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田政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設中心,天津 300452)
隨著經濟的發展,項目數量日益增多,投資金額日益龐大,相關利益關系日趨復雜,完成項目目標的壓力不斷增大。作為項目實施主體的企業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資源研究項目管理的理論,開發和應用新式的管理方法,使得現代項目管理有了高速的發展。
現代項目管理的發展在專業發展方面、學術方面、認證方面尤為明顯。在專業化發展上,完善了項目管理的一系列專業(如項目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這些項目管理實踐者也成功地結合國情彌補了我國項目管理在各行業的空白。同時,由于項目專業發展的需要,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也應運而生,一些項目管理協會和大型企業著重培養專業的項目管理實踐者。職業認證的培訓離不開理論的研究,國內外的大學、研究機構也由此愈加重視項目管理體系的研究,并不斷結合具體項目進行實踐。由此,在項目管理領域,形成了學者、培訓師、實踐者三大類職業。
項目管理學的知識體系,經過成千上萬的項目管理的實踐者、項目管理研究人員數十年來不斷地實踐、研究、拓展、理論總結與實踐并重,使項目管理這門實踐性較強的管理學歸納、發展成為了一門獨立的管理學科領域。現如今,從理論上講項目管理學已發展成為非常嚴謹的學術化、系統化的體系,為我國的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發揮了基礎性作用[1]。
當前,全世界范圍內的項目管理的現狀都不容樂觀。近十年來,國際上已啟動的項目約1/4被迫取消,一半左右的項目超期或超支,只有不足1/3 的項目得以順利完工,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項目狀況。不難發現項目的成功完成率并不是很高,只占不足1/3 的比例。我國雖有不少成功的項目實例,但也有不少項目坎坎坷坷難以成功的實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國的項目管理習慣于簡單地套用西方的項目管理體系,而不考慮我國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人文習性等。中西方的項目管理學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情況,學者、培訓師與項目管理的實踐者之間存在著不同的認知[2]。
近年來,國內從事項目管理研究的人越來越多,培訓機構也是遍地開花。特別是在一些項目管理的研究和培訓中,出現了許多天橋把式的研究者或培訓師,過于強調研究成果和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對項目管理人員應具備的最本質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知識兩大方面的培養。現有的培訓大多是將碎片化的知識集成為體系,從而限制或誤導了項目管理者的思維,經不起現實適用性的檢驗,原因就在于研究項目管理的教授或項目管理的培訓師從未參與過實際的項目管理。這種純學者型的研究者所提出論文、研究成果往往缺少足夠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可操作性不強。如果一直按此發展,學術研究、管理培訓、項目實踐很容易形成不相交的“三條線”,見圖1。如何將三者的目標和結果統一起來,真正為項目管理做出貢獻,則是項目管理實踐者們更應關注的課題。
圖1 研究、培訓、實踐的“三條線”
知識、理論及實踐是一個統一體。面對這同一個領域,從事這三項工作的人對項目管理進行研究的目的卻不盡相同。教授研究項目管理的目的是在學術上的建樹,學術研究構建了學術的象牙塔。培訓師以培訓單位的盈利要求為主,培訓的目的或是打動實踐者的心靈,或是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忽略了培訓對象的實際需要。實踐者的目標是如何使項目得以順利推進,但不擅于總結成書面的管理成果,管理經驗只能在小范圍內推廣。同時,教授們會覺得實踐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認為培訓師的理論過于淺薄,沒有創新,將他們研究的知識照抄照搬;培訓師則一方面恭維教授的學術研究,一方面又將教授看作書呆子,又把實踐對象視為培訓的冤大頭;實踐者一方面對教授們的前沿學術研究不感興趣,一方面又懷疑培訓師能否幫助化解項目矛盾、解決項目問題[3]。
從事項目管理教育者如果沒有實踐經歷,將存在將管理知識局部化的弊端。研究者要參與管理實踐,并與項目管理的實踐者共同將理論與實踐,中西方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融會貫通”,予以“珠聯璧合”,才會對項目管理起到更有實效的作用。
近些年,我國的項目實踐者也在成功或失敗的過程中反思,如何將項目管理理論和實踐成果應用到項目實踐中,以提高項目的效率、效益、效果,提升國內項目管理的綜合水平。大量的事實讓項目實踐者不得不正視,影響項目最為關鍵的原因之一是:一旦項目出現隨機的問題時缺乏相應的應對措施,導致項目被迫中斷、拖延、超值、超時,乃至失敗。
中西管理文化、理念、策略具有互補性,應用自如或許對從事項目管理的人員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在項目實際執行過程中,應用的管理方法、策略、手段等,不能硬性照搬,而應結合我們中國人的管理智慧和策略以及優良的傳統和作風來做好中國的項目管理。更應注意以項目大團隊意識為基礎,統籌展開項目管理的工作。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管理學源于系統工程理論,其中也包含著許多博大精深的中國管理智慧,是一門管理藝術,需要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
中外項目管理的理論知識是項目運行的基礎和依據,但項目的平穩運行僅靠培訓師、學者的講課是不可能實現的。在中國做項目,要與國情現狀、國民特性相結合,要研究在中國國情下的項目管理,還要研究中國企業實際情況下的項目管理,同時要有所創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1]魏曼. 當前企業項目管理運行模式探索分析[J]. 中國企業家,2015 (4):60-62.
[2]楊雪. 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對比探討[J]. 四川水泥,2015 (4):38.
[3]張源. 基于知識管理的科研事業單位從事科研項目管理[J]. 中國科技信息,2014 (10):184-185.
[4]田政. 系統的工程項目管理解析[M].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0:179-211.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