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楊 王輝 祁正德
一 引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 月底,中國網民數已突破5億。網民的最大構成群體是學生群體,其在網民職業結構中占30.2%,而在校大學生是學生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校網絡建設的日益完善以及手機3G網絡的發展,幾乎所有大學生都能隨時隨地接觸到網絡,追求生活自由和個性獨立的青年學生被網絡空間的自由性和超現實性所強烈吸引。網絡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也帶來了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電子郵件、飛信、QQ、博客、微博等互聯網通訊技術為輔導員管理班級、班級同學內部交流以及班級對外宣傳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創新高校班級管理網絡信息系統變得十分必要。
信息化建設是班級發展的趨勢[1],已有學者提出了Access、ASP.NET、WMAP等班級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方案,目的在于方便、快捷、準確地實現班級信息管理,解決班級不同層次管理者重復處理信息的問題[2-4]。張洪華指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校班級管理能有效解決傳統班級管理中存在的諸多不足,是對傳統班級管理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它具有交互性、開放性、趣味性、能動性、技術性以及時間、空間無限制性等特點[5]。同時,董俊杰[6]、張伯陽[7]、王平安和路振芳[8]、張婷婷[9]、朱莎莎[10]等諸多學者主張通過QQ、E-mail、飛信、班級博客、班級網站等途徑進行班級管理,改變信息傳遞交流單一化的弊端,拓展了輔導員對班級同學了解的渠道,從而創建信息時代班級管理的新模式。另有學者針對一種通訊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如李沛榮[11]以QQ群功能的應用為例,對畢業班班級輔助管理的實現進行了分析;馬香蓮[12]主張,學生從心理層面認識到互聯網符合學生認知和情感發展的需要,能夠形成更符合學生心理的教育環境。
但是,基于Access、ASP.NET、WMAP架構為班級設計的信息管理系統對一個班級來說成本較大,并且因為班級管理需要不同,再加上高校以學校為單位建設的電子教學、教務系統滿足了輔導員管理的需要,因此它們并沒有走上實際應用的道路。部分學者提出通過QQ、E-mail、飛信、班級博客、班級網站等途徑進行班級管理,但大都停留在理論設想階段,沒有或很少進行實際應用。綜上所述,原有的研究只是站在輔導員的角度從理論上分散地探討了可能性,沒有從班級主體——學生的角度來考慮,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通訊服務亦早已日新月異,它們已不具備實用意義。
“不同的信息技術手段各有優缺點,在使用它們來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進行合理的選擇,把以上幾種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班級管理中,取長補短,各盡其能,這樣進行的綜合運用將對高校班級管理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提高高校班級管理的效率”[13]。因此筆者從學生成長與班級管理的角度出發,通過對最新網絡通訊服務的利弊進行分析、取舍、分工,整合出由學生主導使用和維護的班級信息交流系統i-TAX,提高班級信息交流的“潤滑”程度,從而提高輔導員和學生干部管理班級的效率。
二 i-TAX的構建及應用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班級數量和班級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專職輔導員的隊伍建設遠遠低于學生人數的增長。不同于過去的二級學院,在書院制背景下,同學們不再以專業班級為單位,而是以住宿的區域班級為單位。這樣就出現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同學隸屬于同一個番號班。雖然這有利于各學科間學生的學術交流和社區文化的建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輔導員日常事務性的工作負荷過重。舉例來說,以往班級同學的必修課程、專業模擬實踐等安排在時間上都是一致的,同學們的課余時間也相對集中,那么召開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機會很多。然而,書院制下番號班輔導員卻很難找到同學全員參與的面對面交流的時間,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班級事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單一的互聯網通訊技術很難滿足書院制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的需求。例如,輔導員和班干部以及全部同學只要把手機或電腦連接到互聯網,借助飛信軟件本身的分組功能,就能免費、及時、準確的發布通知。不過,有時信息發布可能受到網絡影響而發送失敗,而且聯通用戶根本沒法加入飛信好友。再者,人人網是現在大學生最常用的實名網絡社交平臺,有著極高的關注度和使用率。但是,人人網的受眾暫時主要是學生群體;而且沒有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同學很難隨時關注公共主頁的動態。因此,人人網可作為其他通信手段的補充。
(一)原理
申請免費的網絡通訊服務,然后按照其功能和特點進行分工,整合出一套信息交流系統,彌補單一的互聯網通訊技術的不足,編寫該系統的客戶端程序來提供這些網絡通訊服務的登錄接口,從而通過這些網絡通訊服務的功能系統性實現班級信息的交流。
(二)特點
1 利用免費的網絡通訊服務的功能,相比單獨開發專門的程序做到了零成本。
2 通過對免費的網絡通訊服務功能進行整合和分工來實現整體功能,只編寫一個能輕易登錄網頁的客戶端,最大程度降低了開發技術障礙。
3 開發客戶端來集成各類網絡通訊服務,給登錄與使用提供了方便。
4 所用的網絡通訊服務都是常用的,易于接受和使用。
5 對網絡中的大量通訊服務取長補短,使整體達到最優功能。
(三)i-TAX的應用——以南京審計學院潤園書院108096班為例
我們將班級信息交流系統命名為i-TAX,該系統在南京審計學院潤園書院108096班得到了成功的運用,方便了班級成員的聯系與交流,極大地提高了輔導員、班干部的工作效率,加強了在各項活動中對外宣傳的力度。該班由24名大三學生和24名大四學生組成,分別為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務和法學四個專業。
1 飛信
(1)管理員:輔導員。
(2)使用效果:班級全體成員使用手機,96%的同學使用中國移動號碼申請飛信號,其他非移動用戶也申請了飛信短號。這樣飛信成為輔導員與班干部、班級成員交流、班干部與班級成員交流的重要紐帶,主要用于及時向班級成員發布通知。
2 騰訊QQ群
(1)管理員:班長與團支書。
(2)使用效果:班級成員在群內在線聊天,不僅可以交流日常感情,還討論了當天在生活與學習上遇到的問題。近日,24名大四學生臨近畢業,他們在群空間經常分享各種畢業聚餐、游玩的照片,大三的同學也紛紛參與點評,既增強了班級成員間的感情,也增強了大三同學的時間緊迫感。
3 126免費郵箱
(1)管理員: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
(2)使用效果:該郵箱以班級名義在節日里向老師發送了電子賀卡,得到了老師的積極評價。班委收集同學建議和意見以電子郵件的形式與即將離開校園的學長進行溝通,聽取畢業生考研、工作、出國等方面的經驗,使得大三同學未來一年的奮斗目標更加明確。
4 115公共網盤
(1)管理員: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
(2)使用效果:公共網盤作為i-TAX的核心發揮了重要作用,班級參加各類活動所需的活動資料均在此匯集和流通,避免了用U盤見面傳遞的麻煩。班級收集電子檔案和申請表格的工作也在此展開。學習委員從學校BlackBoard網絡學習平臺和老師提供的公共郵箱中收集學習資料在此分享,減少了同學自己下載資源的時間。
5 人人網公共主頁、新浪微博主頁
(1)管理員:宣傳委員。
(2)使用效果:人人網公共主頁和新浪微博主頁在班級參加本年度“五四評優”活動中,面向校內和校外受眾宣傳班級風采發揮了極大作用,提高了班級知名度。另外,大四學生無論走上工作崗位或者繼續深造,他們在人人網上也會及時更新自己的動態,這對于大三學生提前了解社會、積累經驗將會有很大幫助。
6 南京審計學院電子公告牌(BBS)
(1)管理者:輔導員。
(2)使用效果:雖然校園BBS在人人網等新興社交網站風靡的今天已經不占主導地位,但BBS的優勢依舊是班級面向校內進行正式宣傳時起到一定作用。
總之,與其他班級信息管理系統不同,i-TAX在南京審計學院潤園書院走上了實踐的道路,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該系統是對各類網絡通信服務的整合與運用,還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和完善。今后還要致力于開發該系統的客戶端,使其能夠融合在學校的電子教務系統中,形成規范的程序便于推廣使用,從而提高輔導員班級管理以及學生自我管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丁丁.高校班級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構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06):108.
[2]唐燕云.用數據庫管理軟件Access 進行班級管理小議[J].科技咨詢,2007(9):239.
[3]竇彥玲.基于ASP.NET的班級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8(4):749-751.
[4]張遠平.基于WMAP的班級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導刊,2012,11(2):82-83.
[5]張洪華.淺談基于信息技術的高校班級管理策略[J].商業文化,2011(03):204.
[6]董俊杰,仲倩.3G信息時代的高校班級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2(04):213.
[7]張伯陽.大學生班級管理網絡信息平臺建設探析[J].社科縱橫,2009,24(09):158.
[8]王平安,路振芳.關于班級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1(03):97.
[9]張婷婷.依托互聯網平臺構建班級管理新模式[J].黑河學刊,2011(06):128.
[10][13]朱莎莎.淺談信息技術手段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20):616.
[11]李沛榮.利用現有信息環境建立學生班級管理系
統——基于QQ群上的畢業班班級管理[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0):15.
[12]馬香蓮.互聯網:新時期班級管理的必要途徑[J]. 科技信息,2009(3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