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梅 李崇進
顏面部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的預防性治療分析
姜青梅 李崇進
目的 探討顏面部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的預防性治療方法及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總結顏面部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資料。46例患者按照瘢痕組織增生情況分為2組:創面愈合后尚未形成完整瘢痕的23例為對照組,創面愈合后已經明顯出現瘢痕增生的23例為觀察組。患者均選用丹芎瘢痕涂膜進行治療,治療后,觀察2組療效改善狀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后顯效9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82.6%,觀察組治療后顯效13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為95.7%,2組患者療效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4.3%vs13.0%)(P<0.05)。結論 丹芎瘢痕涂膜藥物對創面愈合后已經明顯出現瘢痕增生的患者有更優秀的臨床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
創面愈合;瘢痕增生;臨床效果;安全性
顏面部Ⅱ度燒傷患者經過各方面的治療(包括抗休克、抗感染、維持pH和補充水電解質等[1])后,創傷面會逐漸愈合,但是顏面部Ⅱ度燒傷可能會損傷真皮的網狀纖維層組織,引起瘢痕增生(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瘢痕的攣縮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的面容,為患者身心帶來了巨大的痛苦[2]。目前在臨床上關于愈合后顏面部Ⅱ度燒傷創面瘢痕增生的預防性治療方面的文獻還不多,為此,本研究回顧性總結顏面部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資料,旨在探討丹芎瘢痕涂膜用來預防和治療II度燒傷后瘢痕增生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來自于2010年3月~2013年2月四川省綿陽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顏面部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資料,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35.7±17.5)歲;患者面部燒傷原因:化學因素致傷者9例,蒸汽致傷者11例,電弧致傷者5例,高熱液體致傷者21例;燒傷深度:淺II度燒傷者17例,深II燒傷者29例(其中深II淺型燒傷15例,深II深型燒傷14例)。入選標準:所有燒傷患者經綜合治療后創面愈合,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配合本研究進行的隨訪調研工作。46例患者按照瘢痕組織增生情況分為2組:創面愈合后尚未形成完整瘢痕的23例為對照組,創面愈合后已經明顯出現瘢痕增生的23例為觀察組。2組患者一般資料(燒傷原因和性別比例等)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選用丹芎瘢痕涂膜(由鞍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藥品規格為每支裝40g,劑型為軟膏劑,國藥準字Z20010179)進行治療,在睡眠之前取藥物涂抹于患處,形成一層藥膜(注意在瘢痕表明涂藥時,藥膜的厚度要達到0.3mm以上,并且涂抹藥物的面積要大于瘢痕的面積),保持一晚,第2天揭去藥膜(正確的解除藥膜的方法是從藥膜的邊緣輕輕揭去,防止對難以揭下的部分反復摩擦,防止病灶位置出現水皰),按照以上方法每天進行1次,連續治療5個月后進行療效指標統計。另外,對于非暴露部位的涂藥方法,可以在涂藥形成藥膜后,用彈力繃帶加壓包進行剛包扎,可以每3天涂藥1次。患者早期用藥時,隨著癢覺、痛覺和緊束感的消失,可適當增加活動量。
1.3 療效評價標準[3](1)顯效:瘙癢和瘢痕痛等主要癥狀消失或者是明顯減輕,黑棕色、淡棕色、暗紅色、紅褐色、紅色5個等級的色澤逐漸變淺3個以上的等級,用超聲來探測患者皮膚上面的瘢痕有0.22mm的厚度比治療之前的厚度減小了50%以上,沒有水皰、局部水腫、潰瘍以及過敏等不良癥狀出現;(2)有效:主要的癥狀變輕,色澤由5個等級變淺3個以上等級,瘢痕厚度減小30%以上,沒有水皰、局部水腫、潰瘍以及過敏等不良癥狀出現;(3)無效:主要癥狀沒有發生變化,瘢痕厚度減少量不超過10%,有水皰、局部水腫、潰瘍以及過敏等不良癥狀出現,甚至有其他的不明顯的指標發生改變。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獨立樣本有序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方法選擇秩和檢驗,無序計數資料組間比較方法選擇無需矯正的χ2檢驗(N>20)。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比較 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后顯效9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82.6%,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95.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療效結果比較(n)
2.2 不良反應結果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患者出現輕微的藥物過敏反應,經停藥后恢復,繼續用藥未再發生,另外對照組有2例患者出現水皰,經醫師診療后恢復,對照組共有
3例(13.0%)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有1例(4.3%)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破潰,經醫師診療后恢復。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3%vs13.0%)(P<0.05)。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療效結果優于對照組,說明丹芎瘢痕涂膜藥物對創面愈合后已經明顯出現瘢痕增生的患者有更好的臨床效果,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3%vs13.0%)(P<0.05),由此可以推斷出,丹芎瘢痕涂膜藥物對創面愈合后已經明顯出現瘢痕增生的患者更加安全,這文獻報道結果[4]具有一致性,本研究分析主要原因是瘢痕的生成也類似于人體皮膚組織,對患處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在用藥過程中,已經產生瘢痕的患者對藥物的不良反應具有更強的抵抗力,具有更高的用藥安全性。
對照組患者出現水皰不良反應之后,應及時引流,避免感染形成潰瘍。新生表皮由于各種刺激,易發生松動,形成水皰,出現水皰后若不及時正確處理,往往發生感染,形成潰瘍。在出現水皰后,可用絡合碘消毒皮膚,用無菌剪刀剪開水皰,引出積液。一般應在水皰消退潰瘍愈合后再實施抗疤痕治療[5]。
面部燒傷患者在愈合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成纖維細胞增生,同時產生較多的膠原纖維,這些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會在膠原內逐漸成熟,成為膠原束,膠原束數目逐漸增大,體積逐漸增大,排列緊密最終導致瘢痕的形成。而瘢痕組織的繼續增大,實際上是一個慢性炎癥的發生過程,膠原纖維會在瘢痕形成后繼續合成,并且因為合成和降解的失衡,導致沉積的纖維組織和膠原慢慢收縮,新生的上皮組織變性,即成纖維細胞繼續增生導致瘢痕的攣縮和增生,此時,患者可感到瘙癢或者疼痛癥狀。
本研究選用的丹芎瘢痕涂膜藥物屬于中成藥物制劑,主要成分為桃仁、當歸、山慈菇、丹參、川芎、紅花、五倍子、苦參、冰片、甘草等。經過藥理學方面的研究證明此藥劑當中的當歸、紅花、丹參、甘草、冰片、桃紅、乳香等有顯著的止疼抗炎、調節微循環等作用,而且還能夠對細胞、纖維、膠原和基質等的合成以及分解過程具有明顯的影響,因此膠原纖維進行合成時能被其抑制,從而使得已經變性的對應的結締組織的轉化和吸收得到促進和增生;制劑當中的川穹、苦參以及甘草能夠抵抗組胺、使得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緩激肽的合成以及釋放的作用得到抑制,具有顯著的止癢的作用;此藥劑有祛瘀活血、鎮痛、軟堅化結、止癢等功效。
經過多年的臨床方面的觀察治療可以發現丹芎瘢痕涂膜能夠很好地預防并且治療深Ⅱ度的燒傷留下的瘢痕增生[6]。在通過丹芎瘢痕涂膜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前,應該尤其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燒傷創面剛愈合時,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藥痂,細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容易發生感染、破潰。在此期間,可使用中性清潔劑進行清洗,清洗后使用丹芎瘢痕涂膜藥物治療[7-8]。
本研究顯示,明顯出現瘢痕增生的患者采用丹芎瘢痕涂膜藥物進行治療,效果良好,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改善效果明顯優于未出現瘢痕增生的患者。
綜上所述,丹芎瘢痕涂膜藥物對明顯出現瘢痕增生的患者創面愈合后的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1] 趙曉彬.丹芎瘢痕涂膜預防和治療深Ⅱ度燒傷后瘢痕增生療效觀察[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4):333-334.
[2] 趙賢忠,孫記燕,葛永亮,等.瘢痕移除后瘢痕皮回植原位皮膚再生治療增生性瘢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8):3327-3330.
[3] FU Xiao-bing,Sun Tong-zhu,LI Xiao-kun,et al.Morphological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weat glands in hypertrophic scar and their possible effects on sweat gland regeneration[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5,118(3):186-191.
[4] 劉銘然,樸宏鷹,鐘書強,等.瘢痕皮瓣聯合游離皮片移植術治療臂-胸瘢痕粘連1例[J].黑龍江醫學,2011,35(1):77-78.
[5] 李志紅,石文,鹿清,等.小兒頸胸部深度燒傷后瘢痕治療的護理干預[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3,8(4):394-395.
[6] Momtazi M,Kwan P,Ding J,et al.A nude mouse model of hypertrophic scar shows morphologic and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hypertrophic scar[J].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2013,21(1):77-87.
[7] 張文振,章錦成,陳如俊,等.反復切取后軀干瘢痕皮用于特大面積深度燒傷瘢痕整形的觀察[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3,8(4):384-386.
[8] 王愛琴,王志勇,張劍,等.影響深Ⅱ度燒傷及手術切口傷瘢痕增生的多因素分析[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4,9(1):47-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24
四川 621000 四川省綿陽市人民醫院燒傷科 (姜青梅 李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