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章 瑤,徐鑫芬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杭州 310006)
隨著社會的發展,母乳喂養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母乳是公認的作為嬰兒生長發育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我國2011年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把0~6個月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以上作為兒童與健康的主要目標之一。但目前我國純母乳喂養情況并不樂觀,一項對浙江省內9縣市528名0~6個月嬰兒的母親調查顯示:純母乳喂養率僅為30.3%,混合喂養率26.3%[1]。目前國內外學者都在研究影響母親母乳喂養的因素及探求提高純母乳喂養率的措施。Greedy等[2]認為母親對母乳喂養的自信心是影響母乳喂養持續時間的11個社會心理學、人口統計學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低信心母親早斷奶的危險性是高信心母親的3.1倍。為探索提升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的干預措施,2013年8月至10月,筆者通過對本院母乳喂養門診接受咨詢的100例母親進行母乳喂養自信心調查,分析母乳喂養自信心與母乳喂養狀態之間的關系,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在本院母乳喂養門診接受咨詢的產后42d左右的母親,行純母乳喂養/幾乎純母乳喂養和混合喂養的健康嬰兒母親(純母乳喂養指除母乳外不給嬰兒添加任何食物包括水,幾乎純母乳喂養指嬰兒僅在出生72h內有少量添加配方奶,總量不超過30 ml,混合喂養指除母乳外添加配方奶量,添加奶量大于幾乎純母乳喂養);與丈夫同住;意識清楚,能以文字或語言與研究者溝通;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不宜母乳喂養的母嬰疾病的母親,母親有妊娠和分娩期并發癥,早產兒或巨大兒母親。符合納入標準的母親根據母乳喂養情況分組,即純母乳/幾乎純母乳喂養為A 組,混合喂養為B組,采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各抽取50名。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筆者自行設計的一般情況調查表及戴曉娜從國外引入并修訂的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3]。自信心量表包括認知、情感、技能3維度共30 條目,各條目按1~5 分評分,總分30~150分,得分越高表示母乳喂養自信心越高。認知維度包括6個條目,表示母親對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程度,總分6~30分;情感維度包括17個條目,表示母親對母乳喂養的觀念、態度、信念,總分17~85 分;技能維度包括7 個條目,總分7~35分,表示母親母乳喂養技能掌握情況。得分越高表示母親認知、情感、技能狀況越好。該量表引進時已做信度系數測定,表明適合中國孕產婦的相關研究。
1.2.2 調查方法 筆者向研究對象發放一般情況調查表及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采用統一指導語,由研究對象自己填寫,30min 后收回。
1.2.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 13.0軟件處理,樣本符合正態分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母親一般資料 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有效率100%。兩組母親及嬰兒一般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母親及嬰兒一般資料比較 例(%)

表1(續)
2.2 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評分結果 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得分59~149分,兩組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評分比較見表2,兩組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各維度分值情況見表3。

表2 兩組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各維度分值情況 分
3.1 純母乳/幾乎純母乳喂養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得分高 純母乳喂養率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也是評價愛嬰醫院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母乳喂養的成功是一個系統工程,受到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產科質量、支持組織及嬰兒和母親健康等因素影響[4-6],導致純母乳喂養率低的原因甚為復雜,有調查顯示母親純母乳喂養失敗多發生在早期[7],這與產褥期母親存在情緒不穩定、非常敏感、依賴心理強、懼怕母乳喂養時遇到的困難,如母乳不夠、乳頭疼痛等因素有關[8],最易導致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不足,因此對產后42d左右的母親進行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評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母親今后母乳喂養的持續狀況。本研究顯示:純母乳/幾乎純母乳喂養的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得分(136.28±12.39)分,高 于 混 合 喂 養 母 親 的 得 分(108.44±15.68)分,純母乳/幾乎純母乳喂養的母親在認知維度(如何評估母乳是否能夠滿足寶寶的需要、純母乳喂養的好處、乳汁是怎樣產生的等條目)和情感維度(我總能從家人那邊得到母乳喂養的支持、我能堅持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我總能保持著那種想要母乳喂養的愿望等條目)的得分高于混合喂養的母親,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但在技能維度,兩組母親的得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這可能是母親通過產后6周的母乳喂養技巧的實踐,已經掌握了母親母乳喂養的基本技能,大部分的母親沒有因母乳喂養的技巧問題影響到母親的純母乳喂養自信心。本研究結果與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自信心理論[7]中提出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的高低與個體自我能力的估計與自身知識經驗、他人語言的勸慰及情感狀態相關的理論一致。提示母乳喂養自信心高的母親,在母乳喂養中,更能克服遇到的困難,堅持純母乳喂養。
3.2 提高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策略
3.2.1 加強以家庭為中心的孕婦學校母乳喂養指導 調查發現,本研究的所有調查對象在孕前都不同程度的在孕婦學校接受過母乳喂養知識的教育,醫院孕婦學校是孕產婦獲得母乳喂養知識的重要途徑。母親對母乳喂養相關知識掌握的程度可以影響其對純母乳喂養的態度[9]。研究顯示,個性化持續性的母乳喂養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產婦母乳喂養的依從性[10]。在臨床實踐中,可在每位孕婦接受孕婦學校母乳喂養大班基礎知識教育的前提下,再提供相應的個性化教育,即以問題討論為核心的母乳喂養小班教學,每次人數8~10對(孕婦及家屬),教師采用講授、演示、即時指導、咨詢答疑等多樣化形式進行,根據可能存在的母乳喂養方面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并及時評價學習效果。
3.2.2 分階段實施住院產婦母乳喂養指導 產婦在產前、產時、產后及出院前對母乳喂養知識的需求內容是有區別的,產科護士應循序漸進的幫助產婦適應母親角色,分階段進行母乳喂養指導。住院分娩當天主要強化早吸吮的重要性;產后第1~2d強化純母乳喂養的概念、乳汁分泌機理、正確的喂奶姿勢、擠奶等;產后第3天主要強化如何判斷嬰兒母乳是否充足;出院前1d綜合評估產婦母乳喂養狀況,針對問題進行指導,同時教會產婦正確對待母乳喂養過程中的失敗,告知出院后母乳喂養支持組織,如醫院的母乳喂養專線電話、母乳喂養咨詢門診、社區醫院母嬰保健組織等。
3.2.3 建立穩定的家庭社會母乳喂養支持體系
3.2.3.1 以產婦丈夫為主體的家庭支持系統 研究證實,家人的支持對母親母乳喂養自信心有促進作用。趙旻[11]對北京市195名初產婦產后7d、42d母乳喂養自信心調查后顯示丈夫對母乳喂養的態度與母親母乳喂養的自信心呈正相關,丈夫越支持母乳喂養,則產婦的母乳喂養自信心越高。本調查也顯示,母親純母乳喂養的決心受到“是否得到家人支持”“是否總是受到周圍人群的鼓勵”等因素影響,所以他人及時的支持和鼓勵對母親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無論是產前孕婦學校,還是住院期間的母乳喂養知識宣教,應體現以家庭為中心,特別是教會產婦丈夫如何預防及處理常見的母乳喂養問題,使產婦更有安全感,提升其母乳喂養自信心。
3.2.3.2 以分娩醫院為主體的母乳喂養支持系統 分娩醫院建立24h母乳喂養咨詢電話、網上專家在線咨詢、母乳喂養門診等母乳喂養支持系統,隨時解決產婦出院后母乳喂養問題;社區醫院及時了解管轄區域內產婦母乳喂養狀況,在產后2周左右上門訪視,評估產婦的母乳喂養狀況,解決母乳喂養問題。
[1]王箏,高俊珂,章瑤.浙江省母乳喂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3,12(7):628-630.
[2]Greedy DK,Dennis CL,Blyth R,et al.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eastfeeding self-emcacy scal:date from an Australian sample[J].Res Nurs Health,2003,26(2):143-152.
[3]戴曉娜.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的引入及母乳喂養自信心影響因素探討性研究[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02.
[4]聶含竹,李文平,田利平.早期母乳喂養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51-2254.
[5]羅輝,陳建輝.吉安市862例4個月嬰兒母乳喂養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7):2655-2656.
[6]花靜,吳擢春,鄧偉,等.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純母乳喂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3):189-191.
[7]Hruschka DJ,Sellen DW,Stein AD,et al.Delayed onset of lactation and risk of ending full breast-feeding early in rural Guatemala[J].J Nutr,2003,133(8):2592-2599.
[8]黃醒華,王臨紅.實用婦女保健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6:154.
[9]孫聰穎.嬰幼兒喂養知識現狀及健康教育[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8):1029-1030.
[10]林琳,王培紅,李瑩.個性化持續性健康教育對母乳喂養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12):67-68.
[11]趙旻.北京地區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