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澤通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初探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
尹澤通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的每個角落都滲透了信息技術的氣息,研究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不論是積極地還是消極的都對我們掌握信息技術有很大程度上的幫助,更好的將信息技術服務于人類。
信息技術;社會發展;積極影響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從研究考發到應用到實際生活,這一過程就已經將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翻天覆地改變了。信息技術包含了生產和應用,具體包括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存儲、表現、運用。它的推廣促使世界都趨于信息化,而人類對信息化的需求又促使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目前的信息技術發展還是呈現以互聯網技術的開發運用為中心的總趨勢。
我們要了解信息技術,首先要從他的發展開始了解,當前信息技術發展運用中心是互聯網的技術,正在從技術驅動向技術和實際應用驅動相結合的模式轉發展。
1、人類的發展
首先是人類有了語言信息的交流,促進思想感情的溝通、思維模式的發展,才提高了人類對自然的充分認識和改造能力,極大促使社會的快速發展。
2、文字與印刷
象形文字之后,人類有了表達、發音上的發展,加上印刷術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人類語言文明的進步,使文字信息跨越時空的發展。
3、通訊設備
莫爾1844年發明的第一臺電報機到貝爾的電話機,再到后來馬可尼等發明的無線電,今天的廣播電視,衛星通信。這每一項大發明無一不是促使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化,綜合化。
4、電腦的出世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電腦出世和到后來電腦的應用領域,標志了人類的信息時代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5、網絡的時代
信息技術發展歷史直至現在,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將之前的任何一個信息技術發展階段連在一起,并滲透到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計算機網絡時代的到來。
1、實現了信息共享
在信息生產和消費規模不斷擴大的今天,信息化刺激了人們對信息消費需求的更大化。全球范圍內的的信息生產,流轉和信息消費急速擴張得益于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所謂的信息大爆炸時代,就是信息的高速膨脹,只有通過信息基礎的各方面完善,才能更好的促進信息批量化的生產,是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從而被網絡高度利用,更加方便化。
2、推動了產業發展
生產力發展是由信息技術表現,它代表了當今先進的生產力,生產要素和戰略資源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運用中表面的淋漓盡致,使得能夠更好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繼而推動傳統產業不斷發展、升級,切實高效的勞動生產率和運行效力,促使第三產業發展,把互聯網信息技術作為有力的武器,勢必將農業現代化發展突破歷史新高度。
3、總體經濟的高速發展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產品服務于世界各個國家,支撐了當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成為各國競相投資發展的重點戰略性產業,特別是發達國家,更加注重對信息技術的繼續開發。2000年底,信息產品制造業就達到1萬個億,銷售收入就到5千800億,成為了國經濟的頂梁柱,增加值占到全國GDP的4個百分點,全國出口總額電子產品出口額占五分之一,很明顯信息產業對國名經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就業結構的變化
人們最開始的就業結構是農業人口到工業人口再到現在的從事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各行業轉變,都是隨著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人們現在的生活,工作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所從事的的工作也于信息技術掛鉤,將信息技術化反映在就業結構中,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就結構甚至收入結構。勞動者在選擇勞動時間和就業形式的時候,自由空間更大了,彈性工作,自主工作,不僅市勞動投入合理化,更縮短了勞動時間和距離。
5、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提供了技術支持
信息技術滲透到其他各行業門類,推動者整個技術體系發展,為整個經濟和社會活動蛻變新生的過程提供了技術支持。在以往的生產體系當中強化改進了智能系統,是信息技術在生產上的重大變化之一。現代科學都離不開信息技術,是科技發展的技術支持。
6、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誰能說自己沒有存在于信息化當中,它在人類生活有深刻的發展意義。不管是學習工作,都可以看到信息化的積極作用。信息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他的運用不僅簡單的影響了人類生產生活,對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同樣起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在教育方式上,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互聯網更成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的必不可缺之條件,為思想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改變了人類之間的交流方式。信息技術將以一種及網絡和信息經濟于一體的先進文化存在。
信息技術的發展無疑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橋梁,它的發展引發了社會信息化的進程,對社會經幾個方面的發展起到了史無前例的推動作用。研究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并結合信息技術對社會、人類的消極影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積極地把握信息技術的發展,將信息技術更加深入的滲透到各個行業領域,從而更游刃有余的利用積極方面更好的服務于人類社會的發展。
[1]劉文.信息網絡化與當代中國政治發展[D].華中師范大學, 2005.
[2]蘇青場.新媒體與黨的建設[D].中共中央黨校,2012.
[3]吳廣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 2013.
[4]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5]朱健.互聯網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