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與國際資本轉移

2015-07-20 04:02:06文建東林珊珊
江漢論壇 2015年5期

文建東++林珊珊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勞動力成本低、市場容量大等優勢積極吸引外資,承接了大量國際產業轉移,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得到迅速的發展。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承接的國際產業從紡織等輕工業到汽車、化工、能源、機械制造業乃至電子、信息產業,形式越來越豐富,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陸續將工廠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國際資本呈現出從中國向其他國家轉移的趨勢,從中國制造業撤出的趨勢尤為明顯,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關鍵詞:FDI;東盟;產業調整;國際資本流動:國際產業轉移

中圖分類號:F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5)05-0015-07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工業制造業中心歷經了多輪轉移。最初是借助于馬歇爾計劃轉移到西歐,催生了歐洲經濟的繁榮,尤其是聯邦德國的經濟崛起。日本也在這個時期取得快速的經濟增長,成為工業制造業中心之一。在此之后,產業中心向東南亞地區轉移,造就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這是戰后第二次產業轉移。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吸引資本流入,促使產業向中國轉移。在這個時期,東南亞經濟有了新一輪的發展,原來的四小龍進入發達經濟序列,而新的四小虎——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再次取得與原來四小龍一樣的經濟發展成就。

在國際產業轉移的大浪潮中,中國也是其中的受益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勞動力成本低、市場容量大等優勢積極吸引外資,承接了大量國際產業轉移,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得到迅速的發展。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承接的國際產業從紡織等輕工業到汽車、化工、能源、機械制造業乃至電子、信息產業,形式越來越豐富,規模也越來越大。我國對國際產業轉移的承接是通過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帶動的,而且一直以制造業為核心,而近幾年服務業也已加速向中國轉移。目前,我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后的世界最大制造中心。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陸續將工廠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關于國際產業從中國向外轉移的報道也頻頻出現:Clarks、K-Swiss. Bak-ers、Coach等國際鞋業、服裝業巨頭陸續將部分產能向越南、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轉移;2009年,耐克關閉在華的唯一一家鞋類生產工廠,2010年越南承接的耐克鞋類加工已經超過中國,成為全球耐克鞋業產品的第一大加工地;2012年,阿迪達斯關閉位于蘇州的在華唯一一家直屬工廠。與此同時,相關報道也指出,外資的撤出是與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相關的,最近十年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一直在攀升之中,而中國對環境保護的執法也變得嚴格起來,這也增加了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

上面提到的企業轉移的個案是否正在形成趨勢?是否預示著新一輪的國際產業轉移?是否預示著國際產業從中國轉出?這些現象是否和中國制造業成本上升有關?我們通過比較中國和東盟、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FDI流人量,來分析投資者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偏好是否有所變化,通過比較中國和部分南亞、東盟國家的工資水平,來分析FDI流人變化背后的原因以及產業轉移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二、1996年以來中國與周邊國家FDI流入的對比

前面提到的一些個例,顯示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在逐漸減弱,這一現象也呈現在外國直接投資的變化上面。一方面,國外資本雖然仍然在流人中國,但是流人中國的FDI的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國外資本向東南亞其他地區的流動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非常重視引進外資的經濟發展戰略,通過引進外資承接國際產業的轉移。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承接的國際產業主要是以輕紡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尤其是廣東地區,加工貿易迅速發展,但這個時候的國際產業轉移規模小,屬于試投資階段;進入90年代,我國的國際產業轉移迅速發展,承接了大量制造業的轉移,外商對中國華東地區的投資增多,外商直接投資的金額迅速增長,并保持在較高水平;2001年以后,我國加入了WTO,隨著市場和政策的更加開放,我國對國際產業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我國已經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之一,服務業也大規模向中國轉移。

進入新千年之后,亞洲各國經濟走出了金融危機的泥沼,中國經濟也進入新一輪高速經濟增長之中,世界產業進一步向中國轉移,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越來越穩固。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勞動力供給變得緊張起來,很多企業都感受到了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慢慢也就有了一些外資企業逐漸減少在華工廠的事情。為了更好地說明是否發生了外資撤出中國的事情發生,我們用1996-2012年期間的FDI數據進行分析,參見表1。選擇1996年作為始點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在這一年處于醞釀之中,而自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由于中國的經濟增長以及9.11恐怖襲擊帶來的深遠影響,世界經濟格局被重塑,而FDI的流動也在這個重塑的過程中發生著變化。

表1顯示了1996-2012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FDI金額與合同利用外資項目數的變化。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段時期FDI流人中國的情形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6-2000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流人中國的FDI增長速度在持續下降。第二階段是2001-2008年,流人中國的FDI總體上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與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一致的。第三階段是2009-2012年,流人中國的FDI增長速度極不穩定,處于滯緩狀態。如果說2009年FDI在中國驟然減少2.560/0是因為美國次貸危機的沖擊的話,那么其后的FDI增長緩慢則是因為中國的比較優勢減弱了,對外資的吸引力減弱了。

在整個1996-2012年期間,中國的實際利用外資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增長率基本上是保持正數的,但是2012年同比下降了3.7%:中國的合同利用外資項目數有增有減,但在2006-2012年期間該增長率以負值居多,2012年合同利用外資項目數同比下降10.06%。據國家商務部網站的信息,2013年1-6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0630家,同比下降9.1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19.84億美元,同比增長4.9%。僅僅從表1中的數據來看,基本上可以判斷國際資本對中國的興趣在減弱。

接下來我們再分析FDI向其他國家的流人情況,通過對比分析FDI流人中國和流人周邊國家的趨勢,可以進一步確定外資對中國興趣的減弱是與對東南亞其他地區的興趣加強聯系在一起的。

下圖1顯示了1997-2012年中國、南亞和東盟的FDI流人量的增長率的變化。此處的各個不同地區以及不同國家的FDI流入量數據均來自于UN-CATD數據庫,FDI流入量的增長率是根據該數據計算出的,為同比數據。由圖1我們可以看到流人中國、南亞和東盟的FDI增長率的波動率比較大,相對于東盟和南亞,流人中國的FDI增長率的波動較為平緩。比較圖中三條趨勢線,我們可以看到,除了2011年的正的增長率外,南亞在最近的其他三個年份都是負的增長率。中國的FDI流人量基本上保持上漲的趨勢,但是近三年其FDI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并在2012年降為負增長率,表明中國2012年的FDI流入量出現下滑。與此同時,從2009年開始,中國的FDI增長率已經連續四年低于東盟的FDI增長率。中國和東盟等國家都是在第四次產業轉移中承接發達國家產業轉出的國家,在經濟發展的相同階段以及要素稟賦相似的情況下,不同國家對FDI的吸引可能存在一定的競爭。中國FDI增長率連續四年低于東盟的FDI增長率讓我們有進一步的理由相信投資者對中國偏好的下降。

圖1顯示的FDI趨勢在個別國家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們列舉了經濟較為活躍的柬埔寨、緬甸、斯里蘭卡和孟加拉來說明這一點,參見圖2。從圖2中可以看到,中國的FDI流入量的變化率較為平穩,而且在2004年以前流人中國的FDI總體上要快于其他幾個國家,只是在少數幾個年份里被個別國家暫時超過??瓷先?004-2006年期間是一個轉變時期,柬埔寨、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的FDI流人急劇增長,增速大大超過中國。2006年以后,緬甸的FDI增速后來居上,超過了中國的FDI增長。

二、勞動力成本變化與制造業FDI比例的演變

在中國經濟改革與開放的過程中,外資進入中國最看重的是低廉的成本,而最近幾年頻繁上演的外資撤出中國事件,其主要原因正是中國用工成本上升。這些外資在拆除其在中國的工廠時,明確表明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以阿迪達斯為例,同樣是生產倫敦奧運會的特許商品,阿迪達斯每月僅需向柬埔寨服裝廠工人支付約828元人民幣的人均工資,而在中國卻要支付3000元人民幣。而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在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2012年實現的利潤同比下降4.1%,而從實際的數據來看也系統地支持了這個結論。

1.中國與周邊地區勞動力成本的變化趨勢

根據《世界投資報告》(2013)的分析顯示,在區域內持續結構調整的推動下,柬埔寨、緬甸、越南、菲律賓和越南等低收入國家對于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直接外資投資地點。《世界投資報告》 (2012)指出隨著中國工資和勞動成本的上升,東盟國家在制造業方面的相對競爭優勢也上升了。

圖3表示的是2006-2011年全球實際工資平均年增長率。從圖中可以看到,2006-2011年的每一年中,包含中國的實際工資增長率均高于不包含中國的實際工資增長率,因此,我國的實際工資年平均增長率高于世界的年平均增長率。表2列舉了中國和部分南亞、東盟國家1996-2012年的平均月工資。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90年代后期,中國的平均月工資和部分南亞、東盟國家相差不大,甚至低于泰國、印尼等國,但是進入2000年后,中國的平均月工資從低水平開始一路攀升,增長速度大大超越了圖中其他國家,近幾年的月平均工資已經遠遠高于其他國家。

一直以來,中國在國際分工中憑借勞動力成本優勢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比較圖3的工資增長率和表2的平均月工資,我們看到,相對于表中的南亞和東盟國家,我國的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不僅不明顯,甚至已經被其取代。另一方面,在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同時,工人的勞動技能與生產率卻沒有跟著提高,這必然降低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生產率不變而人工成本提高,這意味著每一單位產品的勞動成本上升。通過比較不同國家的單位產品耗費的全部勞動成本,可以說明工資上漲是否伴隨著勞動生產率的上漲。這個指標叫作總體單位勞動成本(overall unit labor cost,OULC),以美國的指數為100作為基數進行對比,能夠很好地說明一個國家的成本優勢,也就是來說明勞動成本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相對變化情況。總體單位勞動成本是平均勞動報酬對生產率的比值,勞動生產率的上漲幅度如果超過平均勞動報酬的上漲幅度,那么即使在平均勞動報酬上漲的情況下,總體單位勞動成本也有可能下降。

根據EIU數據庫的統計數據,我們看到中國的總體單位勞動成本相對于圖中的東盟國家、南亞國家保持比較高的水平和增速。2012年,中國的總體單位勞動成本為96.7,印度僅為27.5,斯里蘭卡僅為23.4,而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分別為45.6、59.1、35.6、44.5和35.1,中國的總體單位勞動成本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勞動生產率水平應隨著工資水平相應提高,否則高成本勢必會逼退部分企業。

2.中國制造業FDI流入情況的變化

在向發展中國家投資的過程中,外資極為看重這些國家的低成本優勢,主要是勞動力的低成本優勢。制造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在這個產業里,外資對勞動力成本的變化更為敏感,一旦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制造業里的FDI會降低增長速度,乃至絕對減少,現實經濟數據證明了這個結論。

表3顯示的是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占總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和制造業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數同比增長率。從表中可見,外商直接投資流入制造業的金額比重在持續下降,2008年以來表現得尤為明顯。制造業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數同比增長率雖然在部分年份為正(如2000-2003年),但最近幾年幾乎都為負值,2012年制造業簽訂外商直接投資數目同比下降了19.29%。

根據上面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不僅流人中國的FDI增長速度持續下降,而且中國制造業領域的FDI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下降,與此同時,中國用工成本最近十年在持續上升。由于制造業領域相對而言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因此外資對用工成本變化極為敏感。這足以證明,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了流人中國的FDI增速下降。例如,在2000年,中國制造的耐克鞋比例高達40%,位居全世界第一,而越南生產的耐克鞋僅占了13%。然而,在十年不到的時間里,格局就發生了巨大變化。2009年,中國與越南生產的耐克鞋所占全球份額不分伯仲,2010年,越南甚至超過中國成為最大的耐克鞋生產基地。無獨有偶,耐克的競爭對手阿迪達斯也在2012年關閉位于蘇州的在華唯一一家直屬工廠。多家日本的大型服裝廠商也向東南亞轉移:三陽商會作為一家日本大型服裝公司,其海外生產比例目前約為70%,其中中國占55%,但是三年后,其將把中國所占的10%轉移至緬甸等地生產,中國所占比重將降至45%。日本最大男裝連鎖企業青山商事也計劃在明年春季之前在印尼開設直營工廠。與此同時,不少知名的電器電子外企也陸續增加對東南亞的投資:總部位于日本的數碼影像企業愛普生在2011年斥資1.5億美元在印尼修建了一座打印機廠。2012年3月,夏普宣布在印尼投資107億日元建設新工廠,LG電子也宣布計劃在越南投資3億美元建廠。

四、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中國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影響到FDI流人中國的速度,其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人口轉型和政策轉變。

1.人口轉型是近十年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最根本的原因

相對于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勞動力需求增加,勞動力供給增速難以匹配??紤]到中國自1978年以來連續35年近10%的高速經濟增長,中國人口1%的年增長率是遠遠滯后的,勞動力短缺的現象必然會出現。根據劉易斯二元經濟結構理論,當農村剩余勞動力被吸收,勞動力不再無限供給的時候,隨著對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勞動者的工資將開始上漲。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增長剛剛起步,存在著大量的農村剩余人口,按劉易斯的理論,對工業領域的勞動力供給是無限的,制造業在既定工資標準下能夠招募到任何數量的勞動力。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以及政府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這部分外商投資大多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并且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在廉價勞動力以及其他優勢如低環保成本、優惠土地政策等的支持下,外資不斷流人中國,促進中國逐步走向制造業大國。這個趨勢一致持續到上個世紀末。進入到新千年后,剩余勞動力慢慢消失,對城市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勞動力供給不再是無限的。2004年以來,沿海地區更是出現大面積“民工荒”,并掀起了漲工資的大潮,這引起了人們對中國是否到了劉易斯拐點、是否已經結束人口紅利時代的討論。

表4顯示的是中國從1996-2011年各大產業的就業人口比例。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口從1996-2003年基本上沒什么變化,2004年開始急劇下降,從1996年的50.5%下降到2011年的34.8%:第二產業的就業人口比例比較穩定,但近幾年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長;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呈上漲趨勢。農業人口逐步向第二和第三產業轉移,當農村剩余勞動力被吸收完全、人口紅利消失時,將帶來工資的上漲。對比表4和表2的數據可以看到,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口所占比重在2004年以后快速下降,而中國勞動力成本也是在新千年以后開始加速上漲的。這些數據印證了劉易斯拐點的結論。

上面的分析表明,勞動力人數的增長趕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除此以外,這些本來就增長緩慢的勞動力人口在勞動力供給的意愿方面也發生了極大變化?,F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農民工主要是新生代的農民工,他們比父輩接受更多的教育,身處更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經歷了經濟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過程,看到了周邊人群的收入增加與生活改善,也相對而言有更好的家庭條件。在這種環境下,新生代的勞動者對勞動力供給和閑暇的偏好是發生了變化的。與父輩相比,他們對閑暇的偏好提高了,對消費的偏好相對于閑暇下降。尤其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斷提高人均收入水平。2011年,我國的人均GDP達到了5445美元,2012年我國的人均GDP為6144美元。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求勞動者的工薪標準仍然停留在其父輩時代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在供給勞動力時所要求的保留工資有了大幅度提升,對工作條件也有更高的要求。新生代勞動者勞動供給偏好的變化直接導致了工資上漲的壓力,而且還帶來就業的不穩定——很多人不安心于在一個工作場所長期工作,這進一步帶來生產成本的上升。

2.政策環境的變化也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

除了面臨人口轉型之外,政府保護勞動者的政策也在逐年加強,在推進勞動收入上升的進程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根據勞動保障部頒布的《最低工資規定》,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至少應每兩年調整一次。另一方面,政府在“十二五”綱要中提出最低工資標準年增13%以上,職工工資增長15%的目標。近幾年來,關于提高最低工資的報道屢見不鮮,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掀起了漲工資的大潮。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為20.2%,2013年上半年,全國共有22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18.4%。由于外商直接投資主要以制造業為主,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會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資,造成勞動成本的上升,對總成本的影響較大。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開始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該法的一系列規定都提高了勞動力成本,比如企業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等福利,必須為在規定節假日上班的員工支付三倍工資,解聘員工必須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等等。2013年7月1日,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開始實施,明確規定了“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在法律約束下,企業的用工成本上升,擠占了利潤。

國家不僅僅是通過《勞動合同法》來保障工人利益,在對勞動糾紛或訴訟進行實際執法與仲裁過程中也都是偏向保護勞動者利益。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維穩的考慮。在上個世紀,企業經營的風險是由企業與員工共同承擔的,當企業效益不好的時候,工人很可能拿不到工資,也存在大面積拖欠工人工資的現象。而在執行新勞動法和實現維穩目標的背景下,企業經營的風險完全由工人轉移到企業。在任何情況下,企業首先必須保證支付工人工資;在出現勞資糾紛時,企業也應該出錢息事寧人。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全國共補發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等待遇145.3億元,各地進一步加強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建設。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跨國公司在全球組織生產,產品賣向世界各地,因此,資本必然會向制造成本低廉的地方流動。在經濟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存在著各種成本優勢:勞動力成本低廉,環境保護政策寬松,用地成本有優惠,等等。這些優勢中,勞動力成本和環境成本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優勢最大,因此大大吸引了發達國家資本流人中國。正是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支持了發達國家包括工人在內的高工資和優裕的生活水平;正是中國的環境不斷受到污染,促進了發達國家的藍天白云。但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中國勞動力成本在不斷提高,環境保護政策日趨嚴厲,而與此同時,勞動力的生產率卻沒有顯著提高,這大大增加了制造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中國制造在全球的競爭力,引發外資撤出中國。制造業成本的上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向外轉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新的經濟發展時期,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顯得格外緊迫,我們應該將國際產業轉移形成的挑戰轉換成機遇,不斷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強化創新意識,爭取占據產業價值鏈的高附加值部分,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及經濟的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99爱在线|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a级毛片网| 天天综合网色|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色网在线视频| 亚洲另类色|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97se亚洲综合不卡|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天天摸夜夜操|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精品91在线| 色综合五月|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久久综合五月|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97在线免费|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97久久精品人人|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国产99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色婷婷|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精品福利网|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色爽网免费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激情亚洲天堂|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自在线拍|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思思热精品在线8|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色九九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