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才
山東省臨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
巧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物理課堂教學實效
賈慶才
山東省臨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
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已被社會生活各領域廣泛應用。多媒體它融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為一體,具有先進的數字記錄和傳輸功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教學領域更離不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它賦予教學更強大的生命力,多媒體的廣泛應用已成為了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成為了教學整體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就多媒體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化運用談談自己淺顯的幾點看法。
多媒體技術;高中物理;優化運用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力量推動下,在教育新課改春風的吹拂下,多媒體已深深扎根高中物理課堂,成為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更成為教學領域探討的一熱點課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并普及應用于教學領域,給教育界帶來了一場技術性的變革。作為一名高科技發展時代里的物理教師,更應該熟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和操作技能,依據物理課程標準要求,結合本班學生實際選擇合理的現代教學媒體,使之與傳統的教學媒體合理結合,豐富課堂教學,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然而長期的傳統教育陳舊觀念還殘存在眾多教師的腦子里,他們對多媒體的運用還存在觀念上的誤區,其直接結果是有多媒體而使用率不高,或者運用了多媒體但不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那么,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運用多媒體,最優化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很多老師在授課時往往會在課的導入上下功夫。物理課的導入盡量不要把生硬的問題直接拋給學生,這樣學生往往會使學生缺乏參與熱情。多媒體具有交互性的突出特點,在教學中我們恰好可利用這一點來增強學生的參與者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我們課堂導入時可以多媒體設置情境引入新課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欲望。
如《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堂課著重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并通過實驗讓學生發現與掌握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進一步讓學生熟練第一章中打點計時的使用與利用紙球求解速度的方法。有了多媒體在課的導入階段老師就不用沒完沒了地向學生介紹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也不用硬生生地把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拋給學生。而是播放一些生活中的錄像,有跳遠助跑、駕車、高山滑雪等運動,還有自然界中的雨點下落、鴿子飛翔、蝸牛爬行等運動,學生從錄像中自己發現了問題:“這些運動中都有速度的變化”“速度變化規律也不盡相同”。于是,自然而然地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就擺在了學生的面前:①物體的速度隨時間變化規律是什么?②該用什么方法來探究一個物體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把抽象的物理學原理轉變為學生易于接受的形象直觀的課件是多媒體的長處,在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把實驗儀器的結構進行必要的拆分,進一步動態分析實驗原理,從而把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如《牛頓第一定律》,為了突出伽利略的理想實驗這個教學重點。我充分利用動畫展示實驗過程:讓學生經歷伽利略的思考過程,體驗理想實驗的科學研究方法。我先介紹裝置:兩個粗糙平面對接,中間用圓弧相連。然后提問:用把一個小球從一個斜面的某一個高度靜止釋放,你們能描述小球的運動情況嗎?生描述:小球滾到比原來低的某一個高度就返回了,緊接著在兩個斜面間往返運動,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停在斜面的底端。師追問:小球的高度為什么越來越低呢?生: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師導出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的理想實驗并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看。師總結:伽利略實驗是在假設斜面光滑沒有摩擦的前提下進行的,但是生活中有沒有存在絕對光滑的斜面呢?絕對沒有,所以我們說伽利略的實驗是一個理想實驗。
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實驗。實驗有教師演示實驗,也有學生的探究實驗。有些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有些實驗學生由于時間的延長而忘記或記不清楚,在復習時不能重復做的,特別是在復習課中,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平時教學的演示實驗都重新做一遍。這時我們恰好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再現”優勢來復習實驗,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達到復習效果。
例如:托里拆里實驗是用水銀做的,這個實驗有一定危險性,一般情況下是不能不來做這個實驗的,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從實驗中學到知識呢?這時候多媒體就展現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我把科研人員所做的實驗搬到課堂,讓學生目睹這個宏大的實驗場面,比三層樓還高的水柱在學生的眼前,就不用害怕學生會對大氣的認識不會深刻。大自然中的霜、雪、冰雹、云、霧、霧淞、雨、露珠等不同地區的學生是不能全部觀察到的,這時只能通過影像把這些自然現象展示給學生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梢?,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課堂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輕松歡悅的氣氛中學習,接收知識快,學習效率也高,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總之,我們面對的是大多數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現實生活體驗偏少的高中生;因此在教學抽象的物理知識時,只能靠教師巧妙地利用計算機技術,通過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把文本、聲音、圖象等資料按一定的邏輯順序,按學生接受知識的規律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改善學生的認知過程,降低學生理解,以達到提高教學實效。
[1]陳健梅.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葉雷.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3]魯世明.高中物理學習策略的培養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