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鐘華
新入院精神障礙伴代謝綜合征患者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
李寧 鐘華
目的 了解精神障礙新入院患者代謝綜合征(MS)現狀與相關因素分析。方法 隨機調取精神障礙新入院患者的2281份病歷,采集入院時的病史、教育程度、生活習慣、體格檢查結果等各項相關數據。結果 采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MS的診斷標準(CDS2004),精神障礙新入院患者MS檢出率為3.1%。20歲以下患者MS檢出率為0.7%,21~30歲患者MS檢出率為1.0%,31~40歲患者MS檢出率為3.9%,41歲以上患者MS檢出率為6.9%,在不同的年齡段M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本研究顯示在不同的婚姻狀況、職業、精神疾病病程中M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在不同的教育程度、1個月內有無服用抗精神病藥治療中M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Logistic分析發現,年齡、抗精神病藥、職業是MS的危險因素。結論 本次調查新入院精神障礙患者MS檢出率為3.1%,MS的危險因素為高齡、抗精神病藥、職業。
精神障礙;代謝綜合征;危險因素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肥胖、高血壓、糖代謝異常和血脂紊亂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在同一個體聚集的代謝紊亂癥候群??擅黠@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人們對其研究比較多,但精神障礙患者合并代謝綜合征的研究較少,且多為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癥伴MS的研究,精神障礙患者非住院期間MS狀況尚未見有國內報道。本研究查閱新入院精神障礙患者的病歷,采集精神障礙患者入院第1天及入院前的各種相關資料與信息,進行回顧性分析,從一個側面了解精神障礙患者非住院期間MS現狀及相關因素。
1.1 一般資料 隨機調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入院精神障礙患者的2281份病歷。其中男1348例(59.1%),平均年齡(30.84±11.97)歲,女933例(40.9%),平均年齡(34.02±13.38)歲。其中,伴有代謝綜合征組(MS組)71例,非MS組2210例。
1.2 標本的采集和測定 精神障礙患者住院當天由住院醫師進行體格檢查,并記錄身高、體質量和血壓等數據。同時進行一般人口學資料及入院前生活習慣的采集,包括年齡、性別、精神疾病病程、教育程度、吸煙喝酒等記錄在病案中。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12h后抽取靜脈血。用邁瑞BS-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糖、血脂檢測。
1.3 診斷標準 精神障礙采用《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的診斷標準[1]。MS采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MS的診斷標準(CDS2004)[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2組間各因素陽性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時將各因素重新賦值,年齡則20歲以下為1,21~30歲為2,31~40歲為3,41歲以上為3;教育程度則文盲或小學為1,中學或中專為2,大學以上為3??咕癫∷幹委熐闆r則1個月內服用為1,1個月內未服用為2?;橐鰟t未婚為1,已婚為2,離異或喪偶為3。職業則學生為1,工人、私企業主及職員為2,農民為3,待業為4,事業及公務員為5,退休為6。病程則精神病史≤10年為1,精神病史>10年為2。
2.1 各因素陽性率在新入院精神障礙患者MS陽性組與MS陰性組的比較 精神障礙新入院患者MS檢出率為3.1%。在不同的年齡、婚姻、職業、精神疾病病程中M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在不同的教育程度、1個月內有無服用抗精神病藥治療中M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性別(χ2=3.809)、血型(χ2=0.938)、飲酒(χ2=0.202)、吸煙(χ2=0.699)、本地或外地(χ2=0.802)、首診與復診(χ2=2.182)、性格(χ2=5.264)在2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多因素分析新入院精神障礙MS危險因素 經Logistic分析年齡、服用抗精神病藥、職業是MS的危險因素。見表2。
MS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肥胖病尤其是內臟型肥胖、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以高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為特點的血脂紊亂及高血壓。國內研究顯示,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伴發MS患者檢出率為19.2%~44.7%[3-7]。精神障礙伴MS患者現狀等未見相關文獻,本次研究采集的數據為入院第1天體格檢查與生化結果及入院前患者生活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障礙患者非住院期間狀況。本研究結果顯示,新入院精神障礙患者MS檢出率為3.1%,說明精神障礙患者非住院期間MS檢出率較為理想,低于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MS檢出率。可能與住院患者活動受限及抗精神病藥物有關。本次調查中70%的精神障礙患者在入院前1個月內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本研究結果顯示,新入院精神障礙患者MS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MS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高齡是MS獨立的危險因素(P<0.01,OR=1.973)。
患者個人史及生活習慣上,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MS陽性率就越低(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自身及家庭素質也越高,患者及其家人對其個人健康及保健也更加注意?;颊呋橐銮闆r的不同與職業的不同M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未婚患者MS陽性率低于已婚或離異喪偶患者可能跟年齡有關。經Logistic回歸分析,職業是MS獨立的危險因素(P<0.01,OR=1.480)。原因可能有二,一可能與年齡有關,學生、待業、退休3類患者處于不同年齡段,故他們的MS陽性率也不同。二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工作方式及勞動強度不同,工人、農民、私企職員患者以體力勞動為主,運動消耗大。事業單位及公務員患者工作時以腦力勞動為主,體力勞動較少,其MS陽性率高于工人、農民、私企業職員患者(P<0.01)。本研究顯示吸煙患者與非吸煙患者MS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與唐偉的研究相一致[7]。
本研究結果發現,入院前1個月內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MS陽性率高于入院前1個月內未服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P<0.05)。有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藥物會引起代謝綜合征的不良反應[8]。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特別是低效價的吩噻嗪類藥物能導致明顯的體質量增加和血脂升高。第二代抗精神病則是體質量增加和中心型肥胖。喬穎[5]的研究顯示,經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會引起代謝綜合征或加重其發生的風險。抗精神病藥物引起體質量增加的機制是增強食欲、減少活動和直接影響代謝調節[8]。接受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數升高。其機制可能性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以及作用于葡萄糖載體(GLUT)抑制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5]。經Logistic回歸分析,抗精神病藥物是MS獨立的危險因素(P<0.05,OR=1.876)。顯示入院前1個月內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患MS風險是入院前1個月內未服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1.876倍。
有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病程與代謝綜合征有密切聯系[4-6]。本研究結果也發現,精神障礙病程超過10年的患者MS陽性率顯著高于精神障礙病程在10年以內的患者(P<0.01)。精神障礙病程越長,精神障礙與抗精神病藥對患者的影響也越大,患者的生活質量、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甚至社會功能均會下降,從而增加MS發生的危險。

表1 新入院精神障礙患者各因素作用下MS陽性率比較

表2 新入院精神障礙MS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1] 世界衛生組織.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242.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代謝綜合征研究協作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關于代謝綜合征的建議[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56-60.
[3] 陳健華,饒冬萍,王春江.長期住院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代謝相關障礙[J].廣州醫藥,2010,41(4):9-12.
[4] 羅偉,黃健,張曉華,等.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伴發代謝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四川精神衛生,2011,24(4):232-234.
[5] 喬穎,聞暉,陳海瑩,等.長期住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綜合征風險研究[J].上海精神醫學,2008,20(2):65-68.
[6] 李晨虎,沈文龍,饒順曾.精神分裂癥伴發代謝綜合征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及生活質量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08,20(11):1112-1114.
[7] 唐偉,溫娜,劉家洪,等.吸煙與非吸煙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綜合征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4(6):955-956,959.
[8] 吳仁容,趙靖平.抗精神病藥物與代謝綜合征-提高診斷與干預的認識[J].心理與健康,2008(8):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51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 (李寧)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 (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