量實驗經費。學生通過自己制作儀器,培養了動手動手操作能力。以新課程標準對化學實驗的要求為依據,指導讓學生掌握實驗技能,讓學生體驗實驗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學生為主體,重視發展學生綜合能力,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挖掘化學實驗中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驗設計中,遵從師生互動的原則,促進師生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發問,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二、在實驗演示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演示實驗又叫觀察實驗。門捷列夫說:“科學的原理起源于實驗的世界和觀察的領域,觀察是第一步,沒有觀察,就不會有接踵而來的前進。”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持久的思維知覺,高中化學演示實驗需要重點觀察實驗儀器、實驗裝置、實驗現象,觀察教師的操作過程。觀察能力是實驗的前提,是進行化學實驗必備的能力,通過演示實驗,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演示實驗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過程,積累實驗經驗。實驗前,認真檢查實驗儀器、裝置和藥品,提高實驗成功率;實驗過程中,操作規范、標準,教師的示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在觀察中分析探索實驗結果,培養學生操作技能,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實驗結果要留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機會,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實驗結果。例如,“乙醇的性質”教學,由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比較“鈉與乙醇反應”和“鈉與水反應”的不同,教師在實驗前,提出問題:鈉與水反應以及鈉乙醇反應的速度有什么不同,氫氣是否容易收集。學生通過預習,明確了反應的快慢,觀察更有針對性,仔細觀察對比兩個反應現象的不同,現象對比明顯,最后得出“乙醇中羥基不如水中羥基活潑”的結論。
三、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傳統的化學教學,往往采取驗證性和展示性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探究式教學是啟發式教學的發展和完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在了解的基礎上探究,鼓勵學生思考,培養創新精神。例如,“銅元素”教學,教師通過講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總結“銅”的性質和特點,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新課程標準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親自操作實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引導點撥學生,發揮小組合作優勢,通過師生協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發揮實驗的探究性,引導學生做好探究實驗,把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探究性實驗。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分析,相互交流、展開討論,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嚴肅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四、做好化學實驗的課外延伸
化學實驗生動多彩,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實驗,更要重視化學實驗的課外延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化學通過探索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等,引導人們認識物質世界,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從生活中選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材料,設計開展化學課外實驗。例如,測定雨水pH值、電池的回收利用、測定碘鹽中碘元素含量、制作番茄電池等。這些實驗與生活聯系緊密,是化學知識的在生活中的應用,趣味性較強,不僅鞏固相關的化學知識,同時提高了實驗探究的興趣。家庭小實驗趣味性強,靈活可行,選用儀器簡單,貼切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的補充,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創新思維素質,實驗教學實現簡單化、生活化和微型化,開展綠色化學實驗,家庭小實驗,學生通過實驗,探索解釋生活問題,體現了化學教學的生活化目標。例如,利用塑料泡沫制作分子模型、利用花草汁液自制酸堿指示劑、自制米酒等。
總之,新課程標準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方法,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學實驗能力。”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高中化學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實驗設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祖浩,王程杰.中學化學創新實驗.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
[2]夏正盛.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閻立欽.創新教育,面向21世紀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抉擇.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