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花
CRP聯合血常規檢驗用于兒科的臨床觀察
張長花
目的 探討CRP聯合血常規檢驗用于兒科的臨床觀察。方法 對感染患兒106例進行觀察分析,分別采取CRP檢驗、血常規檢驗與聯合檢驗方法。106例患兒根據感染類型分為2組,病毒感染組和細菌感染組(n=53),比較2組的CRP值。結果 CRP聯合血常規檢測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單項檢測陽性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CRP值為(81.44±8.31)mg/L,病毒感染組為(8.12±2.11)mg/L,細菌感染組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P<0.05)。結論 CRP聯合血常規檢驗檢測有助于臨床醫生對患兒感染類型進行初步診斷,合理正確治療感染,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C反應蛋白;血常規;聯合檢測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CRP在兒科已逐漸成為一種常規檢驗項目,臨床上的患兒感染病原體主要是細菌和病毒[1],因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在鑒別早期兒科感染性疾病中表現出較高的臨床價值,所以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本研究選取106例感染入院的患兒用CRP聯合血常規檢驗檢驗的方法,診斷陽性率效果顯著,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江蘇省建湖縣人民醫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106例采用CRP、血常規聯合檢驗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齡4個月~13歲,平均年齡(5.9±1.3)歲;106患兒中,肺炎30例,支氣管炎22例,上呼吸道感染40例,腸炎14例。根據感染類型分為2組:病毒感染組53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齡4個月~12歲,平均年齡(6.1±2.1)歲;細菌感染組53例,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齡4個月~13歲,平均年齡(5.9±1.9)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判定標準[2]CRP>10mg/L,WBC>12×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0%時為陽性。
1.3 方法
1.3.1 標本采集 采集2組人員2~3mL的靜脈血,將其加入有EDTAK2的真空管中,然后充分混勻,做血常規。用毛細管將20μL的全血精確吸取出來,然后將其加入到0.8mL CRP預稀釋液的管內,立即充分混勻,并讀數。
1.3.2 檢測
(1)試劑和儀器 本研究所用儀器為Quik Read檢測儀,試劑為配套試劑;血常規檢測儀器為希森美康800i血液分析儀,試劑為配套試劑。
(2)檢測方法 運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RP,在對參數進行設定時嚴格依據試劑盒的要求;采用希森美康800i分析儀做血常規檢測,并隨即加入質控同批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PR、血常規單項檢測及聯合檢測結果比較 CRP聯合血常規檢測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單項檢測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CPR、血常規單項檢測及聯合檢測結果比較
2.2 2組CRP檢測值的結果比較 細菌感染組CRP值為(81.44±8.31)mg/L,病毒感染組為(8.12±2.11)mg/L,細菌感染組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P<0.05)。
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健康人外周血中含量極低。任何伴有侵襲性細菌感染炎癥或組織損傷病人血清CRP濃度增高。C反應蛋白為急性反應蛋白,是由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等炎癥因子調節,由肝細胞合成,正常情況下每天合成1~10mg,急性炎癥時每天可合成1g[3]。CRP在健康人中濃度很低,在炎癥開始后6~12h就可以檢測升高的情況。CRP的峰值比其他炎癥指標來的快,可以提供診斷疾病的早期指標,經常和定量的CRP測定有助于很多疾病病程檢測[4]。
血常規中白細胞的參考值6個月~12歲為(11~12)×109/ L,新生兒為(15~20)×109/L,新生兒出生后到4~6歲這一段時間中性粒細胞百分數是小于淋巴細胞百分數的。雖然可作為細菌感染的指標,但臨床觀察發現,部分細菌感染患兒WBC計數及分類指標變化不明顯,且易受患兒情緒、運動、體溫及氣候的影響[5]。因此血常規的測定對感染的診斷不及CRP測定的敏感,而且會存在個體差異。血常規與WBC呈正相關。患者疾病發作時,CRP一般早于WBC而上升,窗口期短,因此恢復正常也快,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上,機體一旦發生炎癥,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6],另外,C反應蛋白還可作為多種疾病早期的鑒別指標和療效評估指標[7],因為C反應蛋白水平的高低與疾病的實際嚴重程度有密切的關系,不同患者的C反應蛋白產生的反應效果也不同。
兒童的感染性疾病較多,病因復雜且病情一般較重。實驗室細菌感染的相關檢驗主要為血常規,有時甚至需要血培養和降鈣素原的檢測,費時費力,而且需要樣本量多,給臨床診斷工作帶來不便。因此CRP檢測具有操作簡單、快速,樣本量少的特點,可以輔助診斷細菌性感染和非細菌性感染。CRP與血常規聯合檢驗還可以較好地指導臨床用藥。
本研究結果顯示,細菌感染組的CRP水平顯著高于病毒感染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項檢測CRP、血常規的陽性率顯著低于聯合檢測,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CRP聯合血常規檢測能夠提高對細菌性感染的敏感性,提高臨床診斷效率,且能為正確指導用藥提供依據,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王文靜,郭丙坤.C反應蛋白與白細胞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6):701.
[2] 周琳.C反應蛋白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學,2013,22(19):106.
[3] 周祖發,蔡儀術,楊榮敢.CRP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16):212-213.
[4] 李飛.63例住院患者白細胞和CRP檢測結果分析及診治體會[J].當代醫學,2013,19(24):63-64.
[5] 葉萍,胡紹宇,趙德軍.血清C-反應蛋白、前白蛋白及白細胞計數聯合檢測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2):161-162.
[6] 張莉.C-反應蛋白和血常規檢測的意義[J].當代醫學,2012,18(36):93-94.
[7] 席文華,劉汝勝.兒科感染中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檢測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2,6(12):10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29
江蘇 224700 江蘇省建湖縣人民醫院 (張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