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
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對產程和分娩結果影響分析
林慧
目的 分析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對產程和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94例孕婦為研究對象,才用隨機數字表法將94例孕婦平均分成2組(n=47),對照組臨產后不給予分娩鎮痛,觀察組臨產后給予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結果 鎮痛后觀察組孕婦的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255.45±20.30)mL,總產程(8.01±1.28)h,順產率為74.5%,對照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320.405±25.55)mL,總產程(9.96±3.35)h,順產率為59.6%,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8分者多于對照組(P<0.05)。結論 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能夠有效的緩解產婦的分娩痛苦,減少產后出血量和剖宮產的發生率,縮短產程,值得臨床重視。
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產程;分娩結局
產婦分娩疼痛對引起的應激反應會引起或加重其圍產期的并發癥。部分產婦因懼怕分娩疼痛而恐懼、緊張、焦慮,導致血壓上升、心肌氧耗增加,進而引起母體和胎兒的內環境紊亂,影響分娩的正常進展,最終增加新生兒窒息和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所以,選擇一種有效的分娩鎮痛方式對于保證產婦順利分娩和母嬰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本研究采用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現將對94例孕婦進行的臨床研究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吉林市婦產醫院2011年3月~2014年11月進行分娩的孕婦94例。所有對象均符合以下納入標準:初產婦,經過嚴格的產前B超檢查、骨盆外測量檢查和陰道檢查,并評估頭盆關系,所有孕婦均符合陰道分娩的條件[1],產前頭盆4項評分≥10分;孕婦本人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肝、心、腎臟器質性疾病患者,具有相關藥物過敏史患者,具有椎管內麻醉禁忌證患者和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才用隨機數字表法將94例孕婦平均分成2組(n=47):對照組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7.34±1.20)歲,孕周27~42周,平均(38.13±2.13)周;觀察組年齡19~40,平均年齡(27.46±1.65)歲,孕周27~41周,平均(39.54±2.15)周。對2組對象的一般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孕婦臨產前未給予任何鎮痛措施。觀察組孕婦臨產前給予椎管內麻醉鎮痛:于L2~3節段進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針進入硬膜外腔后向頭側置管(4cm),確定回抽無腦脊液、血液后固定導管,并給予3mL利多卡因(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880008)注入,嚴密觀察5min,確定無蛛網膜下腔阻滯及局麻藥物中毒后,再行3~5mL利多卡因(1.5%)為首次沖擊量,將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硬膜外導管連接電子鎮痛泵,0.1%羅哌卡因(廣東華潤順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325),0.002%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2μg/mL,背景劑量為每小時6~10mL,產婦宮口全開時暫停給藥。胎兒娩出,會陰縫合時進行重新開放[2-3],分娩結束拔出導管。
1.3 觀察指標 監測產婦的呼吸、血壓等各項指標,注意高尿管中尿液性狀和尿量的變化。
1.4 評價指標 評估產婦的疼痛程度,記錄產婦的分娩方式、出血量等,并評估新生兒的Apgar評分[4]。
應用視覺模擬法進行鎮痛效果的評估,共10分,8~10分為劇烈疼痛,4~7分為中度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0分為無痛[5]。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鎮痛效果 鎮痛后觀察組孕婦的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產婦的鎮痛效果比對分析(x±s)
2.2 分娩結局 觀察組產婦平均產后出血量為(255.45±20.30)mL,總產程(8.01±1.28)h,其中35例產婦自然分娩,順產率為74.5%,對照組產婦平均產后出血量為(320.405±25.55)mL,總產程(9.96±3.35)h,其中28例產婦自然分娩,順產率為59.6%,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新生兒Apgar評分 觀察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8分者多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情況對比(x±s)
產婦分娩時,子宮和宮頸的牽拉,加之產道擠壓、擴張必定會導致疼痛。在經濟水平迅速發展和醫療技術不斷提高的同時,產婦對分娩舒適度的要求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產婦因懼怕分娩疼痛而放棄陰道分娩,也是導致我國部分地區剖宮產率逐漸上升的主要原因[5]。劇烈分娩疼痛會引起產婦茶酚胺、內啡肽、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加,致使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紊亂[6],產程延長,加之子宮胎盤中的血流量減少,阻礙胎盤的物質交換,會導致胎兒宮內血氧不足,導致新生兒窒息或胎兒窘迫[7],使不得不行剖宮產終止妊娠,所以選擇一種良好的分娩鎮痛方式對保證母嬰安全和分娩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椎管內麻醉師目前臨床中公認的一種最有效、最安全的鎮痛方式,主要措施是經過椎管進行持續性或間斷性的局麻藥物或鎮痛藥物輸注,以阻斷支配子宮感覺神經,緩解產婦的疼痛癥狀,因麻醉時的藥物劑量應用很小,故產婦仍能夠感受宮縮[8]。自控硬膜外鎮痛主要是經硬膜外留置導管將麻醉藥物注入至蛛網膜下腔,進而最大顯得的阻滯T10~12和S2~4神經節,并在脊髓發揮對傷害性刺激向中樞傳導傳遞的水平阻斷作用,最終達到分娩鎮痛的目的。羅哌卡因為臨床中常用的一種新型酰胺類長效局麻藥物,具有脂溶性低,對中樞神經和心臟毒性小,運動阻滯、感覺阻滯分離的特點,并且幾乎不影響母體循環[9],麻醉中的運動阻滯持續時間不長,有助于產婦分娩后盡早下床活動。芬太尼為臨床常用的一種阿片受體激動劑,麻醉效果顯著,起效時間快,約用藥后4min達到高峰[10],二者聯用可發揮良好的麻醉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證實其鎮痛效果。同時,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順產率和Apgar評分≥8分的新生兒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其對產程和分娩結局的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能夠有效的緩解產婦的分娩痛苦,減少產后出血量和剖宮產的發生率,縮短產程,值得臨床重視。
[1] 李欣榮,滕平,韓桂芹,等.導樂儀與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療效對比觀察[J].醫學綜述,2013,19(2):351-353.
[2] 呂燕,倪永梅,劉紅艷,等.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對產程和分娩結果影響的臨床觀察[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4,35(5):142-144.
[3] 耿小龍,張小莉,趙輝,等.CSEA分娩鎮痛應用于潛伏期對產程和母嬰的影響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3):8-9.
[4] 蘇鳳龍,杜海霞,姜潤東,等.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行階梯式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學,2013,19(12):1846-1848.
[5] 趙一鳴,程智,巨輝,等.三種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的臨床療效[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6):94-95.
[6] 臧明毅.羅哌卡因-曲馬多用于產婦分娩鎮痛效果和安全性[J].當代醫學,2012,18(8):142-143.
[7] 潘麗莉,熊桂生,王玉玨,等.分娩鎮痛停泵時機不同對產力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8):1046-1049.
[8] 張映輝,馬劍芬,沈柏儒,等.3種分娩鎮痛方式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學,2013,34(5):746-749.
[9] 郭晨,徐銘軍.椎管內分娩鎮痛醫護體系協調策略[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12):28-29.
[10] 陳曉東,李鑫,華豪,等.椎管內麻醉用于分娩鎮痛的臨床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4):861-8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056
吉林 132011 吉林市婦產醫院麻醉科 (林慧)