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納


[摘 要]安徽省緊靠我國沿海發達地區,是長三角地區的重要區域之一,但目前其經濟外向度在全國仍處于較低水平。基于安徽省1995—2013年的相關數據,實證分析了安徽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分別計量了出口額、進口額、進出口總額與安徽省年生產總值的相關性,并提出鼓勵擴大進口、穩步發展出口和優化貿易結構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安徽省;對外貿易;經濟增長;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6-0058-02
一、安徽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安徽省是華東地區第三大省,也是東部地區經濟的重要省份之一。20世紀末,安徽省實施了“外向帶動戰略”,正式將對外開放確立為安徽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此后安徽省對外貿易發展迅速[1]。1995—2013年,安徽省進出口總額由20.1億美元增至456.3億美元,貿易順差由7.8億美元增至108.7億美元,其增速遠遠超過安徽省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速,這說明對外貿易對安徽省經濟增長具有較大推動作用。2013年全省進出口總額456.3億美元,居中部六省第二位,同比增長16.2%,增速居中部六省首位。其中,出口282.5億美元,同比增長5.6%;進口173.8億美元,同比增長38.6%。進口額、出口額與進出口總額均創造了安徽省對外貿易歷史的新高。馬鋼集團、銅陵有色、奇瑞汽車和國貿集團等企業的進出口額所占比重較大。汽車、銅礦砂、鐵礦砂、鋼材和家電等商品進出口額所占比重為全省進出口總額的一半。
二、安徽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本文分別對安徽省出口額、進口額和進出口總額與安徽省生產總值變化趨勢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以全面分析安徽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2]。
(一)選取數據和建立模型
從《安徽統計年鑒》中選取1995—2013年安徽省年生產總值、出口額、進口額數據(見表1),以此計算出安徽省歷年進出口總額、凈出口額的數據,再進行回歸分析。需要說明的是,影響安徽省經濟增長的因素很多,但由于本文只分析安徽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故在本文的模型當中只研究進口額、出口額、進出口總額的變化對地區生產總值的影響,并假定其他因素對安徽省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是平穩的或不變的。
(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
由于實證中所用數據均為時間序列數據,因此在進行具體回歸分析前,有必要進行各變量的平穩性檢驗和變量之間的協整檢驗。為了描述方便,下面將地區年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出口額(Export)、進口額(Import)、進出口總額(Exports and Imports)四個變量分別簡寫為GDP、X、M、XM。運用Eviews6.0首先對各變量取自然對數,變為Ln(GDP)、Ln(X)、Ln(M)、Ln(XM),這樣可以將間距很大的數據轉換為間距較小的數據,降低異方差的影響。
運用ADF單位根法進行平穩性檢驗,發現X、M、XM均在一階差分上平穩,而GDP只有在二階差分上平穩,但它們都在二階差分上平穩。變量間的單整階數相同,因此可繼續對這些變量進行協整檢驗,以確定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關系。
通過Eviews6.0對回歸殘差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可以發現,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t統計量的絕對值均大于相應臨界值,從而拒絕原假設,表明殘差序列是平穩序列。說明GDP分別與X、M、XM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可以進行回歸分析[3]。
(三)相關性檢驗
下面分別以X、M、XM為自變量,以安徽省歷年GDP為因變量來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以出口總額X為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GDP=a+bX+C,其中a為常數項,b為系數,C為隨機干擾項。建立線性回歸模型,運用Eviews6.0進行OLS估計,結果為 Y=1891.164+64.42971X,其中擬合優度R2=0.950861,修正的擬合優度R2=0.947971,F=328.9603,t=18.13726。Y=1371.149+101.8295M,其中R2=0.961889,R2=0.959647,F=429.0653,t=20.71389;Y=1548.538+40.50819XM,其中R2=0.980186,R2=0.979021,F=840.9827,t=28.99970。
從以上三種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R2和R2值都趨近于1,這表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程度均很好。方程整體檢驗中,F值均大于臨界值則拒絕原假設,說明該回歸方程整體通過了F檢驗;在變量顯著性檢驗中,若給定顯著性水平α值為0.05,查t值分布表得臨界值為2.06,而上述t值均大于此,這說明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有顯著性影響。而且模型的估計結果表明:當安徽的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和進出口總額每提高1億美元時,安徽省的年生產總值將會分別增加64.42971、101.8295和40.50819億元。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安徽省生產總值和出口額、進口額以及進出口總額具有明顯的線性正相關性,而且還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對外貿易驅動安徽經濟增長的跡象在上述結果中表現得較為顯著。
2.1995—2013年,安徽省進口額平均每增加1億美元,可以給其生產總值帶來101.8295億元的收益,這表明進口能夠強力推動安徽省經濟增長,而且進口的推動作用大于出口。這主要是由于目前安徽省進口商品中包含很多高新型技術、重要原材料與生產設備,從而帶動了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但出口商品基本為工業制成品與初級產品,缺少競爭優勢,并且出口區域主要集中在亞洲。
(二)對策建議
1.鼓勵擴大進口
在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過程中,政府不但要注重出口對安徽省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更要重視進口對安徽省經濟增長的作用。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擴大進口,推動對外貿易產業結構升級,使外貿與經濟增長形成良好的雙向促進關系,從而促進全省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2.穩步發展出口
政府應鼓勵本省地產品出口,不斷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支持企業將出口目標市場轉向新興市場,同時著力促進貿易便利化,降低企業出口成本。外貿相關部門應認真分析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出口情況和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保證全省外貿出口的穩步發展。
3.優化貿易結構
優化貿易結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進口增速,減少貿易順差,使得進口和出口,以及國際收支更趨平衡;二是提高加工貿易占全省外貿總值的比重,使對外貿易結構更加穩固;三是調控進出口商品價格,繼續改善貿易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南凱,陳晶晶.安徽省對外貿易演變及新形勢下的對策[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6):23-24.
[2]劉冬萍.安徽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1(10):43-44.
[3]王君怡.FDI、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
(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