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漢江
【內容摘要】初中數學教材的知識是相對比較淺顯的,學生的掌握度也相對較少。在面臨較為復雜的習題或者靈活的思維題時,學生就無從下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著重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深知識的探究,使得數學知識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用來靈活應用,而不是僅僅針對某個主題進行單一方法的解答,對于開放型題目的教學更是如此。
【關鍵詞】開放性思維 知識體系 靈活運用
數學題目是一個靈活多變的系統,學生在現有的知識能力下,對于題目的把握一定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個體的接受能力差異,對于題目理解和解題方法仍然有著很大的疑惑。教師教學時,要注意在課堂上就給學生展示一些知識體系聯系密切的開放性題目,擴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放開大腦去想象學過的整個數學知識體系,從中找尋答案和方法。
一、著重于基礎知識的把握
開放題的解答雖然涉及了整個數學知識體系,但是基礎知識掌握仍然是解答的根本。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要把握學生的教材基礎知識理解情況,在掌握教材基礎知識后再進行相關的開放題訓練,才是有效可靠的教學方式。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中“函數”的學習,包含了“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等相關知識,教師針對這些函數的學習要落實學生對這些函數特點的掌握情況。教師在處理好這些問題后,便可以進行開放性題目的訓練,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解題:“寫出一個圖像經過點(-2,3)的函數關系式。”這種函數關系式便有非常多的表達法,可以是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題目的答案也沒有唯一,所以教師根據學生列出的表達式可以給學生總結:“函數的類型有很多,你們現在接觸到的函數仍然是不全面的。剛才那個題目告訴我們,針對同一種情況,不同的函數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法,這啟示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扎實地學好基礎,然后再靈活地應用基礎。這樣,所學的數學知識就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了,老師教的某一種知識并不是只能解決某一類問題,隨著數學學習的深入,對一種問題的解決可以包含著許許多多的知識途徑。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認真真學好基礎,打牢基礎。”教師的總結就是對開放題教學的解釋,促進學生重視基礎的學習,以便今后能夠探究更深刻的數學問題。
二、解題方式的多樣化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一個相互影響和相互聯系的過程,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在繁雜的數學知識網中,每種知識也存在著各種聯系,初中的數學教學也要幫助學生建立起這樣的認識。開放題教學就是一種對數學知識融會貫通、相互應用的過程,學生也在這種方式中才能深化數學的學習和探索。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有關“圖形的全等”這節內容的學習,關于三角形全等的證明方法就存在著多樣性,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意到對學生的解題方法進行檢測,以便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采用更多途徑來解決。比如在證明全等三角形時,初中數學知識點涉及到三種解題方法,所以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把這三種方法都運用上,寫出相關的思路和過程。這是一種解題方式多樣化的訓練,推動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熟練度。
還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這節內容的學習,教師同樣可以要求學生在解題時把想到的各種方法寫出來。對“-2x +3<6x-3”這個不等式的解析,學生就可以結合“因式分解”或者“合并同類項”等相關的問題來解決。這也印證了開放題教學所采用的解題方式多樣化方式所達到的效果,學生通過不同的解題方式能夠加深各種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來說,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三、知識體系的靈活應用
由于數學知識有著相互聯系的特性,所以開放題的解答會有著很多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學生對待這些問題的能力,對待某類問題應該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來解答。例如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的“軸對稱圖形”和“圖形的全等”這兩部分內容,當學生遇到圖形的全等證明類型的題目時,如果已經從題目中得到“軸對稱圖形”的條件,那么以對稱軸為中心的兩個圖形一定是全等圖形。所以知識中間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在圖形證明的問題上并不一定要遵循判定定理來一步步推理,而是可以從“軸對稱圖形”中尋找突破點。這種方式的意義在于學生清楚知識體系的關聯性,能夠從中尋找到解題的方法和途徑,對于開放性題目的解答,這種開放性的思路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清晰地建立起解題方法,更能夠激發學生對關聯知識的探討,學生也更加深對知識的探究,促進對數學的學習。所以對于教師教學來說,數學知識的學習是整個教學環節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知識體系的梳理和歸納,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在面對開放題時能夠迅速形成規范的解題思路,從而順利作答。
四、總結
總體來說,開放題教學的基礎在于基礎知識的梳理。對于初中數學知識教學而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是知識運用的前提,只有在充分掌握基礎后才能繼續進行深化探索。在對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后,教師還需要注意對知識體系的梳理和總結,在這種形式下,學生才能有較地進行靈活運用,這也是開放題教學所帶來的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 袁振國 主編.《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2] 鄭金洲 著.《教育通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桂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