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榮
(商洛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解決工程移民遺留問題,確保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的一項特殊政策就是堅持移民后期扶持。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工作是移民安置項目成功的基本保障,是衡量移民安置項目績效度量的手段,也是移民項目跟蹤決策的基礎工作。工程移民安置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搬遷后生活水平不能低于原生活水平,衡量移民安置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就是在移民搬遷后實行移民后扶持監測評估,移民后扶持監測評估同樣也是促進實現移民安置預期目標實現的有力措施。工程移民后扶持監測評估的目的是通過對移民后扶持規劃實施過程的跟蹤調查與監測,從實際獲得基礎數據,并對數據進行統計整理與移民搬遷前的基本情況和后扶持規劃、后扶持目標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對移民后扶持政策、后扶持規劃的落實、執行效果及后扶持規劃目標是否實現作出評估。
通過移民后扶持監測評估發現移民后扶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原因分析,進而提出改正、補救意見或建議,以提高其工作成效,為各級政府移民管理機構科學決策提供技術參考。
后期扶持監測評估工作極為重要,不僅可以作為檢驗安置效果的手段,而且可以為安置目標的實現提供動力,有利于移民合法權益的保障,后扶資金的合理利用,安置區經濟的發展,以及安置區社會的穩定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其作用概括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1)通過對移民后扶持規劃實施過程的跟蹤調查與監測,并對監測結果的評價,確保移民后扶持工作遵循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規劃,對于沒有遵循及不完全遵循的移民后扶持活動,提出修改建議或預警,確保扶持目標能夠實現。
(2)通過監測評估能夠及時查明移民后扶持規劃是否達到了有關移民后扶持政策法令法規的要求,確保后扶持政策落實到位。
(3)通過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可以幫助政府和移民管理機構及時、全面、詳細地了解后扶持工作的實施進展現狀,明確移民后扶持工作實施效果,通過擺問題,查原因,定措施,保落實,提高移民后扶持工作開展水平。
(4)通過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可以明確移民生產與生活水平的恢復情況、扶持資金的使用情況、扶持項目的進展情況、扶持政策的落實等情況,以此來判別移民后扶持規劃的適宜性、移民后扶持工作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
根據國家三部委聯合頒發的 (發改農經〔2011〕1033 號)精神的規定,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監測評估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個方面是對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的監測預評估;第二個方面是對移民后扶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監測與評估;第三個方面是對移民后扶政策實施效果的監測與評估[2]。
第一個方面監測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①后期扶持規劃監測評估,②建設和發展規劃監測評估,③后期扶持政策實施保障的檢測評估。
后期扶持規劃監測評估內容主要有:后扶持規劃的編制、年度計劃、人口的核定、扶貧方式的確定、直補資金的發放、項目的實施管理等。
建設和發展規劃監測評估包括:建設和發展規劃編制監測評估、建設和發展規劃項目年度計劃監測評估(包括年度計劃編報、年度計劃與建設和發展規劃比較情況、年度計劃管理情況)、建設和發展規劃項目實施情況的監測評估(如勞動力培訓、基礎設施、職業教育、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生產開發項目實施情況)、建設和發展規劃項目管理情況的監測評估、建設和發展規劃項目實施的綜合評估。
后期扶持政策實施保障的檢測評估包括:移民機構的設置技能里建設監測評估(包括機構設置與分工、人員配備、能力建設與培訓、移民工作經費、監督監管機制)、相關配套文件的制定和落實情況的監測評估、移民權益保障的監測評估(包括信息公開情況、公眾參與情況、移民申訴情況)、資金保障措施監測評估[3]。
第二個方面監測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監測評估移民后期扶持資金計劃的編制、編報情況;監測評估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撥付、使用、監督、審計等情況。
第三個方面監測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監測評估移民生產生活條件變化、移民收入水平變化、移民消費結構變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等情況;監測評估移民安置區、庫區經濟社會穩定狀況[4]。
水庫移民后扶持監測評估需以一定的指標加以描述,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指標體系必須能夠綜合反映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后期扶持資金的使用情況和后期扶持的實施效果[5]。選擇建立完整的監測評估指標體系,是對水庫移民后扶持政策進行定性分析與定量分相結合的重要基礎。
指標體系應盡可能少而精,能全面反映監測評估內容,指標體系應具有系統完整性、可比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綜合性等特點,同時還要注重靜態指標與動態指標相結合。
指標體系建立的方法分為兩步。首先,從整體出發,將能反映監測評估內容以及與監測評估結果有關的指標按照一定的方法(以屬性、類別、相關程度)進行系統分類。其次,要逐一對每類指標進行認真深入的分析,應用適宜的方法(如專家評分法、變異系數法、假設檢驗法、回歸分析法、指標聚類法等)篩選出具有代表性好、確定性好,有一定區別能力又較少關聯的指標,并由這些指標組成監測評估指標體系[3],見表1。
科學的移民后扶持評估方法是進行移民后扶持評估的必備手段,后扶持中的資料整理、分析、評價都要借助評估方法來實現,沒有好的、科學的、合理的評估方法,就很難得出正確的評價結果甚至無法進行評估,可見確定出科學的移民后扶持評估方法極其重要。移民后扶持評估的主要方法有下述七種[3-4]:
(1)統計分析法。統計分析法是較常用的監測評估方法。工作過程主要分兩步,首先是對實際調查、監測所獲得數據及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分析;其次是對統計分析的結果進行檢驗和判別進而得出科學的結論。統計分析是通過對所收集和整理的數據研究的基礎上,分析某種現象在特定的條件下(如特定地點、時間)的數量關系,進而揭示這種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規律,揭露矛盾,提出有力措施的過程。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有分組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綜合指標法、動態分析、指數分析法、平衡法以及一些數理統計方法等。通常統計分析法是按照先定性再定量,最后又回到定性的順序進行的,也是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如在移民后扶持評估中可用于分析后扶持資金的發放狀況、后扶持政策實施落實狀況。
表1 后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監測評估指標體系
(2)對比分析法。通常做法是將兩個(組)既有區別又有關聯的指標或者數據進行對比,在兩兩對比中把握研究對象的本質。對比的方面主要有數量的多寡、關系的協調程度、規模大小、速度及水平的高低等。在對比分析中最為關鍵的是對比標準的確定,只有確定出合適對比標準才能做出客觀的評價,通常有縱向對此和橫向對比兩種對比方式。如可以對移民搬遷前后的生活、生產指標進行縱向對比,可以對同類項目移民生活狀況進行橫向對比,以此來評估移民后扶持工作的成效。
(3)參與式評價法。指的是讓作為移民后扶持對象的人民群眾參與到移民監測評估的數據收集提供、篩選辨別、分析統計和監測評估的工作中來。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人民群眾的鄉土知識可以形成對專家知識的補充以及完善。參與的方法可以通過群眾代表列席會議、典型對象座談、問卷調查、隨機訪問等方式進行,將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歸納,形成意見和建議用于指導和調整后扶持工作的進行。
(4)矩陣分析總結法。該法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表示在同一個矩陣表中,在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中通常以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評價綜合表的形式加以應用,見表2。
表2 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評價綜合表
首先對表中所列的單項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進行單獨評估,其次,按專家確定出的權重對各個單獨指標評估結果按權重排序,再由專家對每一個指標的評價結果進行可行性分析及對后扶持效果貢獻程度大小的評定,然后把對后扶持效果貢獻程度小的指標去除,重點考察對后扶持效果貢獻程度大的指標,通過運用一定的分析預測方法對需要重點考察的指標進行預測,主要預測其對對后扶持效果貢獻的程度,根據預測結果重新分配權重并進行打分,最后采用連加或者連乘的形式表示出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評估的綜合評估結果。
(5)因素分析法。又稱指數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統計指數體系分析現象總變動中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包括連環替代法、差額分析法、指標分解法、定基替代法。使用這種方法能夠使研究者把一組反映事物性質、狀態、特點等的變量簡化為少數幾個能夠反映出事物內在聯系的、固有的、決定事物本質特征的因素。其的最大功用,就是運用數學方法對可觀測的事物在發展中所表現出的外部特征和聯系進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處理,從而得出客觀事物普遍本質的概括,其次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復雜的問題大為簡化,并保持其基本的信息量. 如在考察移民人均純收入變化及原因時,對移民人均純收入的構成進行分析比較,考察各組成部分變化增量,從而找出影響人均純收入的主要因素。
(6)結構分析法。是指對經濟系統中各組成部分及其對比關系變動規律的分析。是在統計分組的基礎上,計算各組成部分所占比重,進而分析某一總體現象的內部結構特征、總體的性質、總體內部結構依時間推移而表現出的變化規律性的統計方法。結構分析法的基本表現形式,就是計算結構指標。其公式是:結構指標(%) =(總體中某一部分/總體總量) ×100%。在移民后扶持評估中分析移民純收入時,可以對其收入來源按產業劃分進行分析。
(7)綜合評價法。是運用多個指標對多個參評單位進行評價的方法,稱為多變量綜合評價方法,或簡稱綜合評價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將多個指標轉化為一個能夠反映綜合情況的指標來進行評價。對于移民后扶持評估可以從社會、環境、經濟三個方面進行效益評價。
開展移民后扶持監測評估工作既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2006〕17 號文件及發改農經〔2011〕1033 號文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又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的一項重要手段[6],也是加快施工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有力保障。在移民后扶持具體工作中,不僅要加強監測評估工作,確保監測評估標準的一致性和監測評估成果的科學性,更重要的是充分運用移民后扶持監測評估所取得的成果,不斷提高后期扶持工作的水平。在實際監測評估中,要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積極探索監測評估工作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提高監測評估效率和質量,以促進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工作目標的順利達成[7]。
[1]李曉亮. 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監測評估法研究[J]. 計算機仿真,2011,28 (7):31-33.
[2]郭喜仁. 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工作的思考[J]. 山西水利,2012 (12):55-56.
[3]李紅,左萍,楊濤,等. 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M]. 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0:74-110.
[4]左萍,楊建設,楊濤,等. 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研究[J]. 人民黃河,2011,33 (11):141-143.
[5]謝怡然. 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探討[D]. 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3.
[6]鄭瑞強,沈順生. 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挾持監測評估行為的分析[J]. 水力發電,2013,39 (1):12-15.
[7]唐傳利. 在全國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監測評估工作座談研討會上的講話[EB/OL] . http://sym. mwr. gov. cn/ldjh/ymjld/201108/t20110817_ 7617. htm.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