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玲
超聲心動圖對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的心功能評價及其臨床意義
李冬玲
目的 探討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查的心功能評估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入選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60例作為觀察組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入選同期體檢健康胎兒60例作為對照組,對2組胎兒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測其房室瓣口及半月瓣口的血流速度、心室壁厚度及內徑、肺動脈、主動脈內徑、心胸比等各參數指標。結果 2組胎兒收縮功能、室壁厚度、心臟內徑評估指標有:RVDS、RVAWS、LVPWS、LVDS、LVSS、LVPWd、LVDd、IVSd、RVDd、RVAWd,觀察組為:(6.32±1.12)mm、(5.18±1.21)mm、(5.41±0.75)mm、(6.54±1.45)mm、(4.67±0.73)mm、(3.57±0.76)mm、(10.03±1.04)mm、(3.26±0.77)mm、(10.16±2.58)mm、(3.04±0.58)mm;對照組為:(6.68±1.89)mm、(4.86±0.89)mm、(4.54±0.69)mm、(6.89±1.62)mm、(4.92±1.15)mm、(3.01±0.52)mm、(11.15±2.67)mm、(3.01±0.61)mm、(11.36±2.74)mm、(2.86±0.74)mm。2組胎兒的收縮功能、室壁厚度、心臟內徑等指標之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測,有助于胎兒早期先天性心臟畸形的篩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單純性臍動脈;超聲心動圖;心功能評估;臨床意義
一般情況下,胎兒的臍帶血管有2條臍動脈、1條臍靜脈,而胎兒只有1條臍動脈、1條靜脈叫做單臍動脈[1]。這種現象在人類比較少見,其發生機理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單臍動脈是胎兒異常發育的標記之一,不過,只有單臍動脈一個標記,不提示胎兒發育異常,也不提示胎兒染色體異常[2],只提示伴有異常的概率相對于正常臍帶胎兒高10倍左右。有研究表明,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查,對其心功能的評估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本研究對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普寧市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4年2月,經產科超聲常規檢查診斷為SUA建議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的60例孕婦作為觀察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7.9±2.2)歲,孕周21~36周,平均(28.1±2.6)周,心率122~157次/min,平均(143.8±7.3)次/min。同期入選超聲檢查健康胎兒60例作為對照組。2組超聲常規檢查均無異常,無染色體異常,無顯著心血管畸形。2組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孕周等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頻率范圍1~4MHz,探頭S5-1,胎兒心血管結構形態檢查應用M型及二維超聲,常規二維檢測股骨長及雙頂徑,計算孕齡,檢測胸腔及心臟最大面積、肺動脈及主動脈最大內徑;M型超聲檢測心室收舒期內徑、室間隔厚度、左右心室游離壁厚度。取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進行脈沖多普勒檢測:(1)舒張早、晚期房室瓣口血流峰值比值及速度;(2)收縮期肺、主動脈瓣口射血時間與血流加速時間之比;(3)肺、主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取心底或心尖四腔心切面進行組織多普勒檢測,房室環與多普勒取樣線方向一致,盡量保持平衡,速度為50~100mm/s,5mm脈沖取樣容積,與三尖瓣瓣環及前葉、二尖瓣瓣環及后葉連接處置取樣容積,獲得二、三尖瓣環運動頻譜,檢測收縮期峰值速度(Sm)、舒張晚期峰值速度(Am)、舒張早期峰值速度(Em)。于胎兒骨盆切面,羊水內及膀胱周圍監測臍動脈的數目,檢測3個連續心動周期,取平均值,降低誤差。
1.3 儀器與試劑 Philips IE33超聲心動圖儀,S5-1探頭頻率為1~4MHz,配備組織多普勒模式、脈沖多普勒、二維超聲模式。
1.4 單臍動脈影像學特點 僅顯示2根臍帶動脈,臍動脈較粗,2條血管橫斷面呈“呂”字型二圓環結構或等大,2條血管縱斷面于臍根部及胎盤根部呈平行,中間段成像螺旋狀盤行,較為密集,臍帶與正常比較細[4]。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系統分析所有數據。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胎兒收縮功能、室壁厚度、心臟內徑的比較 觀察組胎兒的收縮功能、室壁厚度、心臟內徑等指標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之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胎兒收縮功能、室壁厚度、心臟內徑的評估比較
正常胎兒臍帶內有臍靜脈1條及臍動脈2條,胎兒雙側髂內動脈發出臍動脈,經臍環入臍帶,伴行臍靜脈。胎盤根部的臍動脈呈放射狀,若干分支進入絨毛膜板,后逐漸分支為絨毛動脈遍布于絨毛中,構成絨毛內毛細血管,集聚為臍靜脈。臍動脈運送臍靜脈血至絨毛毛細血管,臍靜脈運送臍動脈血至體內,形成胎兒的體循環。胚胎期臍帶包圍尿囊后,尿囊動脈2條形成臍動脈,如1條萎縮或發育不良,出現暫時性早期單臍動脈,即SUA。單臍動脈可出現以下畸形發育:(1)影響形成臍部以下的前腹壁[6];(2)胚胎早期下半部分的血供造成紊亂,導致下肢、神經中樞系統、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等系統畸形發育[7];(3)對胚胎血流動力學構成擾亂,引發心血管畸形,胚胎頭部進展缺陷。單臍動脈構成胎兒嚴重循環障礙,胎盤回流血流降低引發繼發性胎兒缺氧[8]。單純性單臍動脈特點僅顯示2根臍帶動脈,臍動脈較粗,2條血管橫斷面呈“呂”字型二圓環結構或等大,2條血管縱斷面于臍根部及胎盤根部呈平行,中間段成像螺旋狀盤行,較為密集,臍帶與正常比較細[9]。本研究對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顯示,2組胎兒的收縮功能、室壁厚度、心臟內徑等指標之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童文靜等[10]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
綜上所述,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測,有助于胎兒早期先天性心臟畸形的篩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1] 陳鳳玲,郭亞莉,黃玉華,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臨床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2):173-174.
[2] 韓俊麗.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產前診斷價值[J].中國傷殘醫學,2013,19(12):153-155.
[3] 高俊雪,張曉紅,裴秋艷,等.構建常見先天性心臟畸形胎兒心臟超薄斷層切面數據庫[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28(4):172-174.
[4] 李德義,蘿莉,熊萍,等.二維超聲三切面法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3,40(4):216-217.
[5] 裴秋艷,張曉紅,李建國,等.胎兒頸項透明層增厚及靜脈導管血流頻譜異常在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中的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1,27(2):162-163.
[6] 林亨麗,黃偉欣,曹曉焱,等.高危人群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聲篩查[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19(6):245-246.
[7] 溫艷萍,王小燕,陳彥紅.不同切面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心臟畸形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8):172-174.
[8] Carli D,Garagnani L,Lando M,et al.VACTERL (Vertebral Defects,Anal Atresia,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with Esophageal Atresia,Cardiac Defects,Renal and Limb Anomalies) Association:Disease Spectrum in 25 Patients Ascertained for Their Upper Limb Involvement[J].J Pediatr,2014,164(3):458-462.
[9] 鄭紅玲.頭先露臍帶繞頸對分娩結局的影響探討[J].當代醫學,2012,18(21):100-101.
[10] 童文靜,趙博文,潘美,等.超聲心動圖對單純性單臍動脈胎兒心功能的定量評價[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28(11):245-2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40
廣東 515300 普寧市人民醫院 (李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