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華 鄧同興
銀杏葉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功能預后的影響
朱平華 鄧同興
目的 探討銀杏葉提取物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患者的療效和評估其對功能預后的影響。方法 將98例AIS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9),觀察組給予銀杏葉片40mg,3次/d,對照組給予與銀杏葉片同大小、形狀和顏色的安慰劑片;療程均為4個月。記錄治療90d后與基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減少50%的患者人數,比較治療前后NIHSS評分。結果 治療90d后觀察組NIHSS減少50%的病例數(28例)明顯多于對照組(12例),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NIHSS評分觀察組(4.71±3.76)明顯低于對照組(6.57±4.39),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銀杏葉提取物可改善AIS患者的短期功能預后。
缺血性腦卒中;銀杏葉;功能預后
我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盡管AIS患者再灌注治療的成功,但只適用于少數患者,由于繼發性神經退行性機制的發生,該療法存在神經元死亡的風險[1]。因此,腦卒中急性期重癥監護,改變危險因素及康復治療仍是AIS治療的主要策略。目前,無任何神經保護藥物可改善卒中預后[2]。我國中醫常用銀杏葉配伍其他藥物治療各種疾病,有學者認為銀杏葉可防止神經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神經元損傷[3]。目前,銀杏葉對缺血性腦卒中的影響尚未得到全面評估,本研究探討銀杏葉提取物治療AIS患者的療效和評估其對功能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選患者均來自河南省建筑醫院神經內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AIS患者,患者及其家屬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平均年齡(61.3±11.7)歲,男69例,女29例,男女比例為69∶29。入選標準:年齡45~70歲,大腦前循環存在者。排除標準:抗凝治療禁忌者,慢性腎病,肝臟和血液系統疾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意識喪失(木僵和昏迷)。將篩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9)。2組間年齡、性別、一般臨床資料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2。

表1 2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的比較
1.2 方法 觀察組給予銀杏葉片40mg,3次/d,對照組給予與銀杏葉片同大小、形狀和顏色的安慰劑片;療程均為4個月。患者均接受AIS常規治療和護理。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吸煙、既往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心律失常、顱內出血史。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率、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利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評估患者臨床嚴重程度,記錄治療90d后與基礎NIHSS評分減少50%的患者人數,比較治療前后NIHSS評分。

表2 2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利用風險比(RR)和需要治療的病例數(number need to treat, NNT)評判治療療效[4]。
治療90d后NIHSS評分減少50%的觀察組28例(57.14%),對照組12例(24.49%),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RR=2.73(CI:1.15~6.81)和NNT=3.06(CI:1.28~4.86)。治療后90d,觀察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的比較
AIS發生神經元損傷是由腦組織缺血誘導的缺氧而引起,進而細胞內缺氧導致線粒體損傷和細胞死亡,且缺血可誘導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的產生,影響這些神經退行性過程可減少AIS患者的神經元損傷和改善預后[4]。急性腦卒中與神經炎癥和氧化反應有關,有研究發現銀杏葉的抗氧化應激對缺血性腦卒中有一定的神經保護作用[5]。因此,腦卒中早期給予銀杏葉可減少神經元損傷。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90d后觀察組NIHSS減少50%的病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且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給予銀杏葉片可改善AIS患者的功能恢復。姜丹等[6]指出銀杏葉提取物與早期康復結合可降低AIS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林康等[7]加用銀杏葉片治療AIS患者發現其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多項研究結果表明,銀杏葉可通過降低一氧化氮的含量,減少自由基和活性氧的產生,抑制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和促凋亡基因 Bax 表達等作用保護缺血腦組織的神經功能[5-8]。
總之,銀杏葉提取物可改善AIS患者的短期功能預后,但其對長期預后及卒中復發的影響仍需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1] 付宏亮,李雙保.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現狀及進展[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15(5):163-166.
[2] 李焰生.從循證醫學觀點評估神經保護劑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的作用[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2,15(5):257-259.
[3] 曾常明,趙薇,丁寧,等.銀杏葉提取物對神經退行性疾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執業藥師,2013,10(8):21-24.
[4] 曹卉娟,劉建平.臨床療效評價的效應指標之一—需要治療的病例數及其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30(7):752-756.
[5] 果春雨,韓佩華,金梅,等.銀杏葉提取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1):141-142.
[6] 姜丹,馬連星.銀杏葉提取物結合早期康復治療對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6,9(6):580-582.
[7] 林康,陳明磊.銀杏葉片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11,22(36):3409-3410.
[8] 付慶林,張新中,王崇軍,等.銀杏葉提取物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和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關X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華腦科疾病與康復雜志,2011,1(2):138-1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98
河南 450002 河南省建筑醫院神經內科(朱平華)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解剖教研室 (鄧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