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月珍(常州市建東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213000)
可拆式典型車刀教具的設計與制作
戚月珍
(常州市建東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213000)
為了幫助機械制造專業群的學生在學習機械制造基礎這門課時,能更好地理解刀具的幾何角度,自行摸索設計了可拆式典型車刀教具。本文就刀具幾何角度的認識進行探討。
刀具幾何角度;教具;教學改革
為全面落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基于教育部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高職教育的定位,和注冊入學的招生政策調整這兩大宏觀背景下,為充分體現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方針。教學方法和手段應該建立在學生具體實際情況分析的基礎上,以實用、直觀為指導思想,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用具。本課題選擇《機械制造基礎》的相關教學內容,來探索新形勢下的教學用具。
《機械制造基礎》是機械制造專業群的專業平臺課,是重點課程。培養學生具有合理選擇零件材料、機床、刀具以及確定典型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能力,為機械制造、數控加工、模具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其中關于刀具的認識,要求學生熟悉刀具的幾何參數,為切削用量的選擇、打好基礎。對于刀具的三面兩刃一尖即: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由于在實物刀具上可見可觸,比較好理解。但是對于刀具的標注角度即幾何參數具體為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后偏角、刃傾角,由于要建立在一個新的坐標系——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的基礎上,大部分學生由于機械制圖基礎知識的薄弱,空間想象能力欠缺,加之實物刀具的切削部分比較小,很難想象出這些角度。通過制作一個認識刀具角度的教學用具,達到幫助學生直觀、感性認識刀具幾何參數的目標。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充分調研相關資料,收集素材,分析可行性,繪制教具圖紙,尋找適合制作教具的材料;經過不斷實踐與嘗試,確定教具的材料;尋求適合該種材料的加工方式;具體制作教具。
以往《機械制造基礎》課程里,關于切削刀具部分內容,一般采用PPT演示,以及黑板板書繪圖,講解刀具幾何參數。由于大部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欠缺,只有少數部分學習好的學生能理解并掌握。如果通過制作實物輔助學生理解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以及和刀具的各個面相交構成的角度,增加了可視性,直觀性,具體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后續的實踐教學比如萊尼立達班的同學,自己刃磨刀具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設計的教具如圖所示。
按照圖紙效果圖,選擇材料,預先想用木材的,操作下來發現太難施工了。于是選用了有機玻璃,為了達到立體效果,采取按圖紙1:1的比例裁剪有機玻璃,然后用玻璃膠水粘接,刀體用白色有機玻璃制作。切削平面用一塊整體的平面,在其上面找到與切削刃相切的一點,粘接上基面,同理,在同一點粘接上正交平面,正交平面分成兩塊,這樣,就如圖所以,很清楚地看出前角、后角及刃傾角。為了更明顯地顯示,我用彩色筆把基面和正交平面分別涂上藍色和紅色。此教具的優點是可以拆卸,使用的時候,先出示刀具刀體部分,讓學生認識刀具的三面兩刃一尖,然后在學到刀具幾何角度的時候,加上三個面組成的直角坐標系。找到原先的記號點,將其與刀體吻合,自然就很清楚地看出各個面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到相應的角度。基面與前刀面之間的夾角即為前角γo,切削平面與后刀面之間的夾角即為后角αo,這兩個角都是在垂直于正交平面的投影里才能看到。在垂直于切削平面內,可以清楚地看到切削刃跟基面之間的夾角即為刃傾角λs。
此教具更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認識刀具的幾何角度,經實踐證明,效果非常顯著,幾乎每個同學都能借助這個刀具認識到前角、后角、刃傾角的實際角度。
[1]鈕平章.機械制造基礎[M].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08).
[2]劉黨生.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08).
[3]陸劍中.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06).
[4]http://baike.1688.com/doc/view-d451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