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華
微創脊柱創傷手術的效果及可行性評價
胡偉華
目的 分析脊柱創傷行微創手術治療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選擇收治的脊柱創傷患者84例,按照手術方案均分為開放手術組和微創組(n=42),開放手術組行常規開放手術,微創組行微創手術,比較2組臨床效果。結果 微創組的手術時間和術后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開放手術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開放手術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開放手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微創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38%,顯著低于開放手術組的21.43%(P<0.05)。結論 微創手術治療脊柱創傷可有效減少手術創傷,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微創手術;脊柱創傷;效果
常規利用開放手術治療各種脊柱創傷的時候,大多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因此,臨床積極尋找有效解決患者疾患,并盡可能不對患者造成過多創傷的治療方式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微創手術在脊柱外科手術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1]。為進一步探討微創手術治療脊柱創傷的效果及可行性,本研究對脊柱創傷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廣西桂平市中醫醫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間收治的脊柱創傷患者84例,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齡18~80歲,平均年齡(41.12±2.33)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脊柱創傷。按照手術方案分為開放手術組和微創組(n=42),開放手術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齡(40.22±2.61)歲;微創組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齡(41.25±2.54)歲。2組患者基本資料各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開放手術組:實施常規開放手術。于正中作切口,貼骨膜對椎旁肌致小關節外側緣予以剝離,撐開肌肉,植入釘棒。微創組:實施微創手術。于患者椎弓根外側緣作縱向切口,然后在多裂肌和最長肌之間予以分離。逐級擴張軟組織,并安放工作通道。將峽部及頭側和尾側的乳狀突顯露出來,開口后利用椎弓根探子進行開道。擰入椎弓根螺釘,將塑形好的棒植入,并對骨折予以撐開復位。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活動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采用視覺疼痛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價,評分范圍0~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觀察并記錄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手術情況分析 微創組的手術時間和術后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開放手術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開放手術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開放手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 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微創組顯著低于開放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x±s)

表2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脊柱創傷是一種常見的脊柱外科疾病,包括脊柱骨折和軟組織創傷等多種類型。脊柱創傷患者大多病情復雜、危急,患者各項正常的機體功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臨床治療各種損脊柱創傷的時候,大多采用的是手術治療的方式[2]。但是,以往采用的大多是開放手術方式,該方式在操作過程中較易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給患者帶來一定的身心痛苦,術中患者出血較多[3-4]。而且,開放手術方式為了達到充分顯露出術野的目的,往往會給患者造成新的創傷,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隨著外科手術的不斷發展,經皮椎間盤切吸術、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及經皮椎體成形術、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等微創手術在脊柱外科手術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確切療效也已得到較多的臨床實踐證實[5-7]。基于微創理念下的脊柱創傷手術在操作過程中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很小,只需要作很小的切口來對肌肉予以剝離。較之傳統開放手術,能夠相對保持內環境穩定,對周圍組織的破壞小,有效減少了對患者肌肉的損傷。手術過程中,出血量較小,術后患者住院時間也顯著縮短,可以很好恢復身體的各項機能[8]。本研究結果顯示,微創組的手術時間和術后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開放手術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開放手術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開放手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微創組顯著低于開放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利用對脊柱創傷患者利用微創技術予以手術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但在手術過程中,由于微創手術對操作技術有較高的要求,臨床醫師應熟練掌握微創脊柱創傷手術的適應證,熟悉脊柱相關解剖知識,以更好地發揮微創手術的優點,保證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微創手術治療脊柱創傷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較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和鳴,黃勝杰.脊柱微創技術研究進展[A]//首屆全國中西醫結合骨科微創學術交流會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2011:1-4.
[2] 李祥,張世華,湯建華,等.急性脊柱創傷診斷及治療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2):100-101.
[3] 任延輝.脊柱損傷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3,3(29):65.
[4] 肖隆藝,關宏剛,曹正霖,等.Sextant經皮微創脊柱內固定系統治療胸腰椎骨折24例[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9):1500-1501.
[5] Agarwal N,Feghhi DP,Gupta R,et al.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nimally invasive and open spine surgery patient education resources[J].Neurosurg Spine,2014,6(13):1-7.
[6] 任龍喜,梁喜斌,張彤童,等.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期療效觀察[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2,22(4):302-306.
[7] 張嘉,蔡思逸,李強,等.微創經皮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穩定爆裂骨折[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3,6(2):126-131.
[8] 池永龍.我國微創脊柱外科技術的發展現狀[J].中醫正骨,2014, 26(3):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44
廣西 537200 廣西桂平市中醫醫院骨一區 (胡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