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望劭
5月14日,中宣部在深圳召開文化產業發展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當前文化產業發展面臨許多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要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當前,我國出現以產能過剩、經濟放緩、結構調整為標志的經濟新常態。文化產業憑借獨特的產業價值鏈,成為經濟和現代產業發展的新亮點,是我國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文化產業是現代社會的高端產業形態,它不僅是發達經濟體轉型升級的主導方向,也是促進后發國家轉型發展、增強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推手。由于文化產業具有反經濟周期的特性,經濟繁榮能促進文化消費和產業結構升級,但經濟危機也蘊含文化產業的重大機遇。在經濟新常態下,文化產業能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能有效維護國家的文化主權,實現公民的文化權利。
廣播影視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廣播影視文化產業正迎來一個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面臨著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黨的十八大提出“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在經濟新常態下,發展廣電文化產業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對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與創新發展中的促進作用。
在發展廣播影視文化的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要加快媒體融合進程,推進廣電業態創新。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廣電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要借助科技的力量,發揮科技創新對廣播影視內容的啟發效應和對產品形式創新的帶動作用;加快發展廣播影視行業“互聯網+”業務,用新興網絡技術對廣播影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等環節加以改造,推動廣播影視文化產業與其他行業有機結合,培育更多廣播影視產業新興業態。
其次是健全延伸產業鏈條,促進廣播影視多元發展。完整的廣播影視文化產業鏈條應包括創意、制作、傳播、服務和延伸等五個主體。目前,廣播影視行業在制作、傳播方面做得比較突出,但在創意、服務和延伸等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廣播影視在延伸產業鏈條上有廣闊的空間。廣播影視作品生產是屬于創意屬性較強的核心環節,我們在做好廣播影視宣傳主業的同時,應下大力做好作品生產的后續服務和衍生等非核心環節業務,提升廣播影視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健全產業鏈,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運營模式和服務平臺,推動廣電從單一式向綜合式發展。
第三是加強廣播影視創意人才的培養。發展廣播影視文化需要人才,尤其需要優質、高效的創意人才。在加強傳統宣傳人才培養的同時,更要重視創意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特別是要加強高端創意人才的培養。要注意發掘那些既懂得文化金融又懂得市場運營管理的創新型人才,讓復合型、外向型的高端人才脫穎而出。
最后是完善廣播影視產業市場要素。廣播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規范的市場。發展廣播影視產業需要建立多層次的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規范的市場需要良好的制度和法治環境。對國家層面來說,應該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領域立法,完善和落實有關文化經濟政策;對廣播影視行業來說,應該加快探索建立有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形成合格的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