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支武 孫敬令
(湖南工業大學財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平衡計分卡(BSC)是一種基于企業戰略的績效評價方法。它通過把企業不能以數據衡量的戰略目標轉變為可衡量的評價指標,并把組織整體戰略和績效指標聯系起來,縮短了戰略制定和實施之間的差距。而多項目管理(MPM)是一種基于企業的發展戰略,將建筑企業多項目實施與其戰略目標銜接的管理方法。BSC 與MPM 的共同出發點:企業戰略目標。基于此,將BSC 理論與MPM 結合起來進行多項目優先順序的評價便有了共同的理論基礎。
本文借助BSC 的基本理論,對多項目優先級的評價主要從項目的財務、業主滿意程度、內部經營過程、創新與學習能力四個方面選定指標。多項目優先級的評價從工程項目實施的角度來說是事前評價,本文在指標選取方面作了部分改進:項目還未實施,不存在客戶反饋,關于業主方面的指標只能預估;對于內部經營過程,事前評價考慮的是企業、項目自身的限制以及業主對項目的要求,而不是項目實施的實際過程;同時為彌補平衡計分卡在風險控制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將項目的風險控制指標加入到四個要素層面進行評價。具體評價指標體系如下:
(1)財務指標。項目的財務指標能綜合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并且直接關系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項目對于企業財務收益的二級指標如下:
1)項目投資總額。項目投資規模越大,需要消耗的資源就越多,它反映一個項目的規模。
2)資金利潤率。代表該項目實施后的效益高低水平。
3)項目財務風險。如項目實施過程中突然遇到材料漲價,成本增加,企業能否克服此類風險,是多項目優先級評價需要考慮的問題。
4)項目社會效益。項目如果實施必然會與周邊發生社會關系,用此指標衡量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社會效益。
(2)業主滿意指標。業主對項目滿意度的評價,關鍵是項目實施后給業主帶來經濟效益的高與低,以及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對企業服務的滿意程度。用以下指標體現:
1)業主盈利率。
2)能否吸引更多客戶。項目的實施能吸引更多的業主和客戶,有潛在市場待開發。
3)業主中止項目風險。如果業主對企業服務不滿意,有可能中止項目,這時企業將損失重大。
(3)內部經營過程。從工程項目的角度出發,建筑企業內部經營過程需要考慮的因素如下:
1)項目質量標準,質量標準高,需要消耗的資源則相對更多。
2)項目進度要求,進度反映了項目實施的快慢,進度要求越高的項目應提前安排。
3)項目資源需求。
4)項目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5)項目實施環境風險。此因素在各個地區不盡相同,自然因素有工程地質、當地氣象;社會環境,如當地的工程實施政策。
(4)創新與學習指標。該指標反映企業追求創新,以及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與未來發展相適應的程度。項目實施后對企業產生直接的財務效益,同時也有間接的收獲,如企業榮譽、形象等。采用以下二級指標來體現:
1)項目研發投入率。對于創新程度較高的項目,在項目中所投入的研發費用相應地也要增加。
2)關鍵技術發展。某些項目的實施需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技術風險也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因素。
3)核心人才擁有率。對某個特殊施工工藝的項目,企業在此方面人才數量的大小直接關系項目能不能優先實施或者要不要實施。
根據上面4 個方面的分析,結合建筑企業工程項目實施的有關特點,得到建筑企業多項目優先級評價指標體系,見圖1。
確定圖1 中的評價指標體系之后,利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多項目的相關指標進行賦值,然后再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項目進行運算,得出優先級別。基本思路是:先從要素層的各個因素進行評價,再往上評至維度層,最后到目標層,得出最終的評價結果。

圖1 建筑企業多項目優先級評價指標體系
如何確定優先級各評價指標的權值是評價過程的重中之重,各指標系數的精確性和科學性將影響評價結果。目前,指標權值確定方法有:主觀賦權法、德爾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本文確定各指標權值大小,則選用模糊層次分析法。該方法依據層次的內在邏輯關系,將各指標層次關系和結構構造出來,通過兩兩對比同一層指標,建立判斷矩陣,再求出該矩陣的特征向量,并對特征向量進行歸一運算,最終算得各指標權值大小。
根據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邀請該行業領域的專家,通過兩兩對比各層次指標,判斷重要程度,以此構造判斷矩陣。本文引入九分位標度準則,通過標度兩兩對比后的因素得到量化的判斷矩陣,九分位標度準則見表1。

表1 九分位標度準則
參照上述標度準則,將多項目優先級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層次因素兩兩對比,得到量化的判斷矩陣P

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多項目優先級評價指標的權重,關鍵是求量化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主要方法有:方根法、最小二乘法、特征根法、和法等,本文選用方根法。

(5)判斷矩陣,檢驗一致性CR = CI/RI,其中CI = (λmax- n)/(n -1),RI 作為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其值見表2。

表2 RI 的值
若計算得出判斷矩陣的CR <0.10,認定判段矩陣P 一致性檢查通過,若大于0.10 就需要對判斷矩陣調整,以達到最后CR <0.10 的標準。
以本文指標體系中維度層四個指標為例。該層指標共四個,分別是X1,X2,X3,X4,兩兩對比后的判斷矩陣,見表3。

表3 兩兩對比后的判斷矩陣
按上述方法求得權值向量WT= (0.31,0.09,0.49,0.11),λmax=4.032 5,根據檢驗公式CR =CI/RI,得CR=0.012 <0.1,符合一致性檢驗。
要素層指標權值按上述方法同理求得,具體見圖2。

圖2 要素層指標權值
(1)已經通過模糊層次分析法得出評價體系中各層指標權值X = (X1,X2,…,Xm),其中X1+ X2+…+ Xm=1,Xi= (Xi1,Xi2,…,Xin),同樣Xi1+ Xi2+…+ Xin=1。i 表示維度層指標代碼。m 表示維度層指標集長度;本文中m=4。
(2)確定評語集。取集合V = (V1,V2,…Vk),本文中k =5,分別代表高,較高,一般,較低,很低。用數學方式可表達為V = (1,0.8,0.6,0.4,0.2)。
(3)確定評價矩陣Ri。若選擇N 位專家,分別對各維度層評價指標(Xi)中的各要素層指標(Xij)進行評價,根據評語分布數量及評價人員總數,計算出現的概率,建立評價矩陣Ri如下

式中,rnk表示要素層指標Xij對評語Vk隸屬度。
評價矩陣的值確定方法如下:N 位專家對Xij有N 個關于Vk的評分數據,rnk的值是N 個數值中出現相同的評語個數與N 的比值,即出現概率。
(4)矩陣運算。先對最低一層指標Xij的評價矩陣Ri作矩陣運算,得出其相對應上一層次指標Xi對評語集V 的向量Ai,即Ai=Xi×Ri=(ai1,ai2,…,ain)。維度層4 個指標的隸屬向量A1,A2,A3,A4構成一個評價矩陣(A),對矩陣(A)再作運算,算得向量B (目標層對評語集V 的隸屬量)。即

(5)得出評價結果。評價結果Val = V ×BT×100。根據評價項目的最終值Val 的大小,對多項目優先級進行排序,值越大的項目越應優先考慮。
以某建筑施工企業為例,該企業擁有8 項專業資質,經濟實力居中等水平。現該企業承接了3 個工程項目的施工,工程分布在不同市區。如果3 個項目 (a,b,c)同時實施,則企業的資金、人力、設備等資源相對緊缺。為提高企業各方面的資源利用效率,需要合理地對3 個項目進行選取和實施的優先級評價,以確保工程實施與企業發展戰略同步。在此種情況下,需要綜合考慮,對項目a,項目b,項目c 進行優先級排序。根據前述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項目a,項目b,項目c 的優先級進行評價。指標權值大小見圖2,評語集V = (很低,較低,一般,較高,高),對應打分的數值分別為1,2,3,4,5。選擇5位專家對項目a,項目b,項目c 的各指標進行打分,評分結果見表4 ~表6。

表4 項目a 的專家評分表

表5 項目b 的專家評分表

表6 項目c 的專家評分表
以項目a 為例說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具體運算過程如下


X1= (0.11,0.31,0.29,0.29),X2=(0.53,0.33,0.14 ),X3= (0.33,0.30,0.21,0.11,0.05 ), X4= (0.17,0.44,0.39)。由Ai=Xi×Ri= (ai1,ai2,…,ain)可得

對項目a 作出最終評價

至此,項目a 的最高層對評語集V 的隸屬向量B1已經得出。
同理,按上述計算方法可得到項目b,項目c 對評語集的隸屬向量

評價標準選取的隸屬度集合V = {0.2 (很低),0.4 (較低),0.6 (一般),0.8 (較高),1(高)},則算得項目a 的優先級評價分數Val =V ×(B1)T× 100 =82.89;同理,算出項目b 的評價分數:66.91;項目c 的評價分數51.73。通過比較得知,第一個項目a 的優先級得分最高,應優先安排,第二個項目b 次之,第三個項目c應安排在最后。
多項目的優先級是建筑企業多項目管理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企業多項目實施的先后,關系企業未來的發展。本文運用平衡計分卡理論,把建筑企業多項目的實施與企業戰略結合在一起,從BSC 的四個方面分析了建筑企業多項目執行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BSC 的建筑企業多項目優先級評價指標體系,同時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值,并結合相關實例進行分析。運用此方法對建筑企業多項目優先級評價,將會推動企業的戰略目標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1]Thamhain H J. ,Wilemon D L. Conflict management in project life cycles [J]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75,16 (3):31-50.
[2]郭燕,梁工謙,徐顯龍,等. 一種判斷企業內部項目優先級的定量評價方法[J]. 航空制造技術,2006 (5):98-102.
[3]俞紅,吳小鋼. 基于企業戰略目標的項目選擇指標體系研究[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 (6):34-39.
[4]鄧利輝. 建筑企業多項目管理沖突問題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5]譚云濤,郭波,鄭敏. 企業多項目管理中的優先排序問題研究[J]. 管理工程學報,2005 (S1):152-155.
[6]秦晉,陳勇強. 工程企業多項目優先級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 Value Engineering,2011 (28):1-3.
[7]王銳鑫,肖峰,沈國榮,等.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項目優先級評定方法及應用[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 (12):66-68.
[8]陳娟娟. 多項目管理的沖突問題研究:以重慶三號線為例[D]. 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3.
[9]薛瑤. 基于風險管理的平衡計分卡研究[J]. 科技信息,2009 (29):585-586.
[10]周景坤,黃勇.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施工企業績效評價[J].企業經濟,2014 (3):77-81.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