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教師進修學校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研究
楊杰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教師進修學校
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計算機技術已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一門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時時刻刻都有新的理論和知識被推出。因此,科學、工業、國防和教育事業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計算機專門人才。作為培養生產一線技術人才基地的高職院校,應及時科學地安排教學計劃,健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本研究主要描述了這一專業的前景,并對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提出建議。
計算機應用技術;模塊化;課程體系
前言計算機是個新興領域,雖然就業市場大,但是競爭也很激烈,因此,要想在這個行業做好,都得不停地充實自己,擁有扎實的技術作為基礎。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都開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但是他們的教學安排,培養方案都沒有與時俱進,導致畢業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的就業環境。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高校應及時獲取行業最新動態,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健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
1.1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介紹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和應用能力,同時具備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的人才。本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各類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從事信息采集、組織、分析、傳播和服務等信息管理工作,也可以參與信息管理相關的信息系統規劃、分析、設計、實施、運行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在大學期間,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不但要學習微型計算機技術、數據結構、信號處理原理等理論課程,還要具備JAVA編程語言、C++語言程序設計、軟件工程等實際操作能力。因此,高校的課程設計和教學計劃必須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歸,結合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就業前景,注重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在構建以工作過程為主導的項目化課程體系方面不斷探索。
1.2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前景
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成為了企業和個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都想搭上信息網絡技術的順風船。但是由于我國互聯網行業起步較晚,IT人才短缺的現象較為嚴重。憑著計算機專業良好的發展空間,計算機應用技術也成為最熱門的專業。目前這一專業的主要領域有安全網絡技術的研究,基于互聯網絡的軟件工程技術和網絡軟件集成技術,以及中間件技術。特別是網絡安全領域,計算機應用技術正大放異彩,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迅速普及,針對我國境內信息系統的攻擊正在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國內各電商站點也在遭受釣魚網站、木馬病毒攻擊的攻擊,這就給我國當前網絡環境帶來嚴峻的考驗,同時也給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士創造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互聯網與生俱有的開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類所憧憬的共享、開放、靈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滿足。網絡環境為共享、交流、服務創造了理想空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在未來,計算機應用技術會向智能化網絡與應用發展。
2.1 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誤區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一個應用范圍很廣的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要學習的內容很多,這一專業的學生學習任務也比其他專業的學生要重。畢業后,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逐步走向社會,但是從社會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計算機人才使用情況的反饋情況來看,當前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問題,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造成嚴重的影響[1]。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三年學習內容不可能涵蓋所有的計算機應用領域,盲目地增加課程不僅對學生的職業競爭力沒有幫助,也給學生增加了學業負擔,使他們不能根據自己的意愿來掌握技能。因此,必須根據市場需求對該專業定向,高校應請專業機構到各個地區進行調研,根據歷屆畢業生就業去向,進行就業與社會需求分析,確定專業服務面向行業和就業部門,從而靈活多變地制定培養計劃,這樣做也是對學生負責。
2.2 針對這一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建議
健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在課程安排上,建立以常規的學習任務為主,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為輔的課程結構,而且應該安排前導課程為后續課程作鋪墊。給學生增加上機時間,實驗課不能單純地由教師演示和學生操作組成,而應該讓一些學生到講臺前講解和演示自己上機練習操作過程,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且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的印象。在課堂時間教師不僅教授知識,還應該進行技能操作示范,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練習,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個相互學習的過程中,能很好地激發講解的學生和聽講解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盡快轉變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教學理念,對專業進行科學定位。根據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情況,設置幾個子模塊,其中職業技能模塊應成為教學的重點[2]。具體來說就是要在課程體系改革上必須要建立職業技能培養同專業知識能力培養并重的課程體系。其中可以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知識劃歸為“教、學、做”三個重要模塊,將每個模塊都當成一門核心課程來講授,教學活動在“教、學、做”一體化的體系中開展,不僅更加貼近今后就業崗位的實踐環境,并且可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向學生灌輸職業道德素養。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就是,加大對學生創新活動的支持力度。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各行各業的重要技術支撐,也是推動世界科技前景的主要動力,但是目前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方法和模式過于陳舊,不能適應當前社會需要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此必須進行改革。模塊化課程體系教學是教學改革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健全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不僅有利于這一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是對學生負責的體現。
[1]黃強,張燕逸,武任恒.職業技術教育心理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122-131.
[2]劉磊,葉曲煒.職業教育專業與課程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21(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