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得和
教師的成長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作為一名渴望成長的老師,我們必須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盡快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制約因素,在諸多因素中,最基礎和最根本的是教師對教育職業的態度,即教師是否熱愛教育,是否具有基本的敬業精神。教師如果不熱愛教育,如果沒有基本的敬業精神,想要讓教師成長起來是不可能的。只有當教師非常注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價值,堅定不移地克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種種困難,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成為可能。在具備了基本的敬業精神的基礎上,再來尋求教師的專業成長才會有意義。那么,一名合格的教師怎樣做,才能讓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呢?
一、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在學習中持續成長
一個渴望成長的教師一定是一名非常喜歡學習的老師,他知道只有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具備較高的教學素養,才能勝任更為繁瑣重要的教育教學工作。可以說,教師能夠持續成長是他們堅持學習、不斷實踐、持續創新的結果。教師學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能是書本的,也可能是生活實踐中的。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讀書夯實自己的知識,可以通過聽課學習借鑒他人長處,可以通過調查了解自己的不足,可以通過與他人交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可以通過參觀名校引爆自己的思維。教師學習的途徑很多,關鍵是教師要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作為一名義務教育階段的普通教師,我們的起點并不高,但只要我們能夠時時注重學習,處處注意學習,通過不斷地積累,讓量變達到質變,才能讓我們的綜合素養有質的飛躍。
教師要求學生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自己必須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學習者,因此,作為一名渴望成長的教師,我們必須從傳統的“教書匠”轉變為新時代的學習者和研究者,從根本上實現教師專業學習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強化終身學習的意識,形成終身學習的氛圍,提升主動學習的品質。時代的發展,讓終身學習成為教師整個人生的重要內容,無論是為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是肩負時代賦予教師的教育使命,作為普通教師,我們都要堅持學習,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把學習看作是自己的生命狀態,把學習作為生活的一種好習慣,讓學習伴隨自己終身,讓自己的生命因堅持不懈的學習而變得愈發燦爛。
二、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在實踐中快速成長
真正優秀的教師是在學校里摔打出來的,在課堂上磨練出來的。只有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師教育實踐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就在于通過教師個人的努力獲取教育教學實踐所需要的綜合素質,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實踐中能夠得到真知,實踐中能夠增長才干。一名渴望成長的教師,只有面對現實,立足現實,勤于實踐,矚目遠方,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在探索中積極實踐,快速成長起來的目標才能成為現實。教師的實踐就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當學生神態疲乏、精神不振時,老師要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當學生精力旺盛、過度興奮時,老師要想辦法讓他們歸于平靜;當學生在學習中迷失自我、毫無頭緒時,老師要給予他們前進的方向;當學生學習過程中失去信心、毫無斗志時,老師要通過多種方法喚起他們潛在的力量。課堂實踐,需要我們激活課堂,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學主題,為學生營造本原、自然的沖動,奮發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的求知欲,使其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自覺參與課堂學習。
三、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在反思中不斷成長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中的話語讓我們認識到學習和思考的重要關系。學習,貴在思考。一名渴望成長的老師已經意識到了要成長、要讀書、要學習,但如果只讀書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要義和宗旨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最終書讀得越多越會陷入迷茫。反過來講,只一味空想而不去實實在在地學習、鉆研和實踐,同樣會一無所得。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最終讓知識受惠于學生。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呼喚教師要主動進行自我反思。作為一名期望自己成長的老師,一定要堅持、積極、主動進行反思。反思,是一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教師成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之前,要主動想一想,這節課準備教給學生哪些知識?用什么方法教?這個班哪些學生需要特別關注?課堂上準備組織些什么活動?這些活動要達到什么目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想一想,如何科學的對待課堂上的提問?學生沒有問題的課就是好課嗎?有沒有“失敗”了的成功課呢?下課后還要認真想一想,課堂上做了哪些改變?為什么要這樣改變?這節課還有哪些不成功的地方需要這樣改進?這節課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值得借鑒?等等。
實事求是地講,一個教師只有腳踏實地,立足現實才能在日常平凡的教學實踐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所有不甘平庸的老師、渴望優秀的老師都應該經常地學習、積極地實踐、自覺地反思與調整。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王家山教育管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