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鍵
【摘要】目的 對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發病病因、誘因和預防措施等進行分析與研究。方法 選取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資料和文獻對患者的臨床現象及特點做出分析。結果 在對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后,顯效:35例,有效:2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0.76%。對比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數、心功能評分、心率變化有顯著差異,治療后明顯優于治療前,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病因和誘因的分析對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癥選擇有效地治療方法可以改善心衰和減少心衰復發的現象,并能夠有效地的提高患者的療效和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均壽命的延長,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開始逐漸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晚期癥狀,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1]。通過調查研究表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近。因此本文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發病病因、誘因等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結果做出有效地治療方法可以改善心衰和減少了心衰復發的現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72.51±3.52)歲。病程5個月~10年,平均病程(5.96±4.25)年。65例患者中既有心力衰竭癥狀又有心力衰竭體征的患者有42例(64.61%),有心力衰竭體征但沒有心力衰竭癥狀的有23例(34.39%)。
1.2 病因
6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血壓心臟病為17例(26.15%),擴張型心肌病14例(21.53%),風濕性心臟病11例(16.92%),冠心病9例(13.84%),肺心病8例(12.30%),其他心臟病6例(9.23%)。
1.3 誘因
通過調查研究顯示感染是誘發心力衰竭和加重心力衰竭病癥的重要原因,65例患者中呼吸感染28例
(43.07%),嚴重心率失常11例(16.92%),急性腦血管病9例(13.84%),急性心肌梗死7例(10.76%),輸液不當5例(7.69%),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5例(7.69%)。
1.4 方法
1.4.1 臨床診斷
在65例患者入院后都給予常規的檢查,對患者的治療史、用藥史、臨床病史等資料進行記錄,并仔細觀察患者入院治療的具體情況。
1.4.2 治療方法
65例患者在入院治療后先全部臥床休息,并對患者進行常規治療:限制鹽攝入和常規低流量吸氧;之后對患者應用呋塞米、氫氯噻嗪等利尿藥;地戈辛等洋地黃制劑強心;降血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美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注意水電解質的均衡。
1.5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在治療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至少達到Ⅱ級。有效:在治療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心功能較治療前至少改善Ⅰ級。無效:在治療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沒有得到改善,并有可能出現了病情加重的現象。
1.6 統計學分析
通過對該組患者各項記錄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對比采取t值檢驗。
2 結 果
2.1 療效
在對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后,顯效:35例(53.84%),有效:24例(36.92%),無效:6例(9.24%),總有效率為(90.76%)。
2.2 治療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數、心功能評分、心率比較
對比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數、心功能評分、心率變化。見表1。
表1 65例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數、
心功能評分、心率比較(x±s)
治療前后 左室射血分數(%) 心功能評分(分) 心率(次/min)
治療前 28.72±11.01 4.22±0.51 105.01±11.01
治療后 37.02±12.52 2.88±0.22 75.33±9.22
t值 2.94 14.27 12.22
經過統計學分析,65例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數、心功能評分、心率比較有顯著差異,治療后明顯優于治療前,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常見的病因為高血壓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心病等[2]。因為老年人體質較差體內有多種疾病共存,因此心力衰竭的發生率較高。因此在臨床治療上要根據病因及誘發的因素做出相應的預防與治療措施:針對呼吸感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應該告誡在感冒多發季節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要做好病房內的消毒工作,房間注意通風,冬天也保證每天有25 min左右的通風時間,禁止室內吸煙的現象;針對心律失常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主要是注意飲食避免過飽或過饑、按時服藥、避免手術和外傷等;高血壓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內波動,避免血壓大幅度波動等。在治療的過程中要囑咐患者按時服藥,不能自行減量或隨意停藥,一切遵醫囑,實時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和心律的變化,患者出現不適時及時處理[3]。在治療的過程中保證患者的情緒穩定也是治療的關鍵,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積極地配合治療能夠減少病情的繼續發展。
在治療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心功能評分、心率比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這就表明在臨床上在應用限制鹽攝入和常規低流量吸氧;并給予利尿、強心、降壓、ACEI、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進行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通過對病因及誘因的綜合分析選擇有效地治療方法可以改善心衰和減少心衰復發的現象,并能夠有效地的提高患者的療效和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 黎.64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研究[J].吉林醫學,2014,(17):3782-3783.
[2] 蔣 麗,孫桂春.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及治療[J].醫學信息,2014,(11):390-390.
[3] 張曉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