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四江
【摘 要】 目的: 觀察加味金水六君煎治療高血脂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高血脂癥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75例。對照組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加味金水六君煎顆粒劑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血清瘦素和脂聯素水平的變化情況,評估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1.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LDL-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清瘦素顯著低于對照組,而血清脂聯素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味金水六君煎可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提高血脂達標率。
【關鍵詞】 高血脂癥;加味金水六君煎;血清瘦素;血清脂聯素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2-0100-02
高血脂癥是臨床常見疾病,中老年人是該疾病的高發人群。大量研究結果證實,高血脂是誘發冠狀動脈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若治療不當,可能誘發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病[1]。目前,臨床常取他汀類、煙酸類、特類等調脂藥物治療高血脂癥,但血脂達標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長期服用調脂藥物,可能出現肝腎功能損傷。高血脂癥可歸屬于中醫“血瘀”、“痰阻”范疇,可用活血、祛痰等藥物治療,以提高臨床血脂達標率。筆者選取75例高脂血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加味金水六君煎顆粒劑對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脂聯素水平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入院治療的原發性高血脂癥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中擬定的高血脂診斷標準。其中,男性91例,女性59例,年齡24~63歲,平均(41.39±2.69)歲,病程2~14年,平均(8.35±5.36)年。合并疾病:6例脂肪肝,9例糖尿病,12例高血壓,3例冠心病。患者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繼發性高血脂、正服用肝素等影響血脂代謝藥物、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有藥物濫用史、精神障礙等。兩組年齡、病程、合并疾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入院加強飲食控制(多進食低膽固醇、低熱量、低脂肪、高纖維質食物,注意平衡飲食)、運動指導(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慢跑、太極拳、氣功、羽毛球等,30~40min/次,3~4次/周)等,再予以200mg力平之膠囊(法國 Laboratoires FOURNIER S.A.公司,批號:H20100691)于臨睡前1h吞服,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加味金水六君煎顆粒劑(藥物組成:半夏、當歸、茯苓6g,甘草、三七3g,陳皮4.5g,烏梅4g,生姜3~7片,熟地9~15g),每日取1劑溶于200ml溫開水中,早晚沖服,100ml/次。30d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用藥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①用藥1個療程后,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評估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TC下降20%以上或TG下降40%以上;有效:TC下降10%~19%以上或TG下降20%~40%以上;無效:TC下降10%以下或TG下降20%以下;②術后取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③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瘦素和脂聯素水平的變化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脂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LDL-C分別為(4.15±0.86)mmol/L、(2.13±1.28)mmol/L、(2.36±1.20)mmol/L均顯著低于對照組,HDL-C為(3.64±1.51)mmol/L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血清瘦素和脂聯素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清瘦素和脂聯素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清瘦素為(12.15±7.63)μg/L,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清脂聯素為(62.86±19.74)mg/L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高血脂癥是臨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影響因素,目前臨床常用貝特類、他汀類降脂藥物治療。但有研究表明,單獨用貝特類降脂藥物治療,血脂達標率僅為32%[4-5]。可見,降脂藥物在控制血脂水平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高血脂癥可歸屬于中醫“血瘀”、“痰阻”范疇,與飲食不節、腎臟功能失常、痰濁內滯,或脂質大量殘余阻塞脈道有關[6]。中醫學提出,肝、脾受損,則氣機不運,津液不行,升降失調,精血不足,則筋脈失養;津從濁化為膏,凝而不散為脂,易造成血液瘀滯。可見,本病以肝、脾、腎虛弱為本,血瘀、痰濁為標。因此,臨床可用健脾益胃、化痰、活血藥物治療,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大量研究結果證實,中西結合治療高血脂癥的療效優于單獨西藥治療[7-8]。本研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加味金水六君煎顆粒劑治療高脂血癥,取得滿意效果。
加味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書》,主要由半夏、當歸、甘草、陳皮、茯苓、三七、烏梅、生姜、刺五加、熟地等藥物組成,具有活血祛瘀、健脾益腎的功效,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控制血脂水平。有學者指出,TC和LDL-C上升,HDL-C下降是誘發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9]。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TC、TG、LDL-C均顯著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國內研究表明,TC每增加0.6 mmol/L,患者出現冠心病的幾率會增加34%左右,直接影響者患者生活質量[10-11],與本研究結果相符。endprint
血清瘦素與脂聯素均為脂肪細胞分泌的激素,可直接參與高血脂癥發展過程。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血清瘦素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清脂聯素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學者指出,血清脂聯素是原發性高血壓和高血脂獨立危險因素[12],本研究從側面證實該結論。
綜上所述,加味金水六君煎顆粒劑能夠降低血清瘦素、TC、TG、LDL-C水平,提高HDL-C、血清脂聯素水平,進而提高血脂控制有效率,降低高脂血癥的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1]崔蘭玲.淺談高血脂癥的危害及中醫預防[J].西部中醫藥,2012,25(12):101-102.
[2]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7,35(5):390-419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85
[4]郭海龍.高血脂癥的中醫藥診療現狀[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1):2383-2384.
[5]王憲慶,劉杰,鄒清波,等.血滯通膠囊聯合瑞舒伐他汀鈣治療高血脂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0):2527-2528.
[6]紀定國.羚角鉤藤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合并高血脂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0):92-93.
[7]王輝,劉冠軍,劉東靜,等.山楂、丹參、水蛭聯用治療高脂血癥40例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2010,30(3):256-257.
[8]于青,劉新橋,孫波,等.方和謙教授驗方降脂湯治療高血脂癥[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4):286-288.
[9]蘇奮翔,秦建梅.林氏降脂散治療血脂癥133例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2,25(12):69-70.
[10]馬亞琴,孫飛,李麗萍,等.健脾清肝法治療高血脂癥86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5):4528-4529.
[11]孟莉,朱紫嫣,胡元會,等.原發性高血壓合并高血脂癥患者血清瘦素及脂聯素水平及其相關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7):695-696,699.
[12]周紅軍,郭巍.中藥治療高血脂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0):2592-2593.
(收稿日期:2015.3.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