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萌娜
財經資訊
■主持人:萌娜


國內DOMESTIC NEWS內容11月份數據經濟運行數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0.2%。11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2%,環比下降0.7%。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但繼續高于臨界點,表明我國制造業總體上仍保持擴張態勢。11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 47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7%。貿易數字進出口吸收外資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11月,全國進出口22681億元,下降0.3%。其中,出口13014億元,增長4.9%;進口9666億元,下降6.5%;順差3348億元,增長60.5%。按美元計,全國進出口3688.5億美元,同比(下同)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億美元,增長4.7%;進口1571.9億美元,下降6.7%;順差544.7億美元,增長61.4%。1-11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1296家,同比增長4.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2.4億美元(折合65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11月當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057家,同比下降8.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6億美元(折合63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2%。1-11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的540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518.2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前11個月累計實現投資89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截至11月底,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8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6332億美元)。1-1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453.9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12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新簽合同額9892.2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1609.8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50個(上年同期538個,增加12個),合計1326.7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2.4%。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302個,同比減少8個。截至11月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33萬億美元,完成營業額9140.6億美元。1-11月,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9.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3萬人,同比增長14.5%;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24.1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25.7萬人。截至11月底,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人員742萬人。金融數字月末廣義貨幣(M2)月末狹義貨幣(M1)流通中貨幣(M0)余額120.8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3個和1.9個百分點;余額33.51萬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6.2個百分點;余額5.84萬億元,同比增長3.5%。
我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加入《政府采購協定》第6份出價清單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經由我國常駐世貿組織(WTO)代表團,于2014 年12月22日向WTO提交了中國加入《政府采購協定》(GPA)第6份出價。
本次出價首次列入大學、醫院和國有企業,工程項目全部列入出價,門檻價也降至參加方水平。同時,擴大了中央政府實體覆蓋范圍,增加了5個省(出價省份達到19個),還增列了服務項目,調整了例外情形。這份出價范圍已與參加方一般出價水平大體相當。
GPA是WTO的一項諸邊協定,目標是促進參加方開放政府采購市場,擴大國際貿易。加入GPA談判的主要內容是政府采購開放范圍(GPA稱為出價)及國內相關法律調整。我國于2007年底啟動加入GPA談判并提交首份出價,2013年12月提交第5份出價。
關于以貴金屬和寶石為主要原材料的貨物出口退稅政策的通知
為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有效控制政策風險,現將以貴金屬和寶石為主要原材料的貨物出口退稅政策通知如下:
一、出口企業和其他單位出口的貨物,如果其原材料成本80%以上為本通知附件所列原材料的,應按照成本占比最高的原材料的增值稅、消費稅政策執行。原材料的增值稅、消費稅政策是指本通知附件所列該原材料對應的商品編碼在出口退稅率文庫中適用的增值稅、消費稅政策。
二、本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第九條第(二)款第6項及附件9同時廢止。
關于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
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經國務院批準,調整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一)提高部分高附加值產品、玉米加工產品、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二)取消含硼鋼的出口退稅;(三)降低檔發的出口退稅率。
通知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執行,第一條第(三)項規定自2015年4月1日起執行。提高玉米加工產品出口退稅率的政策執行至2015年12月31日。具體執行時間,以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為準。
稅總落實簡政措施注稅認定正式取消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根據國務院的文件,國家稅務總局正式取消注冊稅務師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同時取消和下放9項稅務行政審批事項。
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為了進一步增強立法的公開性、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稅務總局、財政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如有修改意見,可在2015年2月3日前,通過以下方式提出:
一、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二、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郵政編碼:100035),并請在信封上注明“稅收征收管理法征求意見”字樣。
三、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sszg@chinalaw.gov.cn。
兩部門發通知小微企業免征政府性基金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對小微企業免征有關政府性基金的通知》,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免征政府性基金。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 年12月31日,對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以及按季納稅的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含9萬元)的繳納義務人,免征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展銀行外匯業務合規經營專項檢查工作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通知,對7家銀行開展外匯業務合規經營專項檢查。主要目的是查找銀行外匯業務經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摸清銀行執行外匯管理政策法規的薄弱環節,促進銀行提高外匯業務合規經營水平,遏制外匯業務違規經營和違法犯罪行為。檢查重點包括銀行對以往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銀行內部管控與展業原則落實情況以及外匯業務合規性等。
便利銀行結售匯業務促進外匯市場發展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印發<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細則》貫徹落實簡政放權的改革思路,整合了銀行結售匯市場準入、即期結售匯業務管理、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管理、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等方面的相關法規,并調整了部分管理內容。主要包括:一是整合銀行即期結售匯、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業務的市場準入管理,簡化銀行結售匯信息變更備案程序。二是取消設置個人本外幣兌換統一標識的要求,明確銀行辦理對私結售匯業務應在醒目位置設置個人本外幣兌換標識。三是將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按日考核調整為按周考核,取消結售匯綜合頭寸與外匯貸存比掛鉤的政策。四是下放銀行資本金(營運資金)本外幣轉換審批權限,取消銀行代債務人結售匯審批。五是明確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了解客戶、了解業務、盡職審查”的原則性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外匯局取消境外募集資金調回結匯審批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境外上市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取消境外募集資金調回結匯審批,簡化登記和數據報送。《通知》突出簡政放權、簡化管理,進一步便利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外匯業務操作。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取消境外上市外資股項下境外募集資金調回結匯審批,境外上市企業憑業務登記憑證可在銀行直接辦理結匯。二是整合外匯賬戶,境內公司、境內股東根據需要分別開立相應賬戶,集中辦理相關資金匯兌及劃轉。三是允許境內公司回購、境內股東增持等匯出資金后剩余款項匯回、自由結匯及劃轉。四是取消紙質報表,簡化登記和數據報送。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新西蘭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2015年1月1日,新西蘭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截止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24個,包括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爾代夫等。
亞投行籌建遵循開放包容的原則,歡迎感興趣的國家加入籌建進程。按照目前工作計劃,預計各國將在2015年6月底之前完成章程談判和簽署工作,使亞投行在2015年底前投入運作。
FASB發布2015年GAAP分類標準
近日,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發布了《2015年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 GAAP)財務報告分類標準》(尚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審批)。該版分類標準的主要變化僅限于相關的會計準則更新,以及根據保險行業資源小組(Insurance Industry Resource Group)的建議消除了分類標準的冗余部分。與2014年的分類標準相比,新版分類標準棄用的元素數量有所增加,這是因為有關方面對元素進行了審查,旨在刪減未使用以及多余的元素;此外,新版分類標準還新增了維度,用于提供根據擔保和利益類型劃分的利益擔保義務的披露信息。FASB還通過刪除未使用項目以減少分類標準的整體規模,一如既往地簡化分類標準。此舉應該有助于定位適當元素,并減少美國申報資料中的擴展分類標準數量。
IASB將修訂四項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近日,《IFRS聚焦》闡述了依照年度改進程序近期對四項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作出的修訂。有關修訂對下列準則構成影響:
1.《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5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IFRS 5)-處置方法的變更。
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金融工具:披露》(IFRS7)-(ii)服務合同;以及(ii)IFRS 7有關抵銷披露的修訂對簡明中期財務報表的適用性。
3.《國際會計準則第19號——雇員福利》(IAS 19)-折現率:區域市場事項。
4.《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IAS34)-在“中期報告的其他位置”披露的信息。
上述修訂對自2016年1月1日或以后日期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允許提前采用。
CIMA,AICPA發布《全球管理會計原則》
全球知名的兩大會計師組織,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和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聯合發布了《全球管理會計原則》,意在提升組織在多變商業環境以及信息過載背景之下的決策能力。
全球管理會計原則框架文件還提供了如何將此四項原則應用到包括投資評估、財資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財務戰略、項目管理、風險管理等在內的14大企業管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