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平 何振學
論南昌市英雄開發區經濟發展的瓶頸及改良
黃志平 何振學
江西省南昌英雄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區兩園分別位于南昌市的南門北港,是江西省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南昌作為江西中部崛起戰略中的排頭兵,在江西省經濟繁榮的過程中起著模范與引導的作用。為了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各開發區作為一個發展的平臺,應致力于進一步拓寬利用外資領域,切實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從制造業為主向制造業與服務業并重轉變,本文就英雄開發區中的北園英雄工業園進行探究,旨在提出切實解決目前發展階段主要矛盾的有效措施。
英雄工業園;產業集聚;區域分工;空港經濟圈
(一)產業發展情況
自2005年英雄開發區揭牌以來,雖然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整體上呈上升趨勢,然而其內部的產業結構卻存在不少問題。“十五”期末,英雄工業園的三大產業結構比為31:54:15。開發區的第三產業在產業結構上出現嚴重的失衡,以第二產業為主。而在第二產業中,又有技術含量較低的特點。入駐英雄工業園的中大型企業占少數,而且大部分都是食品加工行業,如:江西金牛企業集團、江西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南昌亞啤一廠區、江西正邦集團養豬育種有限公司等。從這個層面講,食品加工成了英雄工業園的支柱產業。在開發區經濟中主要是以加工型的中小型企業為主,缺乏大型規模性企業。
英雄開發區缺乏商業、教育等設施,全區除了各企業廠區和一些民宅交錯分布之外,沒有任何的商業集聚,也缺乏教育設施。外來人口不足,經濟缺乏活力。
在區域的布局規劃中,英雄工業園的區位功能十分不明確。由于政府招商過程中為了追求效率而多多益善,因此引進的企業在很大程度上都沒什么很強的相關性。
(二)人才資源現狀
1.高層次人才比重偏低,創新型人才緊缺
區內企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的配置還遠遠低于事業單位。從人才資源的基本結構可以看出,隨著科技進步和企業產品升級換代,普通人才過剩和高新技術人才短缺現象并存,將極大地影響區內人才資源的質量和數量。
2.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層次偏低
技能人才在目前開發區人才總數中占據比重最大,但高技能人才比例偏小,人才素質偏低。農村實用人才中企業經營能人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比例相對較低,這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的要求還很不適應。
(三)招商困境
開發區政府主要是依靠提供土地以及優惠的財稅政策來吸引企業進區。由于這種模式并不重視企業內在機制的建立,使得這些企業既在空間上沒有形成集聚,也未顯示出對開發區強烈的植根情懷。更為關鍵的是,英雄工業園本身的短板限制了其長足的發展。第一,開發區內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第二,區域內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較為單一,雖然國家在政策層面極力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然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沒有提供較為直接的資金支持,也缺乏與該地區合作的金融機構,小企業缺乏資金支持。第三,區域內人力資源較為貧乏,技能人才與實用人才較少,并且距離市區較遠,城市化水平較低,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夠。
(四)環境污染
英雄開發區在開發發展中,整個園區內沒有污水處理企業等環保措施,而卻擁有晨鳴紙業、中石化昌北儲油等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在開發區內,煙囪將廢氣直接排放到空中、廢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據了解,目前整個開發區內污染已經十分嚴重,為開發區的持續發展遺留隱患。
(一)無法形成規模經濟效益
根據上文對英雄工業園發展現狀的分析不難發現:
1.園區內沒有完備的微觀經濟主體,企業之間的相關性不高,分工程度較低。
2.園區內的各要素市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融資方式單一,人才資源較為低端,技術資源短缺,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區域規劃不協調。
3.園區內基礎設施不完善,與之相關的配套設施不齊全。
這些都導致英雄工業園無法形成產業集聚,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二)區域分工與競爭
作為大區域,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希望實行分工是因為地區分工將以較低的成本來滿足整體需要;作為子區域,英雄工業園參與分工是因為分工可以增進本地區收益。分工則導致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則是一個區域發展的方針。無論是實現區域內部或區域之間的分工,都能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區域內部實現分工,則內部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區域間分工,則在同一產業中根據區域的生產力完成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而影響區域分工的主要因素,則是分工產品或要素之間的價格比,即實現生產分工的平均成本。從英雄工業園的發展現狀分析中得知,該區域在各要素市場的供給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提供要素的成本會較高。從這個層面講,在市場規律下,市場更情愿選擇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內部分工。這也意味著如果通過政策的調整一定要使整個英雄工業園參與到生產分工中來,就意味著承擔著更大的機會成本。這也是單獨為英雄開發區設立獨立的管理委員會的一種弊端。雖然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但卻無法綜合更大區域的整體資源,實現經濟發展的互動效益。針對單個區域的區域政策會影響到具有經濟聯系的相關區域。一定的區域政策制定后,所有受政策影響的區域將同時就政策規則作出理性博弈。假如英雄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制定政策時只考慮本區域的行為,而未考慮到非目標區域的行為選擇,那政策實施的效果必然與預期目標有所差異。因此,英雄工業園與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之間,在產業的分工過程中就存在著一種競爭,而這種競爭出現的根源就在于區域的發展水平不一致。
(三)工業發展的后花園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南昌英雄開發區的關系可以通過“中心—外圍”模型得以解釋。南昌經濟開發區屬于中心位置,英雄工業園則屬于經濟中心的外圍。經濟中心部位由于其區位獨特的優勢,使生產要素從周邊向中心流動。在經濟發展的現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英雄工業園還將持續保持經濟發展外圍的地位。
英雄工業園作為南昌經濟開發區的輔助區域(簡稱經輔區)可以實現雙贏的目的。一個層面,對英雄工業園而言,作為經輔區可以較好的解決開發成本較高的困境,因為區域內的企業規模會比較小。另外一個層面,對于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而言,經輔區的設立可以完善該區域的產業結構,加強該區域的產業集群度。因此,定位英雄工業園作為一個經輔區,就像是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后花園,如果做好后花園的經濟發展,就必須先做好經濟中心的經濟建設。
(一)加強人才吸引力度
人才的聚集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開發區作為所在地區乃至國家的重要經濟增長級,應高度重視人才聚集,以推進開發區的發展,在開發區的發展過程中,要實現人才的聚集和區域經濟的協同效應,充分發揮人力資本作用,推動區域經濟深入的發展。
(二)打造空港經濟區
2008年4月24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擴建工程開始啟動。此次擴建,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將把自身的物流、商務等配套設施與樂化組團規劃建設、南昌經濟開發區、南昌英雄經濟開發區、桑海開發區開發建設連接起來,進一步推動南昌臨空經濟圈規劃建設。若能合理的整合資源,形成土地、產業、規劃的互動,可以帶動整個南昌大區域經濟的增長,實現區域之間經濟互動效益。
(三)加強自主創新
建立完善的區域自主創新體制,要以企業為核心提高產業的創新能力,逐步實現產業的轉型。
1.對企業進行績效考核,通過財稅政策給予企業創新大力支持。鼓勵先進的產業,淘汰落后的產業,并在財稅政策上減免企業設備創新與更新的稅收。
2.建立專門的科研機構,給予企業技術支持與輔導。
3.積極引進其他區域先進的技術以及信息資源。英雄工業園臨近四個開發區,借助獨特的地理優勢,可以積極向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紅谷灘新區等開發區引進先進技術、管理模式以及大量的資金流。
4.構建“贛菜城”的設想
結合英雄工業園目前的發展現狀,可以將其打造成一個食品加工產業基地。預期在英雄工業園中分別劃分三個關聯區域,建成食品加工基地、特色體驗超市、物流包裝中心三個圍繞贛菜生產、銷售、出口的集約化“贛菜城”。
[1]張克.園區規模經濟[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歷無畏,王振.中國開發區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程文燕]
黃志平(1994—),男,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專業,本科;何振學(1992—),男,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專業,本科。(江西南昌3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