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憶菊++陳麗萍+++陳宏付
摘要:作為外貿大省的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在外貿發展中有重要的地位,面對外貿發展新常態,中小外貿企業必須充分認清企業發展所面對的內外部發展環境,認識發展中面對的優勢和存在的不足。中小外貿企業只有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才能獲得持續發展和壯大。文章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蘇中小外貿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并在此基礎上就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產品研發、拓展國際市場、創新貿易方式、發展電子商務提出加快中小外貿企業轉型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SWOT分析;中小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競爭優勢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b)-0000-00
1 引言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放緩,江蘇省作為外貿大省,外貿發展也進入“新常態”。2014年,江蘇省外貿進出口延續了近年來的低速穩定增長態勢,民營外貿、中小外貿企業貿易增長緩慢。江蘇商務廳的統計數據顯示,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值10255.9億元,僅增長0.8%,增速較2013年大幅放緩7.3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占全省進出口額為29.6%,而民營企業中又以中小外貿企業居多。可見,由于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從事對外貿易的成本壓力增大,原有的價格優勢喪失,企業利潤被擠占,江蘇省中小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重重困難。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江蘇中小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非常必要,也是中小外貿企業獲得持久競爭優勢的關鍵。
2 江蘇省中小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SWOT分析
2.1 優勢(Strength)
江蘇作為外貿大省,省內中小外貿企業眾多,中小外貿企業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壯大,經過多年的發展,跨國貿易的經驗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已經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際市場,經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我國中小企業在技術上有著一定的優勢,近年來企業十分重視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核心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次,中小企業在組織結構、市場反應能力、激勵機制、決策效率等方面比大型外貿企業更有優勢。中小企業組織結構簡單,信息傳遞速度快,決策快,管理效率較高,激勵機制靈活,創新過程簡化、迅速,更易于根據市場變化做出創新決策,對市場機遇反應迅速。
2.2 劣勢(Weakness)
首先,外貿經營人才缺少,隊伍不穩定。一些中小企業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隨著外部經營形勢的變化和企業規模在不斷壯大,管理層作為企業經營的執行層在企業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管理者的自身能力和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管理經驗不能做到不斷更新,很難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其次,中小企業缺乏專業型外貿人才,且人才流動頻繁,這都大大限制了中小外貿企業的發展。再次,部分中小外貿企業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價位相對較低,這也導致了其他國家、地區的反傾銷行為,很多產品因此而失去了市場。同時,中小外貿企業分銷網絡相對較窄,產品營銷過度依賴中間商,容易受到外部市場影響。
2.3 機遇(Opportunity)
首先,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經濟飛快增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正好給企業對外貿易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江蘇省中小企業不僅能夠充分學習國外先進的產品技術以及管理理念,還能積極促進自身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其次,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崛起,國際貿易在交易方式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個“虛擬市場”上,信息使用者進行信息收集或交換,并可以彼此聯系,打破了地域限制形成一體化,使世界上的資本、商品、技術等生產要素按需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使世界經濟向網絡經濟邁進,同時也帶動了江蘇省中小企業對外貿易。另外,我國政府對對外貿易提供了很多優惠條件,比如出口退稅、出口信貸和外匯擔保等特殊優惠政策來擴大對外出口,這都有利于中小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2013年中國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借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溢出效應,江蘇省中小企業將從中“分得一杯羹”,自由貿易區通過放松管制,加快貨物進出、人員往來、資金流動、信息傳遞,這種“境內關外”無疑能夠更大限度地減少貿易成本,促進貿易與交流。
2.4 威脅(Threats)
首先,當前匯率不斷變動給我國中小企業對外貿易帶來的威脅。人民幣不斷升值,使得出口市場萎縮,訂單大幅度減少,人民幣對外持續升值和對內貶值的雙重壓力嚴重壓縮了中小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歐洲部分國家經濟下滑,歐元貶值,歐洲經濟的低迷也給我省中小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其次,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壁壘加強,技術壁壘對產品的限制也越來越多,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加劇,已經儼然成為江蘇省中小企業對外貿易的巨大挑戰。另外,全球市場需求放緩,經濟復蘇情況不穩定,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也使出口貿易受到巨大影響。
3 江蘇中小企業外貿轉型升級的路徑
面對嚴峻的外貿經營形勢,江蘇中小企業要走出困境、尋求發展必然要進行轉型升級。轉型升級包括淘汰落后的產能,提高整個產業的水平,向產業鏈的兩端提升,改變經營方式,發展企業獨特競爭優勢,鞏固自己的產業地位。
(一)產業、產品轉型發展
面對外貿發新常態,中小外貿企業要加強市場調研,及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發展方向。當前,我國對高耗能,高污染的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產業已限制其發展,中小外貿企業一定要順應國家產業發展方向轉型發展,要積極介入以綠色和低碳技術為標志的新興產業,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消費領域進行低碳產品與服務創新。中小外貿企業應自主創新,也可以爭取科研院所高校的支持,或他大企業聯合改進現有的工藝,加強新技術應用、新產品研發。只有開發符各市場需求的綠色產品、附加值高的產品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二)市場、分銷模式轉型發展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制訂和實施,中小外貿企業應借機開拓新興市場,拓展全球投資貿易網絡。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產業合作。要加快經營方式的轉型發展,生產型外貿企業要向產銷一體化過渡,建立自己的對外經貿公司,擴大對外直接投資,以母子公司的形勢直接對外銷售,盡量減少中間程序從而節約成本,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加強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發展。endprint
(三)注重人才培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中小企業需要培養一批具有研發和創新能力的外貿人才。創新活動雖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但人仍是創新主體,所以,一定要充分發揮人才在自主創新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中小企業主要有創新意識,老舊想法是創新的主要阻礙,所以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積極引發大家的創新意識,激發創新的活力和激情。另一方面要重視引進省外和國外優秀的科學技術人才,以便為江蘇省中小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提供人才上的支撐。
(四)改變貿易方式,發展自有品牌
中小外貿企業要改變以傳統的代為加工,貼牌生產的低效益的出口模式,要加大自有品牌的開發力度。品牌作為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產品質量、消費者效用滿足程度以及企業文化競爭力的綜合表現,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象征,處于成長中的中小外貿企業,要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
(五)發展企業電子商務,助力企業轉型發展
隨著國際互聯網普及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江蘇很多中小外貿企業已經開始應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但它們對電子商務的應用還處于早期階段,大部分中小外貿企業主要是利用電子商務發布產品信息、和國外企業、客戶進行交流等,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外貿交易的比例還不高。近年來,江蘇對電子商務的運用越來越重視,2014年3月6日,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全省46家獲得“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的企業進行了集體授牌儀式。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加快應用電子商務也離不開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為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線上交易平臺。比如阿里巴巴國際站、環球資源網、中國制造網等,這些電子商務平臺針對全球進出口貿易,為江蘇中小外貿企業開拓了廣闊的市場和全新的貿易方式。目前國內不少IT企業正在大力推出已經比較成熟的電子商務技術解決方案,江蘇中小型外貿企業要從實際出發,不斷進行探索,建立與企業實際相結合的電子商務模式,采用有效的電子商務策略。
參考文獻:
[1]鐘玉梅.基于競爭優勢理論的福建中小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0)
[2]張芳,鄒俊.歐債危機下中小外貿企業轉型問題的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
2012(08)
[3]李毅,陳方.后危機時代中小外貿企業轉型之路[J].企業經濟.2011(11)
[4]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