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軍
動力髖螺釘與鎖定加壓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
吳建軍
目的 比較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法(DHS)與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LCP)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方法 選取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98例,隨機分為2組,DHS組(52例)和LCP組(46例)。DHS組采用DHS治療,LCP組采用LCP內固定治療,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髖關節活動情況和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根據Harris關節評分對所有患者的髖關節活動情況進行了評分,其中LCP組的優良率為95.7%,DHS組的優良率為78.8%,2組髖關節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周~13個月對所有患者進行了隨訪,隨訪中發現LCP組有3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6.5%;DHS組10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19.2%,LCP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DH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DHS與LCP在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方面,LCP的治療效果更佳,能夠明顯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情況,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股骨粗隆間骨折;DHS;LCP;內固定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發生于老年群體中,特別是骨質疏松者[1]。目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生率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傳統的保守治療已被漸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手術治療。臨床上常采用內固定法治療,本研究比較DHS和LCP內固定法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療效,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1月在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98例,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DHS組和LCP組,DHS組52例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年齡63~89歲,平均年齡(75.3±5.6)歲,其中34例因跌打致傷,8例因交通致傷,10例因墜落致傷;合并高血壓患者12例,糖尿病患者8例,心功能異常者26例,慢性呼吸道疾病6例。LCP組46例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65~91歲,平均(77.2±6.4)歲,其中28例因跌打致傷,6例因交通致傷,12例因墜落致傷;合并高血壓患者10例,糖尿病患者5例,心功能異常者22例,慢性呼吸道疾病9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DHS組 本組采用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法治療,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取仰臥位,在距離大粗隆外側直切口12cm左右的位置將軟組織剝離,使股骨上端和大粗隆及股骨上段暴露出來,然后對骨折情況進行檢查。如果骨折對位情況不理想,就采用對抗牽引,利用導向器和C型臂X線機透視進行指導,鉆入1枚頭釘,其位置約在大粗隆下2cm處,至股骨頭軟骨面以下,從X線正側位像上看頭釘要在股骨頸的中軸位上。在上述操作都完成后就進行測深、鉆孔、安裝螺釘、套筒鋼板等一系列操作,然后把把螺釘和尾釘上好,使鋼板固定,再將切口進行縫合,并在切口處放置引流管。
1.2.2 LCP組 本組采用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取仰臥位,從髖關節外側切口約10cm處將股骨上段和大粗隆暴露,但是骨膜不剝離,通過C型臂X線機透視或在直視下進行復位,復位后用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調整其位置和深度直至滿意,然后放置導向器進行擴孔和攻絲,再在股骨頸內置入3枚鎖定螺釘,按照套筒的指向進行固定,并檢查其牢固程度。在股骨干上利用皮質骨鎖定螺釘將鋼板固定起來,清洗后縫合切口,并在切口處放置引流管。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Harris 髖關節評分標準進行評定[2],分4個等級:優秀得分90~100分,良好得分80~89分,中等得分70~79分,差等得分70分以下,優良率=(優秀人數+良人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髖關節活動情況 根據Harris關節評分對所有患者的髖關節活動情況進行了評分,其中LCP組優良率為95.7%;DHS組優良率為78.8%,2組髖關節活動評分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髖關節情況評分比較(n)
2.2 術后并發癥 術后隨訪中發現LCP組有3例出現并發癥,其中髖內翻畸形2例,疼痛1例,發生率為6.5%;DHS組10例出現并發癥,其中切口感染3例,髖內翻畸形5例,斷釘2例,發生率為19.2%,LCP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DH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高齡群體中的常見病,由于老人自身的新陳代謝不旺盛,傷口愈合較慢,在治療中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如下肢短縮畸形、髖關節內翻、切口感染等[3]。因此,對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治療時務必要選擇一種合適的固定方法。
本研究中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患者分別采用DHS和LCP兩種方法治療,2組患者治療后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LCP組的髖關節活動的優良率明顯高于DHS組(P<0.05),且術后LCP組的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較DHS組低(P<0.05),這說明LCP在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上比DHS具有優勢。LCP的主要特點:(1)股骨頭頸與股骨頭內是由3枚鎖釘交叉固定的,具有較強的抗旋轉能力,穩定性強;(2)LCP固定模式中鋼板和骨面間的壓力很小,對骨膜血運幾乎無影響,增加了骨折愈合的速度;(3)LCP中鎖定螺釘和常規螺釘組合使用使骨折定位更加牢固[4],增強了抗旋轉應力,使骨折端保持較高的穩定性,利于骨折早期愈合,髖關節活動時間提前。
DHS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DHS頭釘較粗,在進行固定時容易破壞股骨頭頸血運,最終導致股骨頭缺血而壞死;第二,DHS在置入頭釘時必須要有X線透視才能進行,這就使患者遭受X線的傷害;第三,DHS只在股骨頸內置入1枚頭釘,缺乏足夠的抗旋轉能力;第四,對于嚴重骨質疏松患者或骨折情況復雜者,采用DHS治療其固定效果不好,容易使復位角度發生變化,螺釘脫落,甚至損壞股骨頭頸[5]。
綜上所述,DHS與LCP在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方面,LCP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切口小、固定牢固、并發癥少,能夠明顯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情況。
[1] 趙勇剛.解剖型鋼板與DHS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3):37-38.
[2] 張長春,韓亮,姜卓力.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綜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81-82.
[3] 韓亞芳.DHS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72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2(22):4472-4473.
[4] 吳炳華,徐聰,鄧高榮,等.LCP與DHS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比較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31):88-89.
[5] 孫海鈺,王東,施文軍,等.DHS與Gamma釘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比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41(4):371-3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32
湖南 419200 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中醫醫院(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