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蘇
“你這件肉色的衣服真好看。”
“這不叫肉色,這叫裸色。是今年的流行色。”
這么一段妙趣橫生的對話來自兩個年輕的女孩兒,后者“專業”的分析讓人匪夷所思:裸色不就是肉色嗎?難道一個平凡的顏色換一種說法就“搖身一變”可以流行起來?這樣的流行色,聽起來一點兒也不科學,難以讓人信服。那么,每年的流行色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預見”流行色
關于流行色的預測,有很多說法。比較統一的是,一些色彩專家(機構)通過召開討論會來共同商討下一年度的流行色。
他們調查研究消費者上一季度采用最多的顏色,并注意找出哪些是較新出現的、有上升勢頭的顏色。通過分析消費者的心理與對顏色的喜好,結合時事,預測消費者喜歡什么顏色,并在充分討論和分析的基礎上,投票決定下一季度的流行色。流行色一經確定,不久就會占領各大秀場、商城。
對流行色的預測,有著復雜多樣的依據,其中還有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淵源。
時代使命
20世紀60年代,宇宙飛船上天,開啟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新紀元,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效應。于是,色彩專家抓住人們的心理,發布了太空與星球色系,在這一時期內,流行于世界各地。
20世紀70年代,歐洲國家面臨能源危機,局勢動蕩不安,經濟不景氣,人們預感到戰爭的危險日益增加,一部分人產生恐懼心理,國際流行色協會發布了一組卡其色(軍裝綠),為人們廣泛接受。
在不同的時代里,人們會有不同的精神向往。有一些色彩被賦予了時代精神的象征意義,而當它們與人們的認識、興趣、愛好以及理想相契合時,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便會流行起來。
自然之源
人們喜愛什么顏色與所處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色彩專家曾在歐洲地區進行日光測定,發現人們長期習慣在一種光源下生活,就產生了習慣性的愛好。如,意大利人喜歡黃、紅磚色,這是由于意大利的日光偏黃。北歐人喜歡青綠色,這是由于北歐的日光偏青綠色。
這說明自然環境、色彩、太陽光譜成分,都可能對人們產生影響。
色彩視覺
人體自身具有協調平衡的生理特征,如興奮與抑制必須保持一定的平衡。人眼在連續受某種(或幾種)色彩刺激后就會產生生理上的視覺疲勞,心理上也會產生厭倦的情緒,為了恢復心理上的平衡,視覺就會謀求某種相應的色彩補充,這種視覺規律指示著流行色必須經常變化,所變化的色彩一般是向相對應的方向發展。
從色彩的心理學角度來研究,當一些區別于以往的色彩出現時,就會給人以一種新鮮、時髦的感覺,說白了就是,因稀奇而生好感。
從色相上講,當長期觀察黃紅色調以后,藍綠色調的出現就會令人感到新鮮。從色彩明度角度出發,如果在某個交際場合中的一片深色調里,突然出現淡色調衣著的人將顯得非常醒目突出。
由此可見,流行色必須在色相上或明度、純度、冷暖等方面區別于以往的色彩,這種區別與色彩的對比關系成正比,并且顯示出對應發展的趨勢。
民族屬性
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由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藝術教育、傳統生活習慣的不同,人們在氣質、性格、興趣、愛好方面也是不盡相同的,對色彩也會有偏愛。
一說到中國的代表色,人們首先就會想到紅色,這與中國人認知當中,認為紅色代表喜慶、熱烈、幸福是傳統節日顏色的看法相契合。此外,黃色也是中國人經常使用的顏色,尤其是古代帝王的御用顏色。黃色是一種明亮光輝的色彩,因此,黃色象征光明和高貴。在古羅馬,黃色也作為帝王所使用的顏色而受到尊重。
但黃色在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里,被認為是叛徒猶大的衣服顏色,是卑劣的可恥的象征。綠色則是在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里是最受歡迎的顏色,它是象征生命之色。
“心”的召喚
潛水藍(Scuba Blue)
色號:PANTONE 16-4725,設計師使用比例:14.32%。
潛水藍傳達出一種無憂無慮的嬉戲感,又充滿活力,仿佛把人帶到了愉悅的異域樂土。這是一個冷靜又充滿能量的顏色。
這一段話來自某時尚網站對流行色的分析,分析其實是基于上文提到的色彩研究機構潘通(Pantone)發布的2015年色彩流行趨勢。每年年底,潘通都會預告次年的流行色。從2000年開始,他們每年發布兩次下一年的年度流行色。色號也是對應潘通 色卡,這是設計師們國際通用的顏色標準。
從分析中不難看出,流行色的判斷依據更多是從人的心理出發,包括上文總結的各大色彩偏好的“淵源”或多或少也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雖說,流行色迎合的是多數人的心理,但并不對所有人都適用。具體到個人,每個人都有流行于自己時間軌跡上的流行色。
心理學家蒙策爾特(Alfred W. Munzert)研究發現,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緒決定著人們所偏愛的顏色不同。開朗的人更鐘愛溫暖、明亮的顏色;人在悲傷時,則會對冷色調有認同感。
相反,從一個人喜歡的顏色也可以窺探其性格。研究發現,喜歡藍色的人更為冷靜,喜歡黃色的人則更為積極向上。可以說,這些顏色是人們性格的投影儀,每一種顏色都時刻表露人們的心理狀態。
色彩測試心理學家呂舍爾(Lüscher)在《呂舍爾顏色測試》(The Lüscher Color Test)一書中提到,一些基本色(藍,紅,黃,綠)反映著個體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個體對于某些顏色的偏愛則無意間反映出自己對于那些心理需求的偏好。
內向型的人更專注于自己的想法與內心世界,那些太過熱情的顏色會讓他們焦灼不安,所以他們會偏愛藍色這一冷色調的顏色來使自己的內心世界保持沉靜。相反,那些外向型的人更樂于與外界世界溝通交流,紅色這樣的顏色可以帶來更強烈的刺激。
而有時對顏色的巧妙運用,還可以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在一場比賽中取得更多的獲勝機會,或者在約會過程中成功俘獲對方的心。
在雙人競技體育中,穿紅色衣服更利于隊員水平的發揮。這是由于紅色代表著危險,代表著權威,這會使對手在比賽過程中不敢接近。
為了探索紅色的奧秘,心理學家埃利奧特(Elliot)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參與者們需要隨機完成一個詞匯測驗或者邏輯推理測驗,電腦屏幕會呈現“詞匯測驗”或“邏輯推理測驗”這兩個詞來告訴參與者接下來的測驗主題,所不同的是,一部分參與者電腦屏幕的背景為紅色,而另一部分參與者的背景則為綠色。隨后,參與者要去實驗室完成測驗內容。在實驗室的門上掛了塊牌子,上面寫著:請敲門。令人意外的是,實驗中評判的指標,不是之后的測驗成績,而是參與者在實驗室門前的敲門次數和敲門力度。僅僅只是背景顏色的不同,看到紅色背景的參與者,他們的敲門次數更少,敲門的力度也更輕柔。
此外,還有研究發現,紅色會使人變得更有性吸引力,在約會時穿上紅色,會讓對方覺得你更加迷人,同時也會令你的約會對象對你更加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