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構建*

2015-07-22 08:19:54左建安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圖書館 2015年4期
關鍵詞:國際化大學信息

王 錳 左建安 陳 雅(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工作研究·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構建*

王錳左建安陳雅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摘要〕信息人才無論是對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等教育系統,還是對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也成為各大高校的信息化人才培養目標。該文梳理了國內外大學的信息化和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研究成果,選取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對其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和總結,最后提出國內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信息人才人才培養信息管理培養模式大數據

2012年教育部頒布《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序言中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國教育還不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在當前大數據環境下,隨著數據量節節攀升,更加強調數據的深層挖掘、驅動決策作用,信息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對于數據內容收集、整理、利用的人才需求旺盛,所以未來信息人才既要懂得數據架構和分析、注重實踐,更要了解社會文化與經濟等多元背景知識,兩者之間結合是信息人才培養的關鍵。

1 信息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脈絡分析

通過對檢索到的所有論文進行整理,發現有關“信息人才培養模式”的文獻多以運用文字來描述現象的定性研究為主,研究對象主要是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例及經驗總結等理論性研究。

1.1關于信息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

1998年,魏曉敏提到信息社會對信息人才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各種信息系統的組織與管理,信息情報事業的發展,信息服務質量的好壞,人才是關鍵。[1]趙立軍強調建立政府主導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宏觀管理體制,完善國際化人才需求分析和預測系統,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效果評估,制定和實施高端人才引進戰略,營造有利于國際化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機制和環境等。[2]管媛輝、肖月認為當前必須大力培養具有雙重專業和多元知識結構的新型的科技信息專門人才,以適應大系統時代發展的要求。[3]丁獻峰指出新的信息環境已經對社會公共信息部門提出挑戰,為滿足社會公眾對信息的需求,可以采取三種人才培養模式:厚基礎+寬口徑培養模式、本碩直讀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知識+能力+素質的多元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4]趙靜杰等談到信息資源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分三大模塊:教育培養模塊、實踐模塊以及綜合運用模塊,三個模塊和諧統一,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5]楊善林提出“一寬一厚兩注重”模式:“兩注重”一是注重實踐,二是注重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寬”就是拓寬專業口徑,進行通識教育,深化專業內涵,拓寬專業范圍;“一厚”則是增強對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加大對教學計劃的優化,及時調整課程內容,以增強專業發展后勁。[6]此外,這些研究還大致分析了我國高等院校的信息教育模式,模式的弊端以及對傳統教育觀念的反思和改進等。

1.2關于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研究者對國際化人才的描述較為冗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丁進提到國際化人才就是具有涉外工作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技能,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做出積極貢獻的人才。[7]周紅等認為國際化人才不僅是一個地理層面上的概念,也是一個心理和文化層面上的概念。國際化教育內容應力求培養學生在國際化和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下生存、工作和發展的能力,必須有科學合理的、與國際接軌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以銜接或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培養信息人才和國際化人才的探索和研究較多,但很少將二者結合起來。國際化信息人才培養模式應該在培養信息人才和培養國際化人才兩者的基礎上協調統一、有機組合,信息人才國際化,既符合當今世界對人才的渴求,也順應當前高等教育的要求。然而現階段國內信息人才培養主要領域涉及高等學校,而且大多是采用以本科為主的學科本位模式培養,再加上信息專業人才層次結構和知識結構具有嚴重缺陷,造成了信息人才的浪費。比如我國高校信息人才的培養,從重點院校到普通院校,再到一般的專科學校,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基本相同,培養目標也區別不大,人才培養方面缺乏層次性,直接導致我國信息人才結構不合理。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國際化功能、方式、目標等不斷拓展或轉變[10],大學國際化的概念具有新的詮釋維度和更廣的涉及面[11-12]。面對新時代信息人才的大規模需求,世界各國積極探索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方式,尤其是國外圖書情報學科,在培養信息人才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國際上有許多大學將圖書館學院易名為圖書館學情報學院或信息研究學院。2003年,美國7所著名的圖書館學情報學院的院長齊聚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圖書館情報學院,共同提出“信息學院運動”(iSchool運動),后來組建iSchool聯盟,致力于以信息、技術和人的關系為中心的研究與實踐,培養信息人才。所以,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例,對國內外著名大學信息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研,對培養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對于我國當前信息人才的培養具有指導意義。文章著眼于采集國內外5所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培養信息,對其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等基本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據此得出有益借鑒,提出國內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

2 國內外信息人才培養的比較分析

2.1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對人才的特定需要在培養活動中的具體化,它將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落實并體現于培養客體,是整個培養活動的指向性規定。

表1 國外大學信管專業培養目標

如表1所示,在國外3所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培養目標中,都提出要掌握信息相關的技能或能力,尤其是雪城大學強調用寬廣的眼光看待世界,掌握隨時代變化的技能,基本符合培養國際化信息人才的需求,其他2所大學則在這方面內容上有所欠缺。

表2 國內大學信管專業培養目標

在表2中,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都提到培養“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從事工作”,可見其對學生就業能力和信息應用能力很重視。

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的培養目標雖然差異不大,但是根據其呈現的特點,存在某些局限性的認識:首先,過于重視培養的結果和目標,缺乏對培養過程的設定。對于培養目標的說明可以看出其主要有兩個部分,其中前一個部分表示的是信息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體現的是培養結果;后一個部分表示的是具體的對信息人才規格要求,是表現性的特征體現,此二元表述格局包括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研究能力,與原來灌輸式教育是存在顯著不同的。但是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沒有在培養目標或課程目標中展現“過程性”或者“體驗性”目標,這對培養學生國際化水平來說缺乏應有的空間。其次,更多地從提高學生就業適應性的角度來拓寬知識面,對學生的創新素質以及國際化視野的全面培養不夠重視。國內2所大學的培養目標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方便找工作,對學生的國際化視野、知識領域等大面的培養有待進一步提高。再次,過于強調學習知識和鍛煉能力,而關于學生的人格、品格、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很少涉及,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不能滿足信息人才的需要。所以對國內大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來說,需要對培養目標進行研究,并對其更加明晰、準確和合理的表達。

2.2課程設置

2.2.1課程結構

表3 國內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結構

在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課程結構中,劃分類型和每類的學分各不一樣,如表3所示。不過其課程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版塊: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或者公共課、專業核心課或者專業基礎課、選修課、畢業論文與社會實踐。學校通識教育課或公共課,學校規定是每一位學生在校期間的必修課程,此類課程通常按全校統一要求進行考核;專業核心課或者專業基礎課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對于選修課,則是要求學生在一定的課程范圍內選修的課程,需要在畢業前修滿足夠的學分;畢業論文和社會實踐是學生在畢業前必須修習的課程,是高校對其畢業生質量的最后把關。

美國匹茲堡大學信息科學學院要求學生至少修滿120學分,其中要在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三大領域內修滿15個學分,包括文學,音樂和藝術,交流,社會學,歷史和文化,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的一些分支學科。雪城大學信息研究院則是要求學生必須修滿120學分,包括32學分的核心課程,24學分的序列課程,13學分的數學基礎,9學分的溝通技能,39學分的藝術科學,3學分的自由選修。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有選擇性地修讀第二專業。比如學生可以選修Newhouse公共傳播學院的專業,修滿128-141學分,或選修Whitman管理學院的專業作為自己的第二專業,修滿135-139學分,畢業學位由兩個學院授予。

2.2.2課程內容

(1)國內大學。通識課程的特點在于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通融,處理問題時能夠使學生從比較開闊的、跨學科的視角進行思考,與人交流合作,以達到不同文化和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融合。從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本科生通識課程的設置可以看出,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也有利于打破學科專業壁壘,使其接受跨學科、跨專業的教育。

在專業核心課程方面,由表4可以看出國內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主干課程,課程內容有著一定的相同,包括數據庫原理課程、信息管理概論課程、程序設計語言課程、信息檢索課程、數據結構課程、信息組織課程等,這些課程都是學科基礎課程。

表4 國內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主干課程

在選修課程方面,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專業、課程、教師,并且自由安排學習進程。國內外各大學都設有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哲學與心理學類、歷史學類、語言、文學、藝術等大類選修課,還有專業選修課。

(2)國外大學。雪城大學[13]在課程設置方面,核心課程由信息組織導論、信息系統分析、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等信息管理核心課組成和計算機入門、計算機科學導論、數據結構、計算機系統設計原理、軟件規格和設計、軟件實現等計算核心課組成。序列課程包括數據庫管理、網絡、安全管理、系統和網絡設計和管理。數學基礎,包括微積分基礎、邏輯導論、離散數學、統計推理與實踐。溝通技巧,包括學術寫作的實踐;研究和書評寫作,包括撰寫信息報告和簡報。藝術與科學包括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數學。自由選修課程,任何課程都可滿足這一要求。

匹茲堡大學[14]課程主要有:信息系統與社會導論,面向對象編程信息科學、數據庫管理系統、通信和網絡導論、信息系統和分析等核心課程。英語寫作,包括書評寫作、研究寫作。數學,包括商務微積分、解析幾何和微積分、離散數學結構。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學術合作項目,如與匹茲堡大學格林斯堡校區合作,使其學生主修信息科學,并授予信息科學學位;在信息科學學院的學生可以在藝術和科學或其他的學院修讀雙學位或與工商管理學院聯合開設的學位課程。

倫敦大學學院[15]為研究院,但為本科生提供有關信息和計算主題的選修課程,包括編程、信息系統、網絡技術、用戶與管理、數據庫系統、語義網等。這些課程也是商務信息管理的核心課程,由計算機系、管理科學與創新系和信息科學系共同開設。此外,其還提供三年的跨學科學習選擇計劃,整合人文、藝術、社會和工程科學。

2.3國內外大學信息人才培養比較分析

國內外5所大學在信息人才的培養上體現著不同的特點。在信息社會對信息人才需求的推動下,歐美擁有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職業教育三個層次的信息管理教育,信息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已經趨于完善。尤其是美國的信息人才培養方面實施正規學院教育、公共學院教育、私立學院教育、商業機構認證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除了要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技術,而且要讓學生掌握信息獲取、分析和處理能力,并緊貼社會的現實問題,比如信息污染、信息犯罪,需要對學生進行信息法律與信息道德的教育。[16]在信息人才的培養上,形成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重跨學科培養、聯合培養,使其成為懂技術、通實踐的信息人才。

匹茲堡大學信息科學學院的特點在于本科導師制的實施。學生通過前兩年的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根據自己興趣來決定是否選擇信息科學來繼續學習和研究。一旦有學生被信息科學項目所接納,他們就可以選擇導師來幫助完成項目,通常學生和導師之間要進行學術討論和互動,導師檢查學生的項目進度,學生應選修一些課程來協助完成項目。學院也支持雙學位學生的培養。

倫敦大學學院信息研究系在英國范圍內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學科教育,包括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電子通訊和出版學。主要針對研究生進行授課,但同時開設了本科生教育課程,如與計算機科學系、管理科學系聯合培養商學士,講授商業信息管理等。該系的本科生教育沒有開設圖書館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的課程,只涉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但其十分重視計算機技術教育,開設了一系列的編程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課程,為以后深入開展研究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雪城大學信息學院以“信息擴展人類能力”為使命,它提供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課程及相關項目教學科研的服務,根據用戶需求幫助用戶整合信息,提供技術支持,形成了偏重技術并擁有技術優勢的課程體系。

武漢大學在信息管理學院開設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沿自1978年創建的科技情報專業,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教學研究項目組結合1998年專業目錄調整,通過對國內外同類專業的廣泛調研和比較,提出“專業素質鏈”和“專業課程鏈”的理念及結構模式和基于“專業素質鏈”的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出由9門課程(《信息管理學基礎》、《信息組織》、《信息構建》、《信息檢索》、《信息分析與預測》、《信息資源建設》、《信息服務與用戶》、《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信息經濟學》)組成的完整的具有緊密邏輯結構的信息管理“專業課程鏈”體系。可見武漢大學的培養模式遵循“認知—理解—應用—創新”這一路徑。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1992年設立,其前身是情報學。該專業在通識教育上,注重培養學生跨學科和專業的思維模式。核心課程方面從信息處理加工的流程出發,將此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知識按照邏輯順序進行整理,從信息的生產、流通,到信息的檢索、組織、分析和評價,最后到信息服務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強調將信息技術領域最新成果吸收到信息資源管理領域中。網絡信息資源、數字圖書館、電子商務、圖象處理、元數據、語義網等反映時代特色的新內容,均列入課程體系中。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入iSchool,積極與國外著名大學諸如德國洪堡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等開展學生交換和學術交流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國際化信息人才。

3 國內信息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3.1面向社會需求,強化通識理念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培養信息人才,首先必須以國際化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當今社會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勞動分工密集和職業細化,在教育領域的表現則是學科的高度專門化和技術化。社會需求馴化專業學習,專業學習已經不能起到塑造自由人格的作用。[17]正是針對專業教育工具化、市場化與教條化的這些弊端,近年來,通識教育成為大學改革和高等教育發展的焦點。通識教育延續古典時期的自由教育,旨在培養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和自由的公民,保證學生將來成為各行各業專家的同時,仍然不失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并且有能力應對復雜社會在專業領域之外提出的各種挑戰。通識教育不僅僅要拯救專業分工帶來的知識碎片化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在當今日益多元復雜和全球化的時代,主動承擔起凝聚社會共識、培養合格公民的時代使命。

3.2開放互動教學,培養數據素養

培養信息人才,課堂教學應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和單一的教學手段,推廣互動式、研討式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以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自主開展學習,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比如案例課程和研討課程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研究為主,訓練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學思結合,知行合一,使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創意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著力提高其創新素質,提高信息人才的培養質量。

3.3校企合作,注重信息應用

信息行業知識技術更新換代迅速,市場競爭激烈,高校培養信息人才,應該與信息產業發展產生的實際需求同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里,課程內容重理論,卻輕實踐;重視系統性,卻缺乏針對性,這樣導致了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的不同步。因此,信息人才的培養途徑應該靈活多樣。比如采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作為區別于學校本位模式、企業本位模式和社會本位模式的第四種教育發展模式。其是高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模式,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進行交換和合作。校企聯合培養是培養信息人才的重要環節,是學校培養向企業后延、企業人力資源向學校前伸的聯合培養模式。學校和企業共同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產學合作教育的成功經驗,發掘雙方的共同需求,從具體項目入手,以實質性的互利共贏成果激發雙方合作的積極性,深化產學教學內容。校企共建教育平臺,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標準,共同建設課程體系,通過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考核培養質量。學校在培養過程中密切結合企業生產實際,以培養面向信息行業的人才為目標,把信息企業作為教學場所的一部分,從而培養出具有獨立從事信息系統領域內設計與運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能力,以適應未來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成為未來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的信息人才。

3.4面向國際,推動交流與合作

培養信息人才,國際合作辦學也必不可少。國際合作辦學在引進境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材、課程體系、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嘗試。

(1)合作項目建設。在2004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中,提出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定義:“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不設立教育機構,在學科、專業、課程等方面,合作開展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這樣的項目往往和高校中原有的教育項目并存,更多地集中在課程和師資的引進。[18]到2012年4月20日為止,通過教育部更新并公布的經審批與復核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共計1499個,其中包括本科和碩士。我國現已與眾多國家建立教育合作關系,與我國建立國際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的國家和地區有188個。

(2)師生國際流動。高校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建立聯系,大力推進大學海外學習計劃,不斷拓展與國外大學的交流渠道,通過聯合培養、短期交流、國際學術會議、假期學校、海外實習等方式,有計劃、有重點地派遣學生去國際一流大學進行學習和交流,讓學生切實感受國外一流大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了解學術前沿的基礎上,根據學術興趣,結合企業實踐,逐步獲取所需的知識。積極主動地與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開拓渠道支持和幫助拔尖學生在本科畢業后進入國際一流大學和信息學科領域一流學者的實驗室深造。比如哈佛大學設立國際教育項目辦公室(OIP),鼓勵所有本科生尋求出國機會,目標是鼓勵哈佛學生把國際體驗融合在教育里,幫助學生識別與追蹤美國之外的研究學習機會。[19]

(3)雙語教學機制。國際合作辦學的運作方式中,離不開雙語教學。適應國內外發展形勢,雙語教學機制是培養國際化信息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國高校走向國際化、步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選擇性地推行信息學科若干專業主干課程的中英文雙語教學,培養能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并根據工作和業務溝通對象的需要,在中英文之間進行自由轉換,既精通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運用英語的信息人才,以增強其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競爭力。

(來稿時間:2014年11月)

參考文獻:

1.魏曉敏.新時期信息人才的培養問題.現代情報,1998(2):28-29

2.唐鑛,趙立軍.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戰略選擇. 成人高教學刊,2006(2):40-42

3.管媛輝,肖月.如何培養現代信息人才.現代情報,2006(12):139-140

4.丁獻峰.公共信息資源管理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11(21):33-36

5.趙靜杰,徐一暢,王慧娟.信息資源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情報科學,2009(7):980-985

6.楊善林等.信息管理類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4-106

7.丁進,陳錫安,蔡愛華等. “國際化人才”探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12):31-33

8.周紅,丁三青.WTO視野下我國高校國際化范式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3(1):43-45

9.趙波,張志華.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初探——以電子信息類高校為視角.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7):138-140

10.Wit Hans d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2

11.Maringe 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E: A Survey of UK Univers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CHEM Confer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ho. Portugal, 2008(4):1-3

12.Felix Maringa, Nick Foskett.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rategic 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10:44-45

13.雪城大學.[2014-08-18].http://ischool.syr.edu/ current/ cur riculum.aspx

14.匹茲堡大學.[2014-08-18].http://www.ischool.pitt.edu/ people/faculty-by-program.php#LIS

15.倫敦大學學院.[2014-08-18].http://www.ucl.ac.uk/dis/ taught/ug

16.楊立軍.國外信息人才培養考察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電力教育,2010(7):15-17

17.北航高研院通識教育研究課題組.轉型中國的大學通識教育:比較、評估與展望.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246-247

18.龔思怡.高校中國合作辦學模式與運行機制的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77

19.李桂山.教育國際化與教學模式創新研究.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5

〔分類號〕G359

*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圖書館大眾化服務模式定位和建設策略研究”(編號:14BTQ019)、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創新江蘇社會數字文化治理體制機制研究”(編號:2014ZDAXM001)、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項目“國際化信息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2013JSJG165)的研究成果之一。實現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8]趙波強調企業國際化發展離不開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方式應該體現開放性,培養規格應該是組合式,人才培養體系應該是模塊化。[9]縱觀前人研究,國際化人才的素質包括兩大部分:一類是知識和技能;另一類是態度和意識。所以國際化人才可以這樣定義:堅持本土文化,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意識,掌握國際科學知識、專業技能,溝通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能在全球化競爭中把握機會、勇于創新的高級人才。

〔作者簡介〕王錳(1989-),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字信息資源管理、信息咨詢;左建安(1988-),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數字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法;陳雅(1965-),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數字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法。

Th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Big Data Environments

Wang MengZuo JiananChen Ya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play a pivotal role both for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s to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in many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personnel training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urse, a few representative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is selected,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analyzed. Finally, training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n china is conclud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Personnel trainingInformation managementTraining modeBig data

猜你喜歡
國際化大學信息
聚焦港口國際化
金橋(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中國外匯(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视频一区|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伊人蕉久影院| 欧美无专区|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伊人| 国产区91|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自拍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69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无线观看| 激情乱人伦| 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精品99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jizz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久久午夜影院| 欧美爱爱网|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美女毛片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不卡午夜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在线无码九区|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福利一区三区| 日本日韩欧美|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全裸无码专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色爽网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色在线|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