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紅偉,徐明,吳博聽,姜濤,陶然,王宇茁,杜娟,曹宏梅(吉林醫(yī)藥學院,吉林吉林132013)
利用B-Z化學振蕩體系檢測原花青素
賴紅偉,徐明,吳博聽,姜濤,陶然,王宇茁,杜娟,曹宏梅*
(吉林醫(yī)藥學院,吉林吉林132013)
摘要:利用原花青素對B-Z振蕩體系的擾動,建立測定原花青素的新方法。結合電化學技術,在振蕩反應的不同階段加入原花青素,考察其對振蕩參數(誘導期、周期和振幅)的影響。原花青素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與誘導期時間、振蕩周期和振幅的改變量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同時也分析了原花青素可能的振蕩機制。
關鍵詞:B-Z振蕩;化學振蕩;原花青素;測定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簡稱PC)是一類黃烷醇單體及其聚合體的多酚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各種植物的核、皮或種籽等部位。人們對原花青素的研究已有近50年的歷史,尤其是近年來由于其具有優(yōu)異的抗氧化活性,常被用作天然的功能食品添加劑和食源性防腐劑等[1]。研究發(fā)現,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VE的50倍,VC的20倍。另外原花青素還具有顯著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故也可作為食源性藥物用于疾病的治療[2-3]。因此,原花青素的檢測分析就顯得非常重要。誠然,高效液相色譜法和分光光度法早已用于原花青素的檢測并已取得了滿意的結果,但也存在著自身無法克服的一些弊端[4-5]。
近年來,化學振蕩(Chemical oscillations)作為一種新興的檢測技術在化學、食品和藥物分析領域中已得到廣泛應用[6-7]。化學振蕩是一種典型的非平衡非線性現象,在振蕩過程中體系中的組分濃度隨時間(或空間)發(fā)生的是周期性變化[8]。通過被測物與振蕩體系中的組分發(fā)生的某種相互作用,從而改變振蕩參數,因此實現對被測物的定性定量分析[6]。
本文中利用B-Z化學振蕩體系研究了原花青素的化學振蕩行為,建立了一種簡便的測定原花青素的新方法,分析了其可能的振蕩機制,這為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原花青素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
1.1儀器與試劑
原花青素: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丙二酸、溴酸鉀、濃硫酸、硫酸鈰銨,均為分析純;水為二次蒸餾水。
新世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FA1104N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ZH-1C型超級恒溫水浴:南京多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KH5200DB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麗山水利超聲有限公司;BZ振蕩實驗裝置:南京多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HJ-1型磁力攪拌器: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232型飽和甘汞電極:上海越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13型鉑片電極:天津市蘭立科化學電子高技術有限公司;玻碳電極:上海辰華儀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構建B-Z振蕩體系
在100 mL恒溫夾套玻璃反應容器中,以鉑電極為工作電極,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首先加入一定濃度的丙二酸、H2SO4和KBrO3水溶液各15.00 mL,攪拌均勻,設定溫度為37℃且恒溫10 min。然后再加入已恒溫的一定濃度的硫酸鈰銨水溶液15.00 mL,混合液總體積為60.00 mL,同時開始記錄電位(E)-時間(t)曲線。1.2.2原花青素對B-Z振蕩體系的振動待B-Z振蕩體系達穩(wěn)定后,分別在誘導期處,第7個波峰和第8個波谷處加入一定濃度的原花青素水溶液,觀察電位(E)-時間(t)變化并記錄振蕩曲線。
2.1反應條件對振蕩圖譜的影響
在對阿莫西林的B-Z振蕩研究中,我們確定了最優(yōu)的B-Z振蕩條件,本研究中丙二酸、硫酸、溴酸鉀和硫酸鈰銨濃度分別為0.45、3、0.25 mol/L和4×10-3mol/L[9]。
反應溫度對振蕩圖譜有較大影響[10-11]。根據Arrhenius公式,溫度較低時,反應速率常數變小,反應速率減慢,因此誘導時間較長,同時振蕩周期也較長,振蕩波形亦不穩(wěn)定。溫度較高時,反應速率常數增大,反應速率大大加快,因此誘導時間明顯縮短,振蕩周期也隨之減小。隨溫度升高,誘導期和周期變化較大,但振幅變化基本不變。因此,為得到規(guī)則且穩(wěn)定的振蕩圖譜和方便研究原花青素的藥代動力學機制,本研究中反應溫度為37℃,此溫度為人體的正常溫度[12]。
攪拌有利于反應物(或產物、中間體)的迅速擴散,反應速率增大,從而影響振蕩周期和振幅的變化[13-14]。攪拌速率也影響氧在B-Z振蕩體系中的溶解量,溶解氧作為體系中的一種物質有可能參與振蕩反應[15]。當攪拌速率增大時,反應器中產生的氣泡量增大,會吸附到電極上,在振蕩波形上表現為一些無規(guī)律的毛刺,因此振蕩圖譜的穩(wěn)定性較差。本研究中磁力攪拌器的轉速控制在500 r/min,能夠保證振蕩圖譜的穩(wěn)定性。
2.2原花青素對B-Z化學振蕩體系的擾動
原花青素的加入對B-Z振蕩體系所產生的影響見圖1。

圖1 原花青素對B-Z振蕩體系的影響Fig.1 The influence of proanthocyanidins on the B-Z oscillating system
由圖1可知,在振蕩過程的不同階段加入一定量的等濃度等體積的原花青素水溶液,發(fā)現它們的誘導時間、振蕩周期和振幅均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從這3個階段的誘導時間可知,在誘導期處加入原花青素時誘導時間最長,為162 s,而波峰和波谷處則均為157 s。這表明原花青素可能與丙二酸一起作為B-Z振蕩的有機底物參與了振蕩反應,因此其振蕩波形與波峰和波谷處時有所不同。在波峰和波谷處加入原花青素后,二者振蕩波形相似。與原B-Z振蕩體系相比,它們振蕩周期所持續(xù)的時間均明顯增加,其中波峰處增加最多。此外,它們的平衡電位都在0.9 V左右。
在B-Z振蕩反應的誘導期處加入原花青素之后建立的線性關系見圖2。
由圖2可知,我們在誘導期處加入原花青素后,當其濃度在8.2×10-3g/L~4.5×10-2g/L范圍內時,其濃度與振蕩周期的改變量(ΔT)和振幅的改變量(ΔA)之間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在B-Z振蕩過程中的波峰和波谷處加入原花青素之后建立的線性關系見圖3。

圖2 誘導期處引入原花青素的線性關系Fig.2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for proanthocyanidins at induction period

從圖3中可知,隨原花青素濃度的增加,在波峰處比波谷處的周期增加幅度稍大。當其濃度在8.2× 10-3g/L~4.5×10-2g/L范圍內時,周期改變量在4 s~11 s之間,其相應的線性方程分別為


顯然,在波峰和波谷處的相關系數均大于在誘導期處的相關系數,這表明了更好的線性關系。此外,在誘導期處加入原花青素,其周期改變量明顯大于在波峰和波谷處加入(圖2(b))。
為了確保測定原花青素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在各反應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連續(xù)重復了6組試驗。對于誘導期、波峰和波谷,經計算它們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5%、1.0%和1.0%,均小于5%,這表明該試驗的準確性和重現性良好。原花青素的檢測限為1.0×10-4g/L。
以波峰處加入原花青素為例,B-Z振蕩體系測定原花青素的穩(wěn)定性結果如圖4所示。

圖3 波峰和波谷處引入原花青素的線性關系Fig.3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for proanthocyanidins at peak and valley

圖4 原花青素的穩(wěn)定性Fig.4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idins
在1 h內原花青素的穩(wěn)定性下降百分比<1%。而在1 h~2.5 h內,原花青素的穩(wěn)定性下降較快,接近7%。隨后下降趨勢比較平緩。以上試驗表明,新配的原花青素水溶液需在1 h以內完成測定,否則會出現較大的誤差,這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結果是相一致的[16]。
2.3原花青素可能的擾動機理
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數量的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縮合而成的一種多酚類化合物。在各類原花青素中,二聚體分布最廣,研究最多,是最重要的一類原花青素。這是因為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和聚合度成反比,聚合度越小的原花青素其生物活性越高,低聚體的活性高于高聚體[17]。
由圖1可知,在B-Z振蕩過程的不同階段加入原花青素,振蕩體系的誘導期時間,振蕩周期和振幅都發(fā)生了較明顯的改變,這表明原花青素可能與振蕩體系中的產生的某些組分之間發(fā)生了相互作用。原花青素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酚羥基(Ar-OH),其中B環(huán)的鄰位酚羥基為主要的還原部位,鄰位酚羥基作為H供體可以捕獲振蕩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自身形成的自由基可以通過形成分子內氫鍵半醌式自由基甚至鄰苯醌等形式,從而對B-Z振蕩反應產生擾動[18]。振蕩過程中生成的單質溴也易與苯環(huán)結構發(fā)生親電取代反應,從而影響B(tài)r-離子濃度的變化,因此B-Z反應的振蕩周期會發(fā)生相應改變。

結合FKN機理和高執(zhí)棣,張?zhí)┿懙热颂岢龅恼袷帣C制[19-20],原花青素的振蕩反應如下:

本文研究了原花青素對B-Z振蕩體系的擾動,根據濃度與振蕩周期的改變量之間存在的線性關系,建立了一種檢測原花青素的化學振蕩新方法。該方法具有儀器設備簡單、易于操作、靈敏度高和耗時少的特點。擾動機理的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在酸性的條件下可與體系中存在的氧化性成分發(fā)生氧化作用,與Ce4+發(fā)生絡合反應及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顯然,這與其獨特的酚羥基結構密切相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其優(yōu)異抗氧化性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葉春苗.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穩(wěn)定性研究進展[J].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4(7):64-65
[2]石翠芳,孫智達,謝筆鈞.沙棗果肉原花青素的提取、純化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6,22(3):158-161
[3]吳娟,魏和平,許遠.原花青素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及穩(wěn)定性分析[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0,31(6):103-104,343
[4] 姚開.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同測定方法比較[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2,14(2):230-232
[5]Guyot S,Marnet N,Drilleau J F.Thiolysis-HPLC characterization of apple procyanidins covering a large range of polymerization states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1,49(1):14-20
[6]蘇適,遲彩霞,王斌,等.化學振蕩反應在分析檢測中的應用及前景[J].化學世界,2013(10):634-637
[7] 胡剛,劉婷婷.化學振蕩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綜述[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9(2):97-108
[8]辛厚文.非線性化學[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9: 1-3
[9]賴紅偉,曹宏梅,董順福,等.阿莫西林對B-Z振蕩反應的影響及其振蕩指紋圖譜[J].應用化學,2014,31(3):361-366
[10]李村,謝復新,倪詩圣.雙四氮雜大環(huán)鎳(Ⅱ)配合物催化的化學振蕩反應[J].無機化學學報,2000,16(1):136-138
[11]任杰,王明強,姬良亮,等.利用BZ化學振蕩體系檢測中草藥中的姜黃素[J].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48(3):172-175
[12]陳振華,程旺興,方成武,等.大黃的非線性化學指紋圖譜研究[J].分子科學學報,2013,29(3):190-197
[13]王融融,程旺興,王曉鈺,等.半夏的電化學指紋圖譜研究[J].化學世界,2013(4):197-200,222
[14]安從俊,方賢安,劉義,等.碘離子對B-Z振蕩反應的影響及其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1993(4):56-60
[15]GAO J Z,YANG H,LIU X H.Determination of Glutamic Acid by an Oscillating Chemical Reaction use the Analyte Pulse Perturbation Technique[J].J Talanta,2002,57(1):105-114
[16]張琦,孟憲軍,孫希云,等.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穩(wěn)定性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37(2):232-234
[17]Déprez S,Mila I,Huneau J F,et al.Transport of proanthocyanidin dimer,trimer,and polymer across monolayers of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aco-2 Cells[J].Antioxidants and Redox Signaling,2001, 3(6):957-967
[18]趙平,任鵬,張月萍.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測定方法比較[J].現代化工,2012,32(5):119-122
[19]高執(zhí)棣,劉君利,韓德剛,等.間二苯酚-K BrO3-H2SO4體系化學振蕩的研究[J].物理化學學報,1993,9(2):218-223
[20]張?zhí)┿?梁逸曾,袁斌,等.中藥電化學指紋圖譜的原理、特點和用途[J].科學通報,2007,52(13):1513-1522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5.23.032
收稿日期:2015-08-20
基金項目:吉林市科技計劃項目(201032240)
作者簡介:賴紅偉(1979—),男(蒙古),講師,博士,從事電化學、能源材料和高分子研究。
*通信作者:曹宏梅(1978—),女(蒙古),高級實驗師,學士,從事高分子和電化學研究。
Determination of Proanthocyanidins by Using B-Z Oscillation
LAI Hong-wei,XU Ming,WU Bo-ting,JIANG Tao,TAO Ran,WANG Yu-zhuo,DU Juan,CAO Hong-mei*
(Jilin Medical University,Jilin 132013,Jilin,China)
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anthocyanidins based on the perturbation caused by different ammounts of proanthocyanidins on the B-Z chemical oscillating system was reported.Together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ies,the changes of the oscillating parameters(induction period,oscillating period and amplitude)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oscillating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A well linear relationships existed between the changes of oscillating period(ΔT),amplitude(ΔA)and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Procyanidine. The possible oscillating mechanism of Procyanidine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B-Z oscillation;chemical oscillations;proanthocyanidins;deter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