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娟,趙麗紅,趙小平
(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護理管理學是將管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護理實踐的學科,理論龐雜,強調實踐,傳統的講授式教學無法實現教學目標。對于沒有管理理論基礎和臨床管理經驗的學生來說尤為抽象,大部分學生覺得此門課程枯燥、乏味,純粹為了考試而學。
參與式教學于20世紀50年代起源于英國,是社會學專家在國外進行國際援助性研究的時候總結出來的社會學理論,目的是讓當地的人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國際援助項目中,從而取得援助項目的成功,后來被引入教育教學領域。參與式教學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式或協作式教學模式,運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這種模式不僅能加強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還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1]。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在護理管理課程中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讓其帶著問題到臨床親自調查體驗,并以小組匯報評比的方式來提高學習護理管理學的興趣以及溝通交流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形式來調查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法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同時調查學生對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法的態度。
2012—2013學年有護理管理學課程的護理學專業本科(英語方向)在校生(五年制),年齡20~23歲,均為全國高考統招生。
自制調查問卷,包括9個條目及相關的1個開放性問題,主要調查學生對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法的態度及意見。發放問卷53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4.34%。
(1)在課前1周發放某章節的相關問題,將班級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都發放自制的作業報告書。給每個小組分派任務,主要任務是親自到臨床科室對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及后期整理資料、書寫報告、制作PPT。要求:①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完成。②醫院、科室不限。③以小組為單位準備10分鐘的PPT匯報。④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份作業報告總結并作為平時成績。
(2)調查內容(以人力資源管理一章為例):①你所調研的醫院(科室)怎樣對護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對護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的內容有哪些?②醫院護士的在職培訓方式和培訓情況如何?③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哪些問題?應當如何解決?④在完成該項調研工作的過程中你有什么體會、收獲?
(3)授課時,先由教師用5分鐘的時間簡單介紹相關內容,隨即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各自的PPT。
2.3.1 現場評價 采用自評、同學互評、教研室教師點評等方法對此次調研評分,評分內容主要包括課前查閱資料、小組分工、課件制作和PPT匯報。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宣布評分結果,對于勝出的小組給予口頭表揚,并把本次成績計入平時成績中,占期末成績的5%。
2.3.2 課后評價 采用課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本次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法的態度。

表1 學生對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法應用于護理管理學的態度
護理人員是衛生保健服務隊伍中重要的一員,在實際工作中要與不同專業領域的人一起合作共事[2]。這就要求在學校教育的早期培養護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3]。有研究表明,在校期間盡早進行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有助于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能更好地與其他專業學科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合作。小組學習可以促使學生之間分享各自的想法、體會和經驗,并且能從中體會和理解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4]。調查研究顯示,學生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自學能力、表達能力、查閱資料能力得到了提高。
本研究選取護理管理學這門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的課程開展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讓學生自己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數據,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本課程的知識和相關技能。這種教學方法課前準備的時間相對較長,準備內容要詳細具體,并且對小組人員的溝通協調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為只有有效的溝通和準確的表達才能夠取得臨床相關人員的配合和獲取準確的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促使他們認真準備、積極思考。在制作PPT的過程中,學生要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及合理的判斷,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決策能力,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評判性思維能力[5]。
現代社會不僅要求護理人員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備與人交往的能力、團隊精神、評判性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而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教師。教師素質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的、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思想和心理品質的總和,是通過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是知識內化和升華的結果[6]。在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中,與往常的講授教學不同,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和很多突發狀況,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與學生共同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開展此類教學前,必須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不僅對知識儲備,同時對教師的應對能力、教學能力、創新能力等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業務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在本研究中,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法在學生當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學生紛紛表示此種教學方法很有新意。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真正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7]。在整個參與過程中,每位學生都是參與者、聽講者、點評者等,在交流中相互取長補短,發現自身問題,努力糾正,并學習他人優點。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臨床親自調查、與相關人員溝通、查閱資料到制作PPT、書寫報告,整個過程都由學生獨立完成。由于擔心因為準備不充分而影響小組成績和集體榮譽,大部分學生在課前都積極查閱資料,充分準備。
[1]王恒來.參與式教學法實施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66.
[2]Patrick J,Gallegos,Pharm D,et al. A measure of teamwork perceptions for team-based working [J].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1(3):30-35.
[3]Hilary M,Haftel,Patricia J,et al. Assessing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uthentic patient care learning environment[J].Pediatrics,2011 (127):601-603.
[4]Robert James C,Bonita Sasnett.Using service learning to teach teamwork and peer learning skills to health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udents[J].The Joural of Health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2011(4):95-113.
[5]焦會生.論素質教育中高校教師的角色素質[J].教育與職業,2005(15):72-73.
[6]徐仁華,袁圳偉,鮑秀敏,等.參與式教學法對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1):2990-2991.
[7]黃靜,李春燕.將“參與式教學”應用于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中華護理教育,201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