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丹丹 郭振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和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速,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逐漸成為衡量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但區域發展仍不均衡。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劣勢較為明顯,但呈逐步攀升的趨勢。通過探討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對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機理,認為發展服務貿易國際可以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有利于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升對外貿易整體效益。提出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服務業產業結構,“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擴大我國國內對服務業有效需求,加強培養和引進精通服務貿易的專業人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等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外貿發展方式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6-0019-03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和國際合作與分工進一步發展的背景下,國際貿易日趨活躍,服務貿易發展尤為迅速,其競爭力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國國際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指標。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貨物貿易增長乏力,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有利于轉變外貿資源利用方式,也是實現外貿結構不斷升級、促進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及國際競爭力現狀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1.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開展服務貿易,1982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僅為44億美元,其中出口25億美元,進口19億美元。加入WTO后,我國服務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2001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719億美元,其中出口329億美元,進口390億美元。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較2008年下降了5.8%,這是我國加入WTO后服務貿易規模首次縮減。2010年我國服務貿易實現恢復性增長,進出口額達3624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26.4%。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呈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進出口總額首破5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2.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我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服務貿易結構也不斷優化。過去我國服務貿易主要以傳統服務項目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隨著我國加入WTO,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旅游、運輸、建筑為主的傳統服務貿易規模呈現下降趨勢,新興服務貿易比重上升,特別是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增長強勁。
3.區域發展不均衡
我國各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以北京、上海為引領的東部沿海城市服務業發展水平明顯高于東西部地區,東強西弱的現象非常明顯。2012年我國東部地區服務貿易總額達4127億美元,占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87.67%,其中服務貿易出口1689億美元,進口2489億美元,分別占全國服務貿易出口和進口額的88.66%和88.86%。廣大的中西部及東北地區服務貿易額合計僅占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的12%左右,其中中部地區為3.2%,西部為5.05%,東北地區為3.81%。
(二)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現狀
近年來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正在逐步成為影響一國或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研究一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較常用的有顯示性比較優勢、國際市場占有率等指標。
顯示性比較優勢即RCA指數,指一國出口某類產品占本國貿易額比重比上該產品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一般認為,若RCA>2.5,則具有強的競爭力;若1.25≤RCA<2.5,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若0.8≤RCA<1.25,則具有一般的競爭力;若RCA<0.8,則具有較弱或沒有競爭力。我國服務貿易每年的RCA指數均小于0.8,也就意味著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較弱,比較劣勢較為明顯,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還有待提升,發展空間還很大。
國際市場占有率即一國出口總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服務貿易國際市場占有率反映了一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1982年我國國際市場占有率僅為0.6%,隨著我國服務貿易出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后,國際市場占有率增幅加大,2012年增至4.4%,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呈逐步攀升的趨勢。
二、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對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機理分析
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是一個實現多元化目標的過程,而實現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也是多元化的[1]。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服務貿易所占比重不斷上升,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從而提升其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是實現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路徑之一。
(一)發展服務貿易可以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
發展服務貿易可以彌補本國國內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給我國帶來的巨大技術溢出效益,降低出口商的技術成本,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大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高科技人才等優質資源的涌入,能夠加速和放大技術轉移與擴散,提高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貨物貿易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優勢,從而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并向更高端的國際價值鏈轉移。
(二)發展服務貿易有利于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科學合理的貿易結構不僅能夠增強一國整體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從而利于一國外貿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比例的合理性,是一國外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表現。
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之間既可以是互補關系,也可以是替代關系?;パa關系即服務貿易對貨物貿易有促進作用,例如運輸、法律、保險等服務行業作為中間品投入,從而帶動貨物貿易的發展;從替代關系來看,使其較于貨物的物質性而言,如果貨物與服務能達到相同的滿足程度和效益,由于服務的非物質性,對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來說,他們一定會選擇成本相對較小的服務貿易。從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兩種關系來看,在貨物貿易既定的發展水平上,發展服務貿易可以進一步優化一國整體對外貿易結構,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減少對資源的依賴性,增強資源的總體利用率。endprint
(三)發展服務貿易可以提高對外貿易整體效益
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是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發展服務貿易在這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服務及其貿易具有無形性與非物質性,因而服務在生產和進出口過程中資源的消耗少,較少造成環境污染,因而被稱為“綠色工業”。并且在很多情況下無需支付或支付較少運輸成本和儲存成本,從而推動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
貨物出口企業在國外投資建立分支機構的目的主要在于建立強大的國際營銷網絡,服務出口企業無需去當地建立分銷渠道,從而減少了成本的支出,使得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增加了內部化收益,提升了利潤率。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服務依附于有形的產品價值之中,因而這類產品需要服務貿易的支撐進行出口,如設備的安裝與檢修、商品的運輸、旅游等都需要人力資源和技術手段,產品的附加值來源于服務。
三、加快提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
1.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服務業產業結構
服務業是服務貿易的基礎,因此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主要依賴于服務業的發展。據統計,我國服務業僅占GDP的1/3,因此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增強我國服務業的整體實力,從而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能力,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國服務業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行業中具有比較優勢,而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等現代服務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應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提升傳統服務業的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運用現代經營手段,改造旅游、運輸等行業,提高其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同時以科技創新為推動力,積極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等新興服務業,挖掘其潛在的比較優勢,不斷提升新興服務業的技術含量和內在價值,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2.“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
一方面,吸引外資特別是吸引具有先進技術和和經營理念的跨國公司的投資,有利于提高我國服務業企業的生產技術和基礎設施水平,切實改善我國投資質量,促進我國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但長期以來,我國吸引的外資主要集中于制造業領域,服務業引資規模較小,但也表明我國在服務業領域的發展潛力還很大。因此我國服務業應積極引進外資,通過對外開放,積極引進新的服務理念和經營方式,提高我國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我國政府應大力扶植我國服務業龍頭企業,鼓勵他們實施跨國經營,主動地“走出去”,擴大海外服務貿易投資。
3.擴大我國國內對服務業有效需求
有需求才有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3]。一方面,我國政府應加大力度改善民生,提高消費者的生活水平,從而提高消費者的服務消費需求,不斷促進我國服務業發展,為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4];另一方面,由于服務貿易的無形性和不可儲存性使得消費者在進行服務消費時對服務質量存在疑慮,因此相關部門應不斷整頓我國服務業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最理想的消費環境,從而更好地擴大我國國內對服務業的有效需求。
(二)企業層面
1.加強培養和引進服務貿易專業人才
隨著服務貿易領域的迅速擴展,對服務貿易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服務貿易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尤其是新型服務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術要求較高,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瓶頸。應加強對知識型人才培養,同時還要引進精通國際服務貿易的專業人才。一方面,企業可以建立一套科學的員工培訓計劃,完善崗位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另一方面,可通過各種途徑從國外引進高素質人才,以適應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要求,提升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2.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包括技術和管理創新能力。我國服務貿易企業在國際市場中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可以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變挑戰為機遇。依靠貿易技術創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我國服務企業對資源和勞動的依賴程度,而且還可以提高服務貿易效率,增加服務產品的附加值。依靠管理創新,樹立先進的管理營銷理念,創造差異化服務產品,提高服務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積極開拓新的服務項目[5]。
3.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實施品牌戰略是我國服務企業開展國際競爭和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由于服務的無形性使得服務市場不得不依賴于品牌,因此企業應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研發高質量的新產品和服務,從而打響我國服務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知名度,用品牌聲譽來提高我國服務業在國際市場中地位。隨著我國服務市場的逐漸開放,大量國際服務貿易提供商進入我國市場,國內服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因此我國服務企業應更注重品牌的建設,建立自主品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自身的品牌競爭力,并以此為基石逐步開拓新的市場。
[參考文獻]
[1]余康.服務貿易促進中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機理和實證分析[D].南京財經大學,2011:10.
[2]唐宜紅,林發勤.服務貿易對中國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作用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9(3):3-8.
[3]王秀卿,張貴英.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分析以及提升策略[J].商業時代,2012(22):42-43.
[4]劉麗杰.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現狀及提升途徑[J].襄樊學院學報,2012(2):67-70.
[5]溫懷德.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5):33-35.
(責任編輯:張彤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